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燚
(重慶市綦江區(qū)高廟學校 重慶 401432)
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興趣和習慣,促進學生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地域經(jīng)濟、教師素質、家長觀念等其他條件的制約,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一些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鍛煉動作比較拖拉,在課堂中不配合課堂教學活動,甚至產(chǎn)生了一些恐懼恐,使得課堂有效性很難得到提高。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農村初中體育興趣培養(yǎng)的幾點問題。
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了體育在初中教學中的地位,體育學科作為一門“副科”,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被剝奪,使得體育教學不被重視。在很多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一周僅有一節(jié)課的體育課有時會被文化課教師搶占,而學生也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面,他們在體育課堂中想玩也不會玩,更不要說培養(yǎng)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了。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功利化心理,也就大大地削弱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農村受到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很多農村初中學校沒有足夠的活動場地,體育器材也比較缺乏,這使得正常的體育教學帶來了問題,使得一般正常的體育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因此也影響了學生的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此外,因為場地、器材的限制,很多農村初中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只是一般的跳遠、跑步、籃球、排球、足球教學,再加上一些要求比較死板的體育達標課,如跑800m、1000m等,直接打擊了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下降也是有原因的。
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的競技運動化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死板,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教師的體育教學往往是遵循著程序化的教學過程,簡單地讓學生進行模仿、重復某些動作,一定要讓學生達到某個標準,學生難免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這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健康發(fā)展。一些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不注重了解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長,選擇的教學方法呆板陳舊,一些教師常常以嚴厲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常常諷刺、挖苦、謾罵、斥責、變相體罰學生,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反感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的形成,因此導致了師生公開對抗。
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首先要知道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不是一天兩天就出來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師在后天的實踐中引導形成。一方面,教師要關注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模式,要熟悉體育教材,選擇適合學生學習和運動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要關心和愛護學生,要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和為人師表的師德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說來,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在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嚴師的形象,要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要真正更新教學觀念,與學生交朋友。一方面,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的引導者而非管理者,在課堂教學中要關心和愛護學生,要傾聽學生的要求,要真正關心學生的運動情況,而不是一味地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運動冠軍,而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中,教師要給予每一個學生平等的練習機會,要公開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實施獎懲時要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要經(jīng)常與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想法,隨時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等設施匱乏,經(jīng)費不足,針對此情況,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充分開發(fā)體育課程資源,拓寬體育鍛煉形式,解決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匱乏、課程內容不足的問題,進而豐富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開發(fā)體育課程資源。因為農村學校占地面積較小,經(jīng)費不足,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空間,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原則,設置適合學生運動的運動器材。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廢鋼材、舊輪胎設置成水車、鉆山洞、爬網(wǎng)、爬墻等快樂運動園地,還可以用單杠、雙杠、爬竿、爬繩、秋千等進行改裝形成素質拓展園地等,拓展課堂資源。其次,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開發(fā)課程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拔河、接力賽、跳皮筋、踢毽子、跳繩、蕩秋千、射箭、摔跤、爬竿等活動,選擇性地將這些項目作為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要選擇適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體育課特點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生還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強、愛競爭、愛表現(xiàn)自己等都是初中學生的主要表現(xiàn),在體育課堂中,同一節(jié)課教師的注意力、意志力、情緒等心理變化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教學,有效安排教學的內容。例如,結合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前部分,情緒集中在課堂后半部分的特點,教師可以將新課內容放置在課堂的前半部分,在課堂的后半部分安排一些游戲性內容,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學生的好強、競爭力強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比賽,也可以在快要下課時組織運動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為了滿足每一個學生在興趣愛好、性格特征、接受能力、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教師應該為學生提出不同的運動目標,采取不同的鼓勵措施,引導學生消除恐懼,大膽嘗試,取得更好的成績。例如,在學習跨越項目時,針對體質較差、膽量較小、相對胖不敢嘗試的學生,教師要先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先引導他們上前跨越,再增加難度,以防止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
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遵循這一原則就要在評價學生時采取科學評價的策略,確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進行評價,要結合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表和平時學生的運動表現(xiàn)進行評價,評價的主體應該是班主任教師、體育教師、家長、學生自我、其他同學等,評價不應該以分數(shù)作為衡量標準,而應該以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幾個等級進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評價結果的確定不應該是由及體育教師一個人說了算,要綜合班主任、家長、學生本人、其他學生體育教師的意見;不僅僅評價學生的運動成績,還要評價學生在平時教學中的學習態(tài)度、意志力、參與度、學習方法、進步情況等,評價結果出來之后應該放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促進學生在之后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做出對比,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一些農村學生不是因為不會做,做不好,而是擔心做得不好被別人恥笑或是被教師批評,在受到教師的批評之后,很多學生不愿意再進行練習,因而對體育課堂失去了興趣。對于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對自己進行要求,要熱情地鼓勵學生進行鍛煉,還要加上具體的指導,對于運動存在危險和學生害怕嘗試的動作要注意保護和幫助學生,讓學生有安全感,及時克服困難,增強運動信心。例如,在學習前滾翻動作的時候,針對一些學生團身不夠緊影響了動作的質量,這時教師要用安慰的口吻告訴他:“下次練習的時候如果將身子團緊一點,練習的效果會更好?!蓖ㄟ^這樣的鼓勵,學生不僅樂于接受,也愿意進行下一次練習,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
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進學生與教師的感情,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一個點頭、一個手勢、一個微笑都會給學生產(chǎn)生莫大的激勵,教師要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激勵策略,讓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被喪失,讓學生的終身運動習慣被有效養(yǎng)成,讓學生的身心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崔雅玲.淺談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J].體育教學,2001(5):28.
[5]陳祥寶.體育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J].中國學校體育,20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