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略論夏多布里昂創(chuàng)作的浪漫主義特色及其影響
李 俊
夏多布里昂在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fā)展史上占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其創(chuàng)作上承具有濃厚的前浪漫主義特征的盧梭,下啟雨果、喬治桑、繆塞等法國浪漫主義的重要代表。本文擬就夏多布里昂創(chuàng)作的浪漫主義特色及其影響進行分析探討。
浪漫主義作家對大自然有強烈的愛意啟迪,偏好描繪各種自然景物,抒發(fā)對大自然的感受。此外,浪漫主義作家對異域他鄉(xiāng)、奇風異俗與古老純樸的民間傳統(tǒng),同樣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夏多布里昂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魅惑者”,從而使他筆下的大自然帶有幻化的奇觀,比起實際景物更富浪漫色彩。他的姐姐認為他是“善于把詞句攪合在一起,炮制出春藥和魔法的巫師”。[1]眾所周知,浪漫主義作家筆下的大自然不是客觀再現(xiàn)的自然,而是人物心靈的外化,特別是在法國作家的筆下尤其如此。這一特點首先在夏多布里昂的筆下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其浪漫主義的人物往往活動在非同尋常的環(huán)境之中,因而相關的景物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就有著了超自然的靈異色彩或傳奇性?!栋⑦_拉》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即是“無數(shù)昆蟲和巨大的蝙蝠遮住我們的視線,眼鏡蛇在四周簌簌作響,虎狼熊獾紛紛逃匿,嘯吼嗥叫競相呼應。天越來越黑,壓低了云腳竄入樹蔭。霎時,云層開裂,電光閃閃,一道火鏈劃破長空。西風狂作,黑云翻卷,樹林俯首屈膝”。[2]這種景象既可怕又具有魅力,夏多布里昂以藝術家的手法來寫景,這是一種“半是描繪性的,半是戲劇性的詩篇”。當阿達拉差點違背自己的誓言,觸及幸福的一瞬間,“突然,一個迅疾的閃電劃破了黑暗濃重的天庭,隨之而來的是一聲驚雷,頓時使林中充滿一股硫煙味和一片火光,把一顆樹攔腰劈斷在我們腳邊……啊,竟又發(fā)生一件咄咄怪事!”[3]這樣充滿靈異色彩的景物描寫在整部小說中數(shù)度出現(xiàn),營造了一種北美原始森林傳奇神秘的氣息。
夏多布里昂對北美印第安人奇風異俗的描繪也很細致,在《阿達拉》中,印第安人的風俗與自然景色同樣吸引人。在夏多布里昂同代的人當中,這幕背景是無與倫比的。有人評論,別的作家只寫出了他們對北美大陸的印象,而《阿達拉》的描寫卻生產了迷人的效果。夏多布里昂筆下的印度安人在叢林中行進:武士走在最前面,老人走在中間,婦女帶著孩子走在最后面。年輕人求婚的時候,是男子擎著火炬到心上人的窩棚去,如果姑娘吹滅火炬便是接受了他的求婚。印第安人由巫師們裁決俘虜?shù)纳?,投擲紅項鏈表示反對火刑,投擲藍項鏈則表示同意火刑。酋長吸著表示戰(zhàn)爭與和平的兩種顏色的長煙斗。當?shù)赝林眉i的硬鬃做針頭,用香鼠皮做鞋幫,用頭發(fā)制成繩子,用番木瓜葉擦拭傷口。他們怎樣用樹皮和樹脂造小船,怎樣祭奠祖先的骸骨,歡慶亡靈節(jié),怎樣在祖先的尸骨上簽訂盟約等等,夏多布里昂都將之描寫得細致入微。這些描寫把讀者帶入了半野蠻的印第安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中,向歐洲人展示了全景式的美洲大陸。
我們可以就夏多布里昂的《阿達拉》和盧梭的《新愛洛伊斯》中的景物描寫進行對比。盧梭在《新愛洛伊斯》描繪了日內瓦湖和它旁邊的瓦萊山。這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之一,在盧梭之前還沒有人描繪出這些山川的壯美。他描繪了日內瓦湖迷人的湖光山色,瓦萊山壯美的山嶺被光怪陸離地照亮。陽光與陰影交織,晨夕的光千變萬化。這是令人神往的山景描寫。還有對收獲葡萄的歡樂節(jié)日的描寫。人們一邊享受著豐收的喜悅,一邊釀制著美味的葡萄酒,到了夜里,主人、仆人、工人都坐在一起,飯后守夜、唱歌,圍繞著火堆跳躍、歡笑。田園生活的甜美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朱麗開辟了這一塊“樂土”,她改造了大自然,使一片荒野成為人間樂園。這種對大自然的禮贊是對城市的喧囂以及充滿野心的現(xiàn)實生活的厭棄。主人公在瓦萊山區(qū)感到平靜悠閑,擺脫了煩惱:“人們忘卻了這個世紀和同時代人,回到宗法制的時代,想親自動手勞動,共同負擔鄉(xiāng)村勞作和依附其中的幸福生活?!盵4]盧梭寫到:“田園和郊野生活的淳樸總有某種令人感動的東西?!盵5]對自然的熱愛與贊頌是《新愛洛伊絲》的一個重要特點。
