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蓮
(武威職業(yè)學院,武威 733000)
論朱自清散文語言的修辭美
劉菊蓮
(武威職業(yè)學院,武威 733000)
散文除了由其立意構(gòu)思形成深蘊的內(nèi)涵和旨趣外,更吸引讀者的是從審美角度形成的美境美感。朱自清的散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名篇。而散文的美除了意境、情趣美外,最重要的修辭美又是塑造美境、建立美趣的一個最重要手段。
朱自清 散文語言 修辭美
修辭美是朱自清散文語言的一大特色。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朱自清先生關(guān)于散文語言的修辭美。
文學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美,主要集中在節(jié)奏、音調(diào)、押韻這三個方面。朱自清為反映節(jié)奏美,集中采用了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多重復字、詞、句。如在《荷塘月色》中,用了二十六個疊詞;二是采取修辭法,巧妙地結(jié)合使用長句與短句。如在《新中國在望中》中,“我們要自己制造飛機”、“我們要有自己的天”這些是長句,而“坦克車,軍艦,穿的,吃的,住的,代步的”等等都是短句,長句與短句夾雜其中,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加鏗鏘有力,富有音樂的一種美。三是多采用對偶和排比句,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隨處可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語言中的聲調(diào),包括陰陽上去這四種聲調(diào),有了這些不同的聲調(diào),文章讀起來才會顯得語氣抑揚頓挫。如《春》中,“紅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這些句子的聲調(diào),讀者讀起來就有一種高低曲折變化,聽起來悅耳動聽。
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點就是巧用修辭法,從而增強了全文的韻味。如《春》這篇散文中有這樣的句子“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句子末尾的字都相同,讀來更加的流暢。還有如《匆匆》中有“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边@句中重復的字有“了”和“時候”,并且是在每句句末有規(guī)律地相同重復出現(xiàn),這種排列句子的方式,形成了語言的聲韻美。朱自清散文注重語言的錘煉,同時很好的運用了古典詩詞押韻的規(guī)律,這樣既改變了舊詩影響韻律的弊病,同時又能很好的體現(xiàn)語言文字的音樂美。
朱自清在散文的寫作中通過用形象、生動、精美的語言文字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了解到的各類形象,其具體形式有:
一時采用比喻和通感修辭手法。對常見形象用新的形象襯之。
二是工于修辭,創(chuàng)造意境,使具體事物的形象升華。
朱自清散文語言中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精妙的運用了修辭這種方法,為了使文章看起來淺顯易懂,他大多運用通俗易懂的字、詞作為基礎,適時加入一些文言字詞,這樣給讀者一種陽春白雪、雅俗共賞的藝術(shù)風格。如他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將大量的俗語與雅語精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雅俗一體”的藝術(shù)風格。同時,他還喜歡引用古語和俗語兩者的結(jié)合,在他的很多經(jīng)典作品中,古語與俗語相互融合、滲透,使得作品能達到一種雅俗共賞的效果。
朱自清散文語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語言具有結(jié)構(gòu)美,他在安排文字排列上注重錯綜的款式美,具體變現(xiàn)在整句與散句、長句與短句、密集與疏散等達到了“須有數(shù)行整齊處,須有數(shù)行不整齊處”的款式要求。句式的運用多種多樣,既有較短的祈使句、感嘆句,同時又有修辭成分很多的陳述句、疑問句;既有嚴密的對偶句排比句,又有參差不齊、長短不一、駢散相間的整句;既有說理透徹、形象生動、運用較多語言文字的句子,也有簡明扼要、凝練較少的文字,可以說真正做到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寫作要求。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語言不僅具有以上我列舉的那些特點,同時還有較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整體美,他所采用的語言都是恰到好處的表達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文章情調(diào)與語言表達高度統(tǒng)一,如《給亡婦》這篇散文中,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憂傷悲痛的,那么他在選詞造句上就多選用了一些表達感傷悲苦的詞語句子,如選用一些感情色彩不夠強烈,音調(diào)不夠響亮的字詞來表達痛苦的思想感情。整體的語言風格清新質(zhì)樸,在描寫中并沒有用多么優(yōu)美的詞語,也不同于他的其它散文那樣運用較多的修辭方法,而是采用平淡的語言,就像和妻子生前一樣聊聊家常,一起回憶以前的歲月,因此語言樸實無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立于不敗之地,而尤以音樂美、形象美、風格美、結(jié)構(gòu)美、整體美等這些語言特點讓讀者百看不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1]蔡清富,孫可中,朱金順.朱自清全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林非.朱自清名作欣賞[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
劉菊蓮(1980-),女,甘肅武威,漢族,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