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薇薇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yī)院麻醉科,遼寧 沈陽 11002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完善的術后鎮(zhèn)痛要求日趨強烈,但術后鎮(zhèn)痛給藥多為阿片類藥物,易發(fā)生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鹽酸羥考酮為純阿片μ和κ受體激動劑藥,起效快,阿片類不良反應輕,除高效鎮(zhèn)痛作用外還可抑制手術應激反應,且κ受體興奮可有效減輕內臟痛、抑制腹腔鏡膽囊切手術后的主要疼痛。本研究旨在觀察鹽酸羥考酮注射液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影響,初步探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已獲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我院2014年1-9月收治的60例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ASAⅠ或Ⅱ級,年齡30~65歲,體質量45~85kg,性別不限。排除標準:(1)患者有呼吸、循環(huán)、神經等系統(tǒng)性疾;(2)有行為障礙;(3)有急性或慢性鎮(zhèn)痛鎮(zhèn)靜類藥物應用史;(4)有阿片類藥物過敏史或異常麻醉史;(5)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鹽酸羥考酮組(Q組)以及對照組(C組),每組30例。
1.2 方法 患者常規(guī)禁食禁飲,均不予術前用藥。進入手術室常規(guī)開放右側上肢靜脈通路,輸入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監(jiān)測ECG、SpO2、BP、HR。誘導前常規(guī)去氮吸氧,兩組誘導方法相同,均依次靜脈注射舒芬組太組尼0.3組μg/kg,順組式組阿組曲組庫組銨0.15~0.2mg/kg,丙泊酚1~2組mg/kg后輔助呼吸,行氣管插管后連接麻醉機給予機械通氣,調整參數(shù)為VT 8~10mL/kg、RR 10~12 次/min,維持PETCO235~45mmHg 麻醉維持采用靜吸復合麻醉,持續(xù)靜脈泵注入瑞芬太尼0.1~0.3μg/(kg·min),并吸入1%~3%七氟醚,根據(jù)手術情況追加順式阿曲庫銨維持肌松。手術結束前30 min停用舒芬太尼及順式阿曲庫銨,關閉人工氣腹時停用七氟醚。手術結束時Q組按0.03~0.05mg/kg單次靜脈注射鹽酸羥考酮注射液2~5mg,1~2min內緩慢推注。C組在相應時間點按相同條件給予等量生理鹽水。手控誘導呼吸,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滿意,循環(huán)穩(wěn)定,呼之配合睜眼時拔出導管。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呼吸恢復時間(停用七氟醚至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停用七氟醚至呼之配合睜眼時間);拔管時嗆咳及躁動的發(fā)生率;并記錄拔管后5min的Ramasy鎮(zhèn)靜評分(1分:焦慮、躁動、煩躁;2分:安靜合作、有定向力;3分:只對指令作出反應;4分:入睡、對刺激敏感;5分:入睡,對刺激反應遲鈍;6分:入睡,無反應)。NRS疼痛數(shù)字評分(0 分:無痛;1~3 分:輕度疼痛,不影響睡眠;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分:劇痛)。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及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1)。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與C組比較,Q組拔管后5min,NRS疼痛數(shù)字評分明顯降低,Ramsay鎮(zhèn)靜評分明顯升高(P<0.05)(表3)。Q組患者拔管時出現(xiàn)劇烈嗆咳7例(23.3%),躁 動6例(20%),低組于C組組的16例(53.3%)、14例(46.7%)(P<0.05)。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拔管后5min NRS評分、Ramsay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拔管后5min NRS評分、Ramsay評分比較(分,±s)
注:與C組比較,*P<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蘇醒期的疼痛主要來自于內臟痛和切口疼痛[1]。文獻[2]認為κ受體興奮可產生鎮(zhèn)痛作用和減輕內臟痛作用,且不引起欣快,不會導致胃腸蠕動抑制和呼吸抑制作用。鹽酸羥考酮雖為雙受體激動劑,但與阿片μ 受體親和力不高,僅為嗎啡的1/10,其主要與κ受體結合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Q組術后Ramasy鎮(zhèn)靜評分高于C組,而NRS疼痛評分明顯低于C組,這與鹽酸羥考酮與κ受體的高效親和力密切相關。
有研究[3]表明,腹腔鏡手術患者處于全麻蘇醒期時,如果無良好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患者可出現(xiàn)肌緊張、體動反應、嗆咳、躁動和喉痙攣等不良反應以及嚴重的血流動力學改變。鹽酸羥考酮一般應用3~5min內即有效果,且應用后引起的皮質醇和睪酮的下降,有抑制手術引起的過度應激反應的效能[4]。本文結果亦顯示給予鹽酸羥考酮后,拔管期劇烈嗆咳以及躁動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躁動程度也明顯減輕。
綜上所述,鹽酸羥考酮注射液單次靜脈推注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安全有效,未發(fā)生呼吸抑制及氣道不良反應,未延長呼吸恢復時間及蘇醒時間,有效減輕嗆咳和躁動且有效鎮(zhèn)痛,提高了全麻蘇醒期質量。
[1]Staah I C,Dimcevski G,Andrsen SD,et al.Different effect of opioid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datitis:an experimental pain study[J].Scand J Ganstroenterol,2007,42(3):383-390.
[2]胡斌,陳惠裕,錢燕寧,等.經腹膜腔給局麻藥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鎮(zhèn)痛效果及影響[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8,8(9):805-807.
[3]邵嫻,張瑾,刑玉英,等.右美托咪啶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1):49-51.
[4]徐建國.鹽酸羥考酮藥理學的臨床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5):5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