《阿達拉》在一開篇的序言中即運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繪了北美大陸壯美的自然景色:“密西西比河在迢迢數(shù)千里的奔程中,流經一片令人賞心悅目的沃野,澆灌著它,合眾國的居民把它叫做新伊甸園……但是,在大自然千姿百態(tài)的紛繁景色中,豐姿艷采與宏偉壯麗總是結合在一起的……島上的黃玫瑰花挺著細腰,亭亭玉立,仿佛是一面面小小的船旗……密西西比河兩岸風光綺麗,景色如畫。西岸,成片草原,一望無邊;風動處,草原上碧波浩淼,逐浪遠去,似在攀登藍天,末了,湮沒在遠方的天庭間?!盵6]而后整部小說中亦穿插著大量的景物繪畫——“島上所有的樹木都倒懸在水珠四濺的紛雜水波上。往南急瀉的河水如一匹白練,回環(huán)成一個巨大的圓柱,然后漸漸泄開,鋪展成一片雪白的水面,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fā)光,顯得五光十色;往東傾泄的飛瀑跌落在一片駭人的陰影中,好似一根洪水的水柱自天而降。萬千條彎曲的彩虹呈現(xiàn)在眼前,在這無底深淵上互相交織,相映成趣?!盵7]這樣的景物描寫雄奇壯美,令人身臨其境。夏多布里昂在這部小說里首先繼承了盧梭對大自然的那種熱愛,他對北美景物富于濃郁色彩的“繪畫”即脫胎于盧梭對優(yōu)美的瑞士風光的描繪。另一方面,《阿達拉》中的自然景色和印第安土著風俗的描寫,具有濃厚的異國情調。夏多布里昂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描繪復活了北美原始森林的粗獷美以及印第安人半野蠻狀態(tài)的風俗,這卻是與盧梭筆下的阿爾卑斯山的湖光山色迥然相異的,這種描寫具有一種原始美,更獨具魅力。這是夏多布里昂對盧梭的景物描寫的發(fā)展。并且,夏多布里昂筆下的大自然還帶有幻想的性質,比起實際的景物更富有浪漫色彩,他以想象去補足經驗的缺失,根據別人的記敘加上自己的想象描寫自己不曾到過的地方。在《阿達拉》中,夏多布里昂寫道:“我們聞著那酣睡在河邊怪柳叢中大鱷魚身上發(fā)出來的陣陣龍涎幽香。”[8]鱷魚散發(fā)的奇香想必就是想象的產物。概而言之,盧梭的景物描寫更為寫實,夏多布里昂則更富于想象的色彩,而對想象力的重視正是浪漫主義的重要特征之一。
夏多布里昂筆下人物活動環(huán)境的傳奇性與神秘性,在其后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中一再得以體現(xiàn)。雨果曾懷著無比的敬意說過:“要么成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無成?!盵9]他受夏多布里昂的影響是毫無疑問的。《巴黎圣母院》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5世紀的法國,巍然壯觀的巴黎圣母院被浪漫地擬人化,這座哥特式藝術珍品本身就帶有濃厚的神秘性與傳奇性,當加西莫多在圣母院高聳峭拔的塔樓上爬上爬下,在凸出于建筑物之外的古怪雕像之間跳來跳去,這座莊嚴肅穆的大教堂,仿佛有了生命,散布著神秘的氣息。在那兩座巍然高聳的鐘樓之一的黑暗角落,墻上有一個中世紀人物手刻的希臘詞:命運!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操縱著人物的命運,使整部作品成為一首神秘而傳奇的命運交響曲。
夏多布里昂的后繼者所塑造的人物,往往也活動在遠離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環(huán)境中。工業(yè)文明的迅猛發(fā)展對大自然和宗法社會秩序的破壞讓浪漫派文學家深感不安,他們力圖逃遁到大自然或未被工業(yè)文明和城市文明浸染的宗法社會,追求對自然和上帝的皈依。喬治桑的藝術主張和個性最突出的體現(xiàn)是她的遠離工業(yè)文明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小說,這類小說包括《魔沼》《棄兒弗朗索瓦》《小法岱特》等等。喬治桑筆下的鄉(xiāng)村生活樸實而迷人,她非常注意對古老風俗的描寫。黃昏,濃霧使熱爾曼迷了路,他們走了一程又回到原地,熱爾曼好不容易才將潮濕的柴生著了火,然后安頓下來烤野味。在森林中的這一天被描繪得樸實而富于詩情畫意。在《魔沼》的結尾,她細致地描寫了當?shù)靥厥獾幕槎Y:保留了搶婚形式的假搏斗,具有隱喻意義的慶祝活動、對農神禮贊和預祝生育的搶菜心,這些富有地方特點又保持了古老風俗的結婚儀式,給小說帶來濃厚的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缎》ㄡ诽亍分修r民將磷火當做鬼火,鬼火“在晃動、奔跑、跳躍,從河這邊飛到另一邊,最后映在水里成了兩點亮光,它像一只拍打著翅膀的鳥一樣叮在水面上,像一支樹脂蠟燭那樣發(fā)出輕微的必剝聲”。[10]這種農村里常見的磷火被寫得既神秘又有詩意。喬治桑對農村的美化無疑受到了盧梭與夏多布里昂的影響。
浪漫主義著重抒發(fā)個人的感情,對不可遏制的強烈激情的充分表現(xiàn)更是浪漫派作家所孜孜以求的目標。
