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然后結合教學認識與實踐,提出了幾點教學對策,期望能夠有助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鍵詞】《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 ? ?教學方法 ? ? 改進對策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技術基礎課,主要介紹了機械制造過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及其裝備、公差與配合、零件的制造工藝等基礎知識,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機械制造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因此本文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對培養(yǎng)高層次的人才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一、《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一門傳統(tǒng)的專業(yè)課程,該課程教學需要與實際生產相結合,在實際教學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
(一)使用不恰當的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教學方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yōu)橹庇^,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對一些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青年教師不具有較多的教學經驗和生產實踐經歷,那么只能依靠教學多媒體內容(以PPT為主)進行講課,也就造成了上課就是播放PPT,不知道教學內容的重點是什么。另外也有一種非常極端的形式,就是一些教師不喜歡使用多媒體教學,只是使用傳統(tǒng)的板書講課,那么帶給學生的都只是理論知識,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而且不利于學生的理解。
(二)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專業(yè)課,那么為了便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就需要結合生產實踐。例如各種加工方法、機床結構等,如果能夠到生產現場參觀一下就更好了,即使不能到現場,通過觀看生產錄像也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大多數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中,由于教學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jié),雖然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就完成了工廠實習,但是在學習《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時,也只能依靠原有的印象進行理解。這種缺少理性的認識,使得學習也變得異常艱難。雖然很多學校也實行了一些工廠參觀學習,但是這種學習也僅僅是走馬觀花,學生并未能夠學習到很多知識。
二、《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對策
針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就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本文認為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改進:
(一)重視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為了適應不同的授課對象,就需要重視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得出結論。例如在講授工件以內孔表面定位的定位誤差分析與計算時,首先對定位銷水平放置時定位基準位移誤差的分析與計算,通過分析,能夠得出定位基準位移誤差的表達式;然后將定位銷垂直放置時定位基準位移誤差的分析與計算時,得到的定位基準位移誤差比定位銷水平放置時定位基準位移誤差大一倍。然后提出問題:“定位銷(心軸)垂直放置時如何減小定位基準位移誤差?”那么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力的作用方向,當討論一面兩孔定位的轉角誤差時,就能夠讓學生理解“在垂直于兩孔中心線方向施加力,可有效減小轉角誤差”的結論。
(二)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對于實踐操作的要求較高,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同時,實踐意識的培養(yǎng)也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對理論內容進行“消化”。因此,就需要高校制定相應的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培養(yǎng):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經常對學生開展一些教學實踐講座,讓學生通過講座內容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增加學生的工廠實習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認識程度;其次,校方也要建立有效的獎勵制度,對于那些在實踐操作中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彰和獎勵,以此有效地鼓勵學生自主地加入到實踐學習中來;第三,校方也要與一些企業(yè)進行定單培養(yǎng)的合作,以此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三)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大學階段的學生以學習為主,對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這門課程而言,其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在解決問題的思維培養(yǎng)方面較為欠缺,那么就需要《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種責任,通過講授、討論、研討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具備更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四)加大對校外導師的管理力度
對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而言,需要建立一支不僅學術含量高,而且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本文建議學??梢圆扇〗Y合實踐教學培養(yǎng)的方式,聘用一些實踐操作能力強的校外導師,但是需要對校外導師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制定嚴格的校外導師的遴選標準;其次,對于校外導師也要制定嚴格的考核機制,可以采取學生對其教學打分的方式;第三,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校外導師,要進行及時的清退,以此確保學校的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提高《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是培養(yǎng)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夠培養(yǎng)高層次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就需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滿足社會對于工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昌娟,高保彬.“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08).
[2]張春燕.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0).
[3]韓變枝,王棟,張銀喜.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教學改革[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