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坤
(江門市體育運動學校 廣東江門 529000)
作為一種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摔跤運動成為最早步入奧運會的體育項目之一,它是兩個人之間直接進行角斗,競爭非常激烈,運動強度也非常大,具有較強的觀賞性,但同時摔跤運動也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在訓練和比賽中容易導致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失,輕則導致運動員無法進行正常的訓練或比賽,重者則導致運動員結束運動生涯。因此,研究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有關問題,做好預防和處理至關重要。在我國摔跤運動不是強項,在國際賽事上的成績也非常不理想,這和運動損傷存在很大的關系。鑒于此,加強對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在摔跤運動中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1)皮膚的擦傷。由于摔跤運動比較殘酷和激烈,在倒地的瞬間運動員某個部位就會很大的力度去解除地面,從而導致皮膚擦傷。(2)耳廓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需要使用夾頸以及把握肩頸的技術,從而導致運動員的耳部經常受到擠壓和碰撞而出現耳部充血和紅腫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以便運動員的耳廓出現軟骨化或變形的情況。(3)運動員嘴鼻撞傷。在運動中運動員會出現頭部相撞的情況,導致嘴鼻撞傷。(4)關節(jié)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關節(jié)損傷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jié)損傷當中比較常見的類型主要是關節(jié)脫臼和韌帶拉傷。(5)腰背肌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需要長期保持低站姿來完成進攻和防守,導致運動員的腰背肌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而產生腰肌勞損。(6)胸肋挫傷。在比賽中,運動員經常處于跪撐對抗當中,雙方的胸部會相互擠壓,從而導致胸腔部軟組織損傷或胸肋骨折[1]。
在摔跤運動中,之所以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包括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摔跤運動本身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從事這項運動比較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另一方面,運動員或教練存在的主觀因素,主要包括準備活動不到位、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關節(jié)的靈活性以及身體的綜合素質較差、高強度的訓練、帶病帶傷訓練、戰(zhàn)術失誤以及思想麻痹大意等。
在倒地時,運動員一定要盡量減小倒地的力度,防止皮膚出現擦傷,在出現擦傷之后,要及時利用生理鹽水或者是清水清理傷口,并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后在傷口處涂抹紫藥水以及其他的有助傷口愈合的藥物即可,對于比較嚴重的擦傷,還需要進行簡單的包扎。
在對抗運動中要盡量保護自己的頭部,特別是耳廓部位,防止對手對自己的耳廓部位造成積壓或碰撞,在出現耳廓損傷之后,運動員一定要提高重視程度,注意休息和調整,以免出現軟骨損傷或耳廓變形,對于比較嚴重的損傷要借助醫(yī)療手段進行處理和治療。
在運動中,運動員一定要盡量防止和對手進行直接的碰撞,特別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頭部以及嘴鼻處,以免嘴鼻處出現撞傷損傷。嘴鼻處撞傷一般來說都比較嚴重,出血較多,因此首先就需要進行止血,然后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對于比較嚴重的撞傷,要送醫(yī)院處理。
關節(jié)損傷作為摔跤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做好對這一損傷的預防和處理至關重要。對于關節(jié)脫臼的情況要及時讓專業(yè)人員進行處理。對于韌帶拉傷要及時進行冷敷處理,并使用加壓包扎的方式進行包扎,讓運動員抬高傷肢并適當休息,以減輕腫脹情況,在拆除包扎之后,要根據恢復的情況對運動員采取按摩、理療或藥物注射等措施進行處理。
腰背肌損傷會導致運動員肌肉疼痛、腫脹、發(fā)硬等癥狀,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運動員的肌肉出現收縮變形的情況,因此,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一定要注意休息,放松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腰背肌肉。在出現肌肉損傷之后,如果疼痛難忍,則需要服用鎮(zhèn)靜止痛劑,同時采用痛點藥物注射或理療的方式來環(huán)節(jié)肌肉損傷的情況。
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雙方的胸部經常會互相撞擊,從而導致胸部軟組織損傷或肋骨骨折,針對這種情況,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訓練胸部肌肉群,增加胸部的肌肉量,提高胸部肌肉的抵抗能力。在出現肋骨骨折之后一定要及時送醫(yī),對骨折處進行固定,并做好相應的醫(yī)療處理。如果出現胸肌挫傷,則需要運動員注意休息和調整,輔助其他的各種治療手段,如按摩、重要外部、理療等,以減輕運動員的疼痛感,使運動員盡快恢復[2]。
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種身體訓練來提升運動員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提高機體的活動性能,克服機體的惰性,并且做好準備活動還可以讓運動員做好心理準備。具體進行什么樣的準備活動,需要根據運動的類型和運動的量來確定,并且還要綜合考慮運動員的狀態(tài)和當時的氣候條件等因素,這樣才可以確定合適的準備活動,達到減少運動損傷的目的。
提高摔跤技術能力,掌握正確的倒地技術動作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運動員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運動中,如果在重心出現偏移而倒地時,運動員一定要立刻低頭、屈肘、團身、憋氣鼓勁,盡量用肩背著地,而不要用手臂直接撐地,以免出現手關節(jié)骨折情況。另外,在平常的訓練中,運動員除了掌握正確的倒地技術之外,還需要加強肩頸部以及胸廓部肌群的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的柔韌性。
在摔跤運動中,對運動員靈活性的要求較高。在運動中,手、腕、膝等關節(jié)處的應用較多,要想摔倒對方得分,必須要獲得對方相應的把位,主動去控制對方,然后再利用技術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手臂、腳腕等頻繁參與其中,但是由于這些關節(jié)處外面包圍的肌肉較少,因此容易出現各種運動損傷,所以說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加強關節(jié)處的訓練,提高運動員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保證各個關節(jié)處的姿勢都準確到位,以防止出現運動損傷[3]。
在摔跤運動中,運用頭橋技術動作是防止自己處于危險狀態(tài)以及對手得分的主要措施,而要完成這個動作,需要運動員的頸部具有較強的負荷能力,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頸部損傷。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一定要加強頭頸部的訓練,提高頭頸部肌肉的耐受力,并在訓練中摸索做頭橋技術動作時頸椎以及各個關節(jié)的緊張或松弛規(guī)律,以提高頭橋技術水平,提高頭頸轉動的運動能力,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人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運動后不能立即停止不動,還需要保持一定時間的緩沖運動,以放松運動員肌肉,這一點對于摔跤運動來說更加重要,因此在運動之后一定要安排合理的放松內容。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在運動之后可以進行沐浴、按摩、桑拿等,必要的時候還要使用藥物或理療的方式來加快肌肉的恢復速度,保持肌肉的彈性。
做好對運動員的思想工作,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認識,幫助運動員克服恐懼的心理,從而端正訓練的態(tài)度,提高訓練的質量。首先,需要對運動員進行專項理論學習,加強對訓練的認識,提高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其次,如果出現運動損傷,運動員一定要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最后,運動員一定要善于從運動損傷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防止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事故。
總之,由于摔跤運動具有激烈性以及危險性較強的特點,因此一定要做好對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工作,在日常的訓練中要著重培養(yǎng)運動員的協(xié)調能力、反應能力以及拼搏奮斗的精神,注意勞逸結合,利用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方式來提高運動員的技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出現運動損傷的機率,促使運動員取得良好的成績。
[1]王光錫.自由式與古典式摔跤運動損傷的比較研究——以廣東省摔跤隊為例[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2):172-174.
[2]姜成勛.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5(17):181,247.
[3]牛映雪,鹿國暉,劉楊.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常見損傷發(fā)生幾率及類型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3,35(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