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梅菊
有效利用地方資源促進口語交際教學
□ 韋梅菊
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要努力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平等、融洽的交際氛圍,如上課前,給同學講家鄉(xiāng)智慧人物魏國貞的故事,同學們聽了故事,精神大振,氛圍活躍起來。要讓學生敢說,教師對學生盡量做到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和鼓勵,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要特別關注“開口難”的學生,千方百計讓他們消除膽怯心理,大膽與人交流溝通,真正融入到集體之中。在學校交際活動中既有小組討論,又有全班匯報;既有師生交流,更有生生互動;每個同學既有問又有答,既要動口,又要動腦,使交際活動生動活潑,生機盎然。作為教師還應常常讓自己成為一名聽眾、朋友與學生一起聊天、討論,進行沒有心理距離的交流。在交際活動中,我需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扶持和激勵,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主體性品質的發(fā)展。
口語交際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交際的興趣,寬松愉快的情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于思維,敢于表達,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利用各種方式巧妙地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會提高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第一,利用笑話,引入情境。教師親切的話語,能調動學生生活感知;生活積累的笑話內容會讓學生聯(lián)想到課本以外廣闊的世界。在這種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不僅激發(fā)學生表達欲,而且強化了他們的生活感知,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如上口語交際課“認識植物”時,筆者給同學們講地方笑話,將學生引入生活情境,打開了孩子們的話匣子,孩子們就將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娓娓道來。
第二,開展活動,創(chuàng)設情景。有益有趣的活動,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動力,在活動中,學生有飽滿的熱情,課堂也會充滿活力。去年暑假,筆者帶著團隊去采訪家鄉(xiāng)的老人,搜集、整理地方資源,如,三袁文化名人“袁氏三兄弟”的故事、智慧人物“魏國貞的故事”、地方笑話等。然后在班上舉行民間故事會,孩子們興趣極高,早早地就準備好故事內容,并多次在家試講。小組演講的時候,全體同學都積極地投入,連平時不愛講話的王文慶同學也繪聲繪色地講著魏國貞巧對劉財主的故事。后來,小組推薦的“故事大王”大膽地上臺演講,個別膽小的同學也在同學們的鼓勵下勇敢地走上講臺,他們個個表現(xiàn)出色,贏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第三,媒體展示,拓展課堂。多媒體展示及瀏覽網(wǎng)絡能拓展教學,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課外廣闊的世界,形象生動的圖片,引人深思的故事,會喚起學生觀察、聯(lián)想和說話的興趣,并主動地投入到口語交際訓練中去。同時,網(wǎng)絡上的豐富知識,也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增長見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如上口語交際課“可愛的家鄉(xiāng)”,筆者就采用了多媒體展示家鄉(xiāng)的民風民俗錄像片段,攤豆皮、打糍粑等一個個熱鬧的場景,激起了孩子們談話的興趣,孩子們都爭相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里攤豆皮、打糍粑、趕毛狗的場面,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第四,聯(lián)系生活,強化感知??谡Z交際是日常生活交際,是現(xiàn)代生活必備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語交際訓練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才能調動學生生活感知、生活積累,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有趣,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去年寒假,筆者帶著團隊去采訪家鄉(xiāng)的老人,搜集整理地方資源。在實踐中,與人交流必不可少,對象都是以老人為主,所以要掌握說話的表達技巧,增強隨機應變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采訪他人時,大家都時刻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與措辭,不敢有絲毫馬虎,讓自己說話更干練,反應更靈敏;讓說話的藝術、應變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方法也是千變萬化、形式多樣的。我們把地方資源有效地滲透到口語交際中去,并在學生口語交際訓練中堅持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識性、思維性、實踐性。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愉悅學生的心情,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既讓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又讓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普通勞動者的智慧,吸收家鄉(xiāng)本土文化的精華,提高學生主動運用地方資源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責任編輯:吳雁玲
湖北省公安縣孟家溪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