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黎
摘 要:為了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本文嘗試讓學生在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的機會。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搭建數(shù)字化教學平臺,促進學生在這里積極地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并對學生做出及時地指導和評價,促進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和課堂的主體,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自主探究;數(shù)字化學習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20-001-0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呈現(xiàn)出了多樣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中心的局面,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搭建一個“e學習平臺”,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一個學習的空間和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有的放矢。學生會緊緊地圍繞著教師搭建的“e學習平臺”進行分析和學習,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動起來。只有學生親歷學習過程,才能夠形成正確的認識,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知識,達到熟練靈活操作的目的。
一、教師搭建學習平臺,促進學生有的放矢
為了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e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在這里盡情地進行思考和探究,促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給學生提供的“e學習平臺”就像是教科書一樣,教師把學習資源,如學案、微視頻等上傳到網上,學生可以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把自己作品上傳到平臺上。學生的學習軌跡都記錄在平臺的個人信息里面,教師在平臺上及時批改作業(yè)也就是學生作品,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評價作品。有了這樣一個“e學習平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登陸網上平臺,進行課程學習。學生學習的所有成果都記錄在學生的個人賬號內,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計劃。學生在這樣的“e學習平臺”里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選擇課程,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和分析,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學生自主探究任務,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教師給學生提供了這個數(shù)字化環(huán)境“e學習平臺”就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個教學平臺的支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促進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會在大腦中進行邏輯分析和推理判斷,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在大腦中構建出自己的知識網絡圖。例如在學習《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時,教師就可以把學案上傳到“e學習平臺”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會親歷思維過程,成為探究的主人,從而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但是在探究中個別學生對于任務:在給出的演示文稿中插入文本框,并將文字內容復制到文本框中存在著學習問題。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進行積極地指導和點撥,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受到啟發(fā),從而產生靈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以往學習過的word文檔中插入文本框的步驟來進行操作,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和嘗試。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和探究,學生會逐步地掌握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e學習平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會更強了,學生可以主動地進行思考,積極地探究,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
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e學習平臺”給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學習內容和課堂教學目標,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完成課堂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合作和探究,學生會紛紛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圍繞著學習目標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和溝通,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和思考。在合作中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更加發(fā)散,從而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Excel圖表制作》時,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圖表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會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的說出圖表的類型不合適,圖表的數(shù)據區(qū)域不合適等等。學生通過共同討論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更好地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增加。
四、教師及時巡視指導,充分利用教學平臺
教師給學生提供了“e學習平臺”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上就無事可做了,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就可以了。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自主探究中,不斷地進行巡視和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學生充分地利用教學平臺,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說明,學生會充分地利用“e學習平臺”,在課堂上積極地探究和思考,從而在探究中掌握信息技術技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了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的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授之以漁”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掌握方法,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之,教師要充分地借助數(shù)字化環(huán)境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平臺,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成為學習的主體和課堂的主人。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從而促進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掌握知識規(guī)律,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吳淑珍.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2007.
[2] 黃萬玉.初中信息技術探究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應用
研究[D].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