夏多布里昂在《基督教真諦》中,提出了要描寫“激情的浪潮”:“剩下的是要談到一種精神狀態(tài),在我們看來,這種精神狀態(tài)還沒有得到好好的觀察:這就是當我們年輕時積極的、完整的、但封閉的機能毫無目的、毫無對象地自我作用的時候,在情感發(fā)展之前的心靈狀態(tài)。各國人民越往文明發(fā)展,這種激情的浪潮便越是高漲?!盵11]《阿達拉》就表現(xiàn)了一種強烈的激情,阿達拉的下面一番話是極好的例證:“年輕的朋友,”阿達拉又說道,“你曾親眼看到我所進行的斗爭,然而,你只看到了最小的一部分,我對你掩飾了其他部分。用汗水澆灌著佛羅里達灼熱的沙地的黑奴還不如阿達拉那么痛苦。我鼓勵你逃跑,心里卻知道你離開我后我一定會死;我害怕和你一塊在荒原里逃跑,卻氣喘吁吁地追著樹蔭跑……啊!如果只需離開父母、朋友和祖國,甚至于失去我的靈魂(可怕的事),那就好了!啊,母親!你的影子,你的影子一直在那兒,它責怪我讓你受到折磨!我時常聽到你的呻吟,時??吹降鬲z中在焚燒著你的烈焰……有時候,在看著你時我甚至會產生荒誕和罪惡的欲念:時而我希望世界上只有我一個活人和你在一起,時而在感到一個天主在我可怕的行程中把我抓住時,我希望這個天主自行消失,只要能被你緊緊抱在懷里,我愿意和上帝以及世界的碎片一同跌落萬劫不復的深淵!”[12]阿達拉渴望愛情,心中充滿了火熱的激情,卻因母親的誓言而不得不熄滅心中的激情,她毫不掩飾她的痛苦,甚至愿意以跌落萬劫不復的深淵為代價來換取情人的懷抱。 阿達拉的激情成為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燃料,所以她選擇了死。
在夏多布里昂以后,對強烈激情的表現(xiàn)成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突出特點??娙划敃r歐洲的文藝理論權威圣勃夫譽為“充滿了激情”。其第一部詩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充滿了的荒唐故事。里面有背信棄義,我們看到妻子欺騙丈夫,情婦戲棄情人,還有青春時期的欲望以及老年時期的腐化墮落。在這本詩集中,沒有成熟,沒有健康,只有一種充滿青春活力的、熾熱沸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命的強度。喬治桑的早期文學作品則被稱為激情小說,代表作有《安蒂亞娜》《華倫蒂娜》《萊莉亞》等,都描寫愛情上遭遇不幸的女性,對生活感到失望,堅持不懈地追求獨立與自由,充滿了青春的熱情與反抗的意志。 如《安蒂亞娜》的同名女主人公是一個性格倔強,富于反抗精神的女子。她反對男人在婚姻中的暴虐,要求在愛情上享有獨立自主的權利,要求人格獨立,人格高于其他價值標準。安蒂亞娜不屑在枯燥的男權家庭里壓抑自己的激情,毅然選擇了隱居深山,遠離喧囂的塵世。
雨果筆下的人物大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激情,即便是反面人物?!栋屠枋ツ冈骸分械闹鹘炭寺宓隆じヂ辶_固然是一個道貌岸然的惡魔,但是當他為激情所困而抓撓自己的身體,把自己抓得傷痕累累,或在艾斯梅拉達的囚牢里以頭撞地的時候,讀者仍然不由得生出同情之心,被禁欲主義壓抑的激情變態(tài)扭曲,卻更加地難以遏制。
綜上所述,夏多布里昂在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巨大影響是毋庸質疑的。他繼承了盧梭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又寫出了盧梭筆下所缺少的異國情調、靈異色彩,并以其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突出了人物內心的激蕩起伏;他影響了雨果、喬治桑,影響了被稱為法國“莎士比亞”的繆塞等諸多浪漫派文學家,他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史上一位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
[1]錢培鑫.從《阿達拉》看夏多布里昂的寫景藝術[J].法國研究,2001(2).
[2][3][6][7][8][12](法)弗朗索瓦-勒內?夏多布里昂.阿達拉[M].譚立德,鄭其行,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25,2,5.
[4][5](法)讓-雅克?盧梭.新愛洛伊絲[M].李平漚,何三雅,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3:35.
[9][10]鄭克魯.法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675.
[11]郭緒權.基督教中找美學——評夏多布里昂的美學理論與實踐[J].暨南學報,1994(2).
李 俊,女,云南曲靖人,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助理編輯,電影評介雜志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