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芳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辟Z島作“僧敲月下門”時的反復推敲、王安石作“春風又綠江南岸”時的幾經(jīng)斟酌都告訴我們: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是成長的時候,不僅閱歷不如成年人,而且更容易犯錯誤。要想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好的文章,除了要引導他們對生活進行深刻的體會以外,還要教會他們修改作文。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呢,下面我談談自己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精批示范,指導學生修改的方法
對學生而言,教師的示范批改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性和導向性。因此,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班班通”設備,根據(jù)作文的訓練重點,選擇出一篇能圍繞訓練重點寫,但在字、詞、句、段、篇上又具有代表性毛病的作文,用展臺示范批改的全過程。在展示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按以下步驟進行:1.“圈”,初讀全文,用圓圈圈出文章中的錯別字、錯標點及病句,并用修改符號修改;2.“畫”,用波浪線畫出文章中的好詞佳句,并寫上批注,說一說好的理由;3.“審”,再讀全文,仔細審題立意,分析文章是否切題、謀篇布局是否合理、主旨是否深刻、是否符合本次習作的要求;4.“評”,用客觀簡短的語言寫出該文章的評語,先寫優(yōu)點,再指出不足,語句要委婉。
通過這樣直觀的精批示范,教給了學生正確的批改方法,使學生自改作文有章可循。
二、小組合作,以強帶弱掌握方法
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知道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但對大半學生來說,運用這些方法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接下來需要教師將學生依作文能力按好中差的結構劃分學習小組,進行修改作文的實踐活動。首先,由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典型作文發(fā)給每個學習小組,提出修改要求。然后讓每個小組討論交流修改意見,小組中推舉一人執(zhí)筆,按要求在作文上進行修改。小組討論修改時教師要始終發(fā)揮主導作用,巡回指導,及時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適當?shù)臅r候還要參與其中,起到扶持、傳帶的作用。最后利用展臺展出各小組的合作成果,進行全班交流。
這樣的小組合作批改,既能讓學生人人動腦動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以強帶弱,使每一個學生基本上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可謂一舉兩得。
三、互批互改,取長補短鍛煉能力
互批互改,對學生批改作文能力的增強尤其重要。學生通過閱讀不同同學的作文,能增強思維的發(fā)散性;通過評定別人作文的優(yōu)劣,能夠取長補短,供自己以后作文借鑒;通過寫評語,既增加了練筆量,又提高了表達能力,一舉三得。最為重要的是經(jīng)常進行作文互批互改的訓練,學生會于無形中養(yǎng)成檢查修改作文的習慣,從而在自己作文后能反復斟酌推敲,以提高作文質(zhì)量。這樣,學生的審美能力、閱讀能力、自我糾錯能力便得到了同步發(fā)展,也進而對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自改作文,循序漸進提高能力
在完成上面三步的基礎上,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改作文的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修改要求,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由課堂到課外,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提高能力。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作文基礎較薄弱的同學,可以降低自改要求,先進行單方面的訓練,如錯詞病句方面的修改、圍繞中心選材方面的批改等,而對作文較好的學生則要提出較高一些的修改要求。課堂訓練時,教師要在學生自改的過程中進行自改輔導,以使全體學生普遍掌握自我修改文章的方法,逐步提高自改能力。
總之,好文章往往不全是由教師改出來的,而常常是學生們自己產(chǎn)生濃厚興趣,勤作苦改而成的。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自改作文、互改作文,既改變了教師的無用功,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并將這種能力培養(yǎng)成習慣,使孩子們終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