張金華(武警河南總隊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臨床交流?
前列腺術后應用中西醫(yī)結合診療的可行性及療效
張金華
(武警河南總隊醫(yī)院泌尿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 對中西醫(yī)結合應用在前列腺術后的可行性和方法進行分析。方法 從我院前列腺手術患者中隨機抽取33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67例。術后,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西醫(yī)診療,觀察組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比較兩組的術后生存質量、最大尿流率、術后膀胱殘余尿量、康復量表評分等。結果 觀察組術后第5天、30天的最大尿流量、第7天康復量表評分均大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在術后30天膀胱殘余尿、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腺術后行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提高術后生存質量。
中西醫(yī)結合診療;生存質量;并發(fā)癥
前列腺增生癥為50歲以上老年男性常見疾病,70歲以上男性約80%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1]。對于前列腺增生癥的發(fā)病機制目前不是十分清楚,普遍認為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生與男性體內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有關,同時還伴有遺傳、炎癥、感染等因素。尿急、尿痛等癥狀是前列腺增生癥的主要表現,給患者帶來較大困擾。目前,治療前列腺增生癥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治療,但易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術后痛苦,本次研究探討手術治療后對患者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診療的效果,具體內容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進行前列腺手術治療的患者33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67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55±6.5)歲;前列腺Ⅰ度124例,前列腺Ⅱ度130例,前列腺Ⅲ度80例;合并腦梗塞56例,伴有高血壓120例。全部患者在手術前均有下尿路癥狀如:尿頻、夜間尿液增多等。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診療:①抗生素治療;②止血藥物的使用;③對癥治療;④術后持續(xù)沖洗膀胱,觀察組在常規(guī)診療的基礎上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具體內容如下。
1.2.1 制定術后癥候調查表
中醫(yī)治療的核心為辯證論治,而前列腺增生經治療后沒有顯著的癥候規(guī)律可尋,所以筆者為了術后有診療依據,對患者進行術前癥候的調查。收集和查找有關文章、文獻,將國家行業(yè)標準進行羅列。將各種癥候群的癥狀按照構成比的形式進行統計,<5%的項目忽略不計,刪除主觀性較大的項目,將臨床常見的、查找的文獻中沒有的、臨床已經使用過的項目自行增加。
1.2.2 制定中西醫(yī)結合的診療方案
結合實際與臨床經驗,參照中醫(yī)藥的辯證論治對策,共同擬定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方案。
1.2.3 術后1~4天(早期)
①留置尿管,持續(xù)沖洗膀胱直至尿管拔出,根據沖洗液中血液情況隨時調整沖洗液的速度。②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出現的并發(fā)癥。③如果患者在手術后有不穩(wěn)定膀胱癥狀,則進行關元、氣海、涌泉艾灸,情況較嚴重口服托特羅定2 mg。④止血藥物(芳酸、止血敏)使用。⑤選用抗生素(喹諾酮類)靜脈滴注2~3天。⑥在手術后24 h將尿管拔出,在拔出尿管前給予可多華4 mg,術前的前列腺重量<30 g。
1.2.4 術后5天后(恢復期)
①氣陰兩虛合并氣滯血瘀:主要癥候為口干便結、舌頭紅苔較少、尿頻澀痛、脈澀或細、氣短神疲。治療:益氣養(yǎng)陰、活血,可選用生脈散合沉香散加減,中成藥可口服生脈膠囊。②中氣不足主要癥候:自汗、舌頭顏色淡、苔薄白、氣短,神情疲憊、脈緩。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要治療目的,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中成藥選用四軍子丸。③腎陰不足合并氣滯血瘀:可參考術后第1天的辯證用藥,同時可酌加知母、淮山藥等。
1.3 觀察指標
術后生存質量、術后膀胱殘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康復量表評分、IPS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最大尿流率、膀胱殘余尿量
觀察組的術后第5天、術后30天的最大尿流量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術后30天膀胱殘余尿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殘余尿量()
表1 兩組術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殘余尿量()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術后第5天最大尿流率(ml/s)術后30天最大尿流率(ml/s)術后30天膀胱殘余尿(mL)觀察組 18.53±3.0 23.52±2.5 3.72±0.7對照組 13.41±2.72 17.61±2.76 9.01±2.42
觀察組術后第7天康復量表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IPSS評分方面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術后兩組康復量表評分、IPSS評分比較()
表2 術后兩組康復量表評分、IPSS評分比較()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術后康復量表評分 IPSS評分術后第5天 術后第7天 術后30天 術后30天觀察組 76.77±3.15 89.69±2.6 96.31±2.71 3.22±1.7對照組 76.83±1.99 80.31±2.83 95.92±2.77 7.72±2.01
前列腺增生又稱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2]。臨床治療前列腺增生常用的方法為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與其他的手術方式比較具有較大優(yōu)勢[3-4]。前列腺切除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尿急、尿頻、尿失禁、夜尿增多等排尿功能障礙[5-6]。由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且病程較長,易受疾病的影響,經常情緒低落、沮喪、焦慮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另一方面,當患者抑郁時,機體的交感神經張力會減弱,膀胱逼尿肌受到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抑制而削弱,引起膀胱痙攣。在手術前和手術后如果能運用正確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手段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緩解患者的病痛,增強其信心。
西醫(yī)治療可以有效減輕留置導尿管產生的并發(fā)癥,但其治療后會產生毒副作:如鼻塞、頭暈等癥狀。而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可以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患者的體質較弱,血運乏力,運用活血化瘀藥物可降低增生前列腺的體積,促進前列腺質地變軟,改善血液循環(huán),炎癥得到較好的吸收。此外,在治療的同時應重視術前術后的護理,預防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本次研究發(fā)現,觀察組術后第5天、術后30天的最大尿流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30天膀胱殘余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后第7天康復量表評分方面,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IPSS評分方面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吳鏑[8]的結果與本文相符。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的療效優(yōu)于單純的西醫(yī)治療,主要因為中西醫(yī)結合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對疾病進行診治,做到“表里兼顧”,可以更好的發(fā)揮療效。因此,中西醫(yī)結合對前列腺術后診療具有可行性,且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戴以恒.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后尿控功能的評價與影響因素分析[D].蘇州大學,2014:1-39.
[2] 儲方樽,尹永鵬,等.前列腺電切術后并發(fā)癥的治療與探討[J].醫(yī)學檢驗,2014,5(a):138-139.
[3] 郭忠友,郭 濤,余文祥.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再入院患者的原因及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573-574.
[4] 孫中堂.前列腺切除術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4):127-128.
[5] 革楊舟.不同中醫(yī)護理操作技術對前列腺增生切除術后尿失禁的療效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4:1-54.
[6] 范 凱.110例前列腺增生癥汽化電切術后并發(fā)癥分析[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35(5):516-518.
[7] 高 飛.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4):101-103.
[8] 吳 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2,12(2):17-18.
R652
B
ISSN.2095-6681.2015.1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