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英
新課改已經到了第八個年頭了,在這期間,我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時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隨著課改的推進,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我們看到的是師生、生生的熱烈交流和討論,聽到的是學生與書本的對話,是不是這樣就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不是這樣就達到了高效有效的語文課堂?我看未必是。我們思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要的是把握教學的本質和核心。葉圣陶先生的著名論斷“教是為了不教”,正揭示了教的本質與旨歸。把握了教學核心,教學才會從根本上有效。有效教學的著重點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有效教學理所當然從課堂抓起。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工作實踐中進行了思考,下面淺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設計,追求生動鮮活精彩的語文課堂
(1)引發(fā)求“新”,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在不知不覺中學語文。如教學《花鐘》一文時,我以口語交際的形式導入:“孩子們,鐘老師想和大家聊一聊,大家有自己喜歡的花嗎?為什么?我喜歡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我喜歡它這樣不畏嚴寒的品格?!睂W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說,老師,我喜歡黃黃的桂桂花。有的說,我喜歡牡丹花,因為她很漂亮。有的說,我喜歡蒲公英,因為它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一吹它就能散發(fā)種子。有的說,我喜歡菊花,尤其是秋天的菊花,因為秋風一吹,它就在秋風里翩翩起舞,非常美麗。此時,我隨即引導:我覺得你也是個很美的女孩。剛才我們交流了很多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關于花的課文。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口語能力,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在引發(fā)中求“新”,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的學習之門。
(2)品文設“疑”,營造思維訓練的課堂氛圍。在充滿互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是思維訓練的主要引導形式之一,課堂上“品文設疑”的有效性,就是有益于孩子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提升,就是思維訓練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不前。如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中,孩子們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但水平不高,于是我設計了這個問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這就是引導孩子們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在多維度上評論“了不起”,在思維訓練中提升語文能力,讓學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發(fā)揮輔助教學,營造鮮活精彩的課堂氛圍。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已逐漸增多。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處理文字、圖形、圖像和聲音的綜合能力,集中了幻燈、電視、錄像等媒體的優(yōu)點,而且具有接受反饋的特性,因此,它既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收獲新“學法”
語文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要做一個自主的學習者,一味的跟隨教師會迷失自我,不會形成學習力。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的鼓勵孩子們運用已經掌握的學法進行學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如學習《白楊》一課時,孩子們就聯(lián)系“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溫故而知新。
教學涉及到新的“學法”,就在課堂上及時引導孩子們總結提煉,不斷收獲新“學法”。如在練習中,我發(fā)現大家對“浮想聯(lián)翩”這個詞理解不到位,于是就引導大家利用好詞典進行解釋,最后我讓大家總結我們是怎樣解釋難字的。
生:“解釋難字法:解釋詞語中難以理解的字,進而理解整個詞語?!?/p>
生:“浮想聯(lián)翩”中“聯(lián)翩”是理解該詞的難點,意思是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xù)不斷。所以“浮想聯(lián)翩”就是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三、高效作業(yè),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在于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于科學、高效率的練習??茖W合理的練習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教學練習應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fā)出來,并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yǎng),方法得以訓練,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1)要根據課程標準來布置作業(yè)?,F實的教學中,教師布置作業(yè)通常是根據考試的可能性大小來布置,這樣也許能幫助一部分學生提高成績,但偏離了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作業(yè)層次要體現差異性。新課程背景下,必須避免“題海戰(zhàn)術”,作業(yè)在內容上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追求適合性和量力性、差異性,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要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