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鈺
【摘 要】每一個讀者都非常熟悉武松這一人物形象,其鮮明的性格特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水滸傳》;武松;性格特征
武松這個人大家都非常熟悉,《水滸傳》中一個非常有代表特設(shè)的人物,那么說到武松,他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我們?nèi)匀贿€經(jīng)常那他當(dāng)話題還講,他又有什么獨特的地方呢?人們在談?wù)撐渌蛇@個人物形象的時候可謂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由于政治變革歷史格局的不同,武松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就有著多樣化了,在《水滸傳》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愛憎分明,豪情萬丈,有著錚錚鐵骨的武松。
一、英雄豪杰——武松
人們之所以喜歡武松,是因為他性格正直又機智勇敢。路過景陽岡為當(dāng)?shù)卮迕翊蚧⒊?,在陽谷縣殺潘金蓮為大哥報仇以及幫助施恩收回了快活林等諸多事件,我們都看到了他神勇的一面,面對危險臨危不懼,地天行道,懲惡揚善絕對是民間的大俠士。重點體現(xiàn)在他明明知道山中有一種十分兇惡的老虎,但仍敢只身前往去消滅惡虎為百姓解決了出行之憂;在武大郎的家中面對潘金蓮的美色引誘,他是非分明,曉人情倫理,不為所動,并且還嚴(yán)肅的指責(zé)潘金蓮要守婦道,和武大郎安穩(wěn)度日;當(dāng)他出差回來后得知大哥已經(jīng)不在人世,意外身亡了,他又覺得事出蹊蹺,百般努力下查出大哥的死是潘金蓮害的,他便報官要為武大郎討個說法,可是官匪勾結(jié),仍讓殺人兇手逍遙法外,武松不惜冒死為哥哥報仇,親手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并提著二人的頭去官府自首,由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武松的勇猛。但不要以為武松只會意氣用事,他不是一介武夫。在面對問題是他都會仔細(xì)琢磨,細(xì)心觀察,尋找破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武松這個人物才會受很多人的喜愛。在陽谷縣殺嫂為兄報仇,他先是調(diào)查實情,取得證據(jù),然后又請來街坊四鄰逼問潘金蓮說出真相,分寫都一一記錄下來,作為證據(jù);在十字坡,武松識破有人要用毒酒害他,就假裝不知道,借機以假亂真潑了毒酒,才保住了性命。這些事例紛紛說明了武松不僅勇敢無畏,而且智慧過人,可以稱得上是智勇雙全,武松這個人物形象是市井中最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
二、痞氣十足的武松
人都是有兩面性的,雖然前面說了武松智勇雙全,但同時武松也是痞氣十足。依然是以“打虎事件”為例,大家都知道武松這個人物的行為特點就是愛喝酒,而且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愛打架。在上山打虎之前,其實武松是在酒家喝酒的,酒過三巡之后還想酒家強行要酒,酒家好言相勸,細(xì)細(xì)解釋,武松卻一下子急了,對店家怒斥恐嚇,情節(jié)十分惡劣。雖然說吧武松正直剛烈算得上是英雄豪杰,但無論是英雄豪杰還是貧民百姓都應(yīng)該人人平等才對,誰都希望被尊重,至少禮貌還是應(yīng)該有的,而且酒家不過是一介草民,并非大奸大惡,無辜受到侮辱也是不應(yīng)該的。再后來,與張督監(jiān)等人發(fā)生矛盾,在飲酒過后并將其殺害,也許都是酒惹的禍吧,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酒跟能就沒有失態(tài)后的武松,那么也就沒有武松這個人物了,所以說“酒”是造就了《水滸》中武松這義人物形象的根源之一。因酒誤事的事情在武松的人生中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血濺鴛鴦樓、醉打蔣門神等等都是因為有酒才有的這些故事,武松的刀下大多殺的是一些該殺之人,但也不乏有一些慘死的生命。武松在交朋友方面也是良莠不齊,一提到人肉包子,大家必然會想到孫二娘的包子鋪,沒錯,武松的朋友里就有一些像孫二娘、張青這樣的人。
三、武松人物形象的深刻內(nèi)涵
《水滸傳》中108將,武松應(yīng)該算得上是人物形象刻畫的最成功的了,同時也是大多數(shù)人最喜愛的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武松這個人物的形象更貼近生活,將平常之事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武松出身貧寒,小時候有十分弱小,所以總被別人欺負(fù),久而久之,武松就覺得不能這樣了,之后他就開始舞刀弄棒,開始習(xí)武,慢慢的逐漸形成了打抱不平的品行,凡事都要分個是非曲直,十分注重個體意識,經(jīng)常用實際行動去尋找公平。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的不僅演繹了他本身,而且他體現(xiàn)了當(dāng)代人民追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也寄托了人民自食其力,追求公理,翻身農(nóng)奴做主人的精神寄托。
我們看到的武松,個性張揚,嫉惡如仇,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武松的種種舉動其實是對那個時期的社會的一種批判。那個時期的宋代,政權(quán)黑暗,民不聊生,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手無寸鐵的百姓也只好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正是這個社會背景,為武松聲張正義打抱不平提供了契機。武松的這些舉動讓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們看到一線希望,同時引起了許多人心中強烈的共鳴。
四、淺談
武松對惡勢力恨之入骨,但又不認(rèn)命受欺凌,官府還不能為民做主,聲張正義,所以武松自食其力。而普通人就只有逆來順受的份了,都是敢怒不敢言,唯一就是希望能夠有像武松這樣的英雄來拯救萬民,武松作為強者形象,誓死不向惡勢力低頭,做了許多他人不敢做的事,說了許多他人不敢說的話,這種俠肝義膽,鐵骨錚錚品格是封建社會中市井貧民特別景仰和贊賞的。
參考文獻:
[1]周建華.新時期以來涉匪小說匪性敘事的異質(zhì)化[J].當(dāng)代文壇.2013(06)
[2]朱明秋.試說武松具有“花榮之雅”[J].桂林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