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 黃艷
信息時代下發(fā)展的數字圖書館
文/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黃艷
【摘要】人類進入信息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圖書館事業(yè)悄然崛起,本文從數字圖書館來源、發(fā)展、類型,特征幾個方面分別闡述數字圖書館對社會的關鍵性。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信息時代
傳統(tǒng)圖書館的印刷一般存在著變質,自然的老化,各種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的損害,以紙質資料為主并依靠手工管理,現(xiàn)在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后,隨著信息存儲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傳輸與通信技術的相繼不同時間的出現(xiàn),加上現(xiàn)在文獻資源的猛增,傳統(tǒng)的圖書館已慢慢地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跟學習需要,1993年2月,我國第一家數據庫公司“萬方數據公司”成立,標志著我國數據開始走向市場,1997年國家將“中國實驗型數字化圖書館”列入重點科研項目,同年國家標準成立項目組的“中國國家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計劃”創(chuàng)建了一個多館合作,互為補充,聯(lián)合一網的網絡內容資源建設的共享體系,標志著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開始,1998年文化部與國家圖書館啟動了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標志著數字圖書館進入了信息技術的市場。網絡通信的迅速發(fā)展相伴而來的數字圖書館也成為社會各界期盼的事業(yè)。隨著Internet的開通,一方面網絡資源日益豐富,另一方面又由于資源的日益膨脹,網上無序信息泛濫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在這一背景下,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
對于數字的研究與界定一直處于不斷發(fā)展和演化的過程之中,通俗的以為數字圖書館就是利用網絡基礎設施提供多種如文本,聲音,圖像,視頻等數字化信息的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的定義又是什么呢?是具有對圖像文本,影像,影視,軟件等多媒體所有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匯集,匯總后的加工,整理,進行保存、管理和服務。實質上是一種主要以多媒體制作的信息系統(tǒng),它把各種不同信息資源,不同地方的信息用數字技術存儲,它包括信息資源加工,存儲,檢索,傳輸和利用的全過程。興起的四大技術無疑造就了現(xiàn)代的數字圖書館的進程,更推動了數字圖書館事業(yè),實現(xiàn)了人們期待的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領域-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基本來源都是來源于征服機構的大量采集,學術組織發(fā)布的公共信息資源,數據開發(fā)商和網絡提供商開發(fā)的專用信息資源。數字圖書館開發(fā)的信息資源,從挑選—訂購—編目—加工—揭示—集成—保存—服務的全流程管理。公益性開放性是現(xiàn)代數字圖書館最本質的特征。圖書館在本質上就是一個集數據庫為應用平臺,數字圖書館應以統(tǒng)一的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以廣闊的信息資源為底層,以特色的資源庫群為支撐,以輕便快捷檢索技術為手段,以電子商務為管理方式,組織有效的訪問和傳遞,系統(tǒng)管理和版權權保護等環(huán)節(jié),在世界各主要發(fā)達國家均列入信息基礎建設的重大項目,其發(fā)展勢必將成為以個極為潛力的新興產業(yè)。
就目前的數字圖書館來說,一般存在著三種類型,1.特種館藏型。將自己圖書館里的所有珍藏,提供網上資源共享,這種是自己圖書館很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保存的特色書庫。2.服務主導型。圖書館本身的數字化特種館藏,一些文獻服務公司,出版社,代理商等建立的一種供商用的專門數據庫。3.在因特網上有用的文獻信息資源,各種網站開設的讀書頻道。比如2002新浪網在門戶網絡里率先開辦后,搜狐騰訊搜狗等各大綜合門戶也先后推出自己的特色網站?;ヂ?lián)網的產生與發(fā)展,對人們的思維方式,教育方式等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也給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帶來了影響。當下的數字圖書館有利于信息處理的集約化發(fā)展,具有大型的文獻信息庫,有利于于資源共享,收藏數字化操作的自動化,網絡化,自由化,資源共享化,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現(xiàn)代圖書館的基礎,開放型的信息平臺,標準化的信息傳遞。中國的數字圖書館自發(fā)展以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雖然與國外的數字圖書館還有些距離,但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努力也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特性。