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爛曼
【摘 要】本文闡述了交互式數學教學及在此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交互式數學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關鍵詞】交互式教學 ? ?高職數學課堂 ? ? ?角色
一、引言
交互式數學教學是指在數學教學課堂中,老師與學生在共同的目的下,對某些特定的數學概念或思路等進行理解、辨別及澄清的語言交互式活動。
交互式數學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非常重要,不過好的交互式教學課堂并不多見。當前,高職院校數學課程教育改革強調在課堂中進行互動式教學,而在交互式數學課堂活動中,數學老師與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彼此牽動,不同的課堂環(huán)境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交互式面貌。
二、數學交互式教學作用
在高職要學好數學這門課程,學生必須形成所學數學概念的各種內在的基本信息,并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系。
若要提升高職數學課堂中教與學的質量,教師需提供數學教學任務與學生聚焦思考的教學環(huán)境,而高效的交互式課堂教學是當中的一項重要教學方式。在交互式高職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任務組織的方式、思考的方式、說的方式都很重要,是交互式數學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在交互式教學中交換各自的想法,其具體作用有:
(1)與他人溝通思考想法;
(2)老師能洞察學生的思考過程;
(3)能使學生進行反思。
長久地堅持交互式課堂教學,可成功地實現高職數學課堂的教與學,然而數學老師在當中需做出一些犧牲。因數學老師無法事先預測本課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可能導致與原先預期不同的方向和無法預期的效果。
三、教師在課堂環(huán)境的角色
教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其所主張的教學方法相關。
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高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中多半是教師對學生直接進行知識灌輸、“填鴨式”地教學,師生間缺乏交流和互動。而交互式教學則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呈現的是老師與學生間的雙向互動、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課堂重視的是彼此間磋商的共識。老師提供較多的機會讓學生來說,無論在小組內的同學間,或是師生間的對話,都賦予學生相當多的說話機會。
在交互式課堂教學中,老師不采用直接講授過程和答案,而采取由學生群體討論來獲得答案和結論,權威性轉移給了學生。為了防止交互式課堂失控,教師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般而言,老師的角色包括鼓勵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決定何時停止組內討論、何時轉向全班性討論、一段時間的問題直接解答或其他的課堂教學活動。
在交互式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放棄其主導地位,且教師也并非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師的角色應轉變?yōu)閷W生參與的鼓勵者。教師在引領學生探索的過程中必須挑選某些要點,這樣才能使學生討論的內容不至于擴散而失去焦點。
教師要營造一個具有良好學習氛圍的共同體,使每個成員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且使大家認識到真理的標準是理性而不是教師和權威,并保持思想的開放以倡導不同的新思想。
教師良好的問題布置能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和討論,在學生陳述他們的內容后,應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解釋和辯論,以便把交互式課堂教學焦點放在推理、問題思考等方面。
總之,在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扮演以下角色:
(1)布置、引導、鼓勵、聆聽及挑戰(zhàn)學生的思想;
(2)協助學生建立和發(fā)展多重表達方式;
(3)與學生探索和使用數學語言或數學符號;
(4)從學生小組討論所獲結論中,決定要深入探討的要點;
(5)決定何時提供暗示信息,何時要澄清主題,何時示范引導帶領以及何時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
(6)監(jiān)督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參與情況,以及決定如何鼓勵學生參與等等。
四、學生在不同課堂環(huán)境中的角色
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隨著不同的知識演變,也有不同的看法。傳統看法認為,學生的工作就是接受老師的知識講解,只要將老師講授的知識照單全收即可,不需要問太多,老師的知識權威是不需太多質疑的。但在交互式教學中,當學生從事有目的性的交互式討論時,課堂只是借由一連串上課過程獲得共同的答案而已,透過交互式討論使得他們理解到觀點的多樣性以及解答方法。
學生在交互式教學過程中應扮演的角色如下:
(1)聆聽、回答并質疑教師或他人的答案或思路;
(2)使用各種解題方法解決問題和進行溝通;
(3)處理遇到的困難和要解決的問題;
(4) ?提出猜測并呈現解決方法;
(5)說服他人有關特定解法的猜測與解答的有效性;
(6)對數學真實情況進行論證,決定有效與否。
五、總結
交互式教學法吸收了其他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形成了自己的優(yōu)勢,是一種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指導學生通過自我提問、總結、澄清和預言等步驟,監(jiān)控學習的過程,并建構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如密,侯會美.“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當代教育科學,2004(08).
[2]趙敏娜.美國高校三種典型課堂教學模式探討——以教育類課程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04(04).
[3]王乃慶,陳遵銀,吳衛(wèi)玲.談“交互”式教學模式在軍校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00(18).
[4]蔡香梅.高校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5(06).
[5]王溥,楊金,楊凱明,等.高校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09(05).
[6]張淑芳,王增學.高校物理專業(yè)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以建構主義知識觀為視角[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