一是全面,具有智能的數字信息資源和多媒體的多樣化。數字化是一個信息存儲的大中心,該中心具有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存儲能力,能夠保存圖書館的一切信息資源,且占有的地方小,攜帶方便,并通過支持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使用戶可以方便地獲得這些信息資源。時下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名字—度娘,即無論在生活,工作,學術專業(yè)知識,天文地理,家常小事等,凡是解決不了的問題,直接打開百度,輸入自己困惑的問題,幾秒的時間,上百甚至上千的答案供大家選擇。二是便捷,簡單地說只要有網絡間接的地方,就可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用上圖書館,不用來回辦理借閱手續(xù),省去了來回路上的時間。數字圖書館可以超越地理位置限制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數字圖書館有組織連接起來,跨越了時間,空間,行業(yè)的約束,還可以全天開放,讀者一次性的可以搜索到所需的資料,把閱讀變成了隨時隨地,讀者只需要登錄網站,輕點鼠標,即便與圖書館相隔千里,也可以坐家里縱覽天下群書。而且現(xiàn)在查詢或獲取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大部分還是免費的,同一個消息可提供多人同時使用,傳統(tǒng)圖書館里的一本書只能給一個人,數字圖書館里的以個信息通過服務器可以借給全世界的人分享,大大提高了信息使用率,比起印刷的書,電子書更便宜,能復制,共享,網絡傳遞和攜帶方便。這樣的便利更能提高讀者的瀏覽的積極性。三是信息存儲空間小,不易損壞。數字一般把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儲存在電腦光盤或硬盤里,好比帶上一個水果的范圍。書質的資料經過多次查詢的會受到損害,也會出現(xiàn)丟失的現(xiàn)象,一些原始較為珍貴的資源,比方工具書,特色文獻,圖書館對于一般的讀者是不會提供閱覽的機會,而數字圖書館都可以解決其這所有的問題。數字圖書館系統(tǒng)中“書”是可以延伸到各種數字化的信息資源,其館藏可以遠遠大于傳統(tǒng)圖書館。更有利于傳統(tǒng)圖書館,查閱方式也更加方便。四是構建數字圖書館的教育平臺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跟發(fā)展對用戶的社會化功能,數字化圖書館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如知識服務這一個模式里,可以增強公民的信息素養(yǎng)與各方面知識獲取能力,為全民終生教育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越的環(huán)境,為逐步形成社會化的終身教育體系提高國民素質。閱讀不再是用戶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還可以通過知識論壇,網上講座,網上答疑的方式。諸如數字圖書館里出現(xiàn)的一個特色服務——遠程教育服務,為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提供了重要條件,也是實現(xiàn)公民終身教育的大課堂,遠程教育服務最大的一個優(yōu)勢就是消除中國目前教育系統(tǒng)地域上教育程度的差異,其個性化服務的特性,又克服了受教育者素質和年齡的差異帶來的障礙。給每個人都提供了一個再學習提高的機會。
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已不再全部都依賴于資本的累積,而是更多地取決于知識跟經歷的增加,誰擁有豐富的知識誰就擁有美好的未來。我國研究數字圖書館的學者隨著全球性對數字圖書館的重視而日益增多,數字圖書館已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信息基礎水平的重要標準,越來越多的圖書館用戶,尤其是現(xiàn)在的90后,基本上都稱為電腦控,手機控,他們都是通過終端設備獲取更為便捷的服務。數字圖書館可提供數字資源在線閱讀與查詢,還可以將其包裝成運用于局域網、互聯(lián)網、移動網的數字服務產品,從而加強數字圖書館的網絡可見性和,對構建自主學習知識的具有積極意義。近幾年來,數字圖書館實踐發(fā)展不斷務實并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在理論上更是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對新科技的高度關注如Web2.0的程序組織被延伸得到數字圖書館的運用中,還有關注客觀管理思想的研究,保持經濟、技術、人、組織、信息之間的平衡才能促進數字圖書館不斷地前進。大力發(fā)展數字圖書館是當下的必然趨勢,我國擁有博大的文化資源財富和全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更應當加快步伐的步入國際隊伍,我深信我國以資源為建設,以技術為支撐,以服務為核心的數字圖書館在不久的將來會大放光彩,會有更多更大更便利的資源造福社會、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肖方芳.我國數字圖書館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南大學碩士論文. 2011(5).
[2]周禮智.論數字圖書館的慨念和特點及其意義,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8).
[3]周杰.下一代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