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景元
【摘 要】巴金是基于“五四”文化運動下的多產(chǎn)作家,他有諸多作品為當時青年所喜愛,例如:《激流三部曲》其主要是通過一個沒落的分化來反映當時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本文主要分析《家》中高覺新的二重性格。
【關鍵詞】《家》;高覺新;二重性格
高覺新是《家》中的主人翁,作者從不同角度、多個層次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高家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與決裂,其性格內(nèi)涵是非常豐富的。
一、《家》中高覺新二重性格的具體表現(xiàn)
1.封建制度和禮教下痛苦的殉道者
損壞高覺新前程與夢想的是作揖和妥協(xié)主義,高覺新在中學時代成績優(yōu)秀,考試時候基本位居第一。他對化學有著別樣的喜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考上大學去北京或者上海繼續(xù)深造,甚至于他還有去德國留學的念想,在當時其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但是由人人羨慕的對象轉變?yōu)榉饨ㄖ贫群投Y教下痛苦的殉道者,并不是說這一條道路有多長,往往表現(xiàn)在家中長輩一句話,高覺新便一味聽從。例如:當他還沉浸在自己幻想里面時候,父親已經(jīng)幫他把婚事安排好了,美妙夢想從此破滅。但是高覺新并未表現(xiàn)出激烈或者是反抗情緒,在心中已經(jīng)默許了這一樁婚事。在他婚后不久,他又被父親安排到一家知名公司工作,已經(jīng)承擔起一個男人應當承擔的責任,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高覺新此時才中學畢業(yè)。從父親角度出發(fā),他已經(jīng)幫助兒子成家立業(yè),他身為父親對兒子的責任已經(jīng)盡了。不管是婚姻或者是工作,高覺新在內(nèi)心可能有很大的不滿,但是這一切都未在現(xiàn)實中表現(xiàn)出來,他只是處于一個被動地位,父親安排他照做便是。也正因為其一味的妥協(xié)和遵從,高覺新喪失的并非只是前程,還有那個喜歡并且想與之結婚的人。
2.封建制度和禮教下覺醒的反抗者
不可否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覺新影響深遠,但是卻并沒有貫穿于思想的全部,上述中雖然提及到其對結婚、工作等都默默接受沒有爆發(fā),或許其需要一個爆發(fā)點,經(jīng)過一系列苦難之后不僅沒有將其擊垮,相反其還逐漸清醒過來,他的反抗情緒也逐漸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五四運動過程中高覺新受到了極大震撼,雖然覺新在行為上無法打破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并還像往常一樣在家族中默默無言,對長輩們的話言聽計從,但與以往不相同的是,其逐漸接受并且認可西方思想,雖然從表面上無法看出覺新有多大轉變,但是在他的心里已經(jīng)萌生了反抗意識,并尋找機會將其釋放出來,覺新最明顯改變在于其暗地幫助覺民抵抗高老太爺?shù)闹富楹椭С钟X慧出逃這兩件上,也這也更加印證了覺民是封建制度和禮教下覺醒的反抗者。
二、高覺新二重性格的原因分析
1.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和壓迫
高覺新生長在一個封建大家庭中,覺新思想和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也正是因為這樣才造就了他悲劇命運。眾所周知,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禮儀之邦,文化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當然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儒家思想。縱觀儒家思想整體其主張孝,在《家》這部小說中更是得到了完美呈現(xiàn)。換一種方式來說,孝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并非單純之孝順、贍養(yǎng),也指聽從父母的意愿,如若違背父母的意愿可稱之為大逆不孝,為世人所不齒。例如:在宋明時代時,世人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范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更是提倡父權絕對化。
上述中也提及到覺新身處于一個大家庭中,并且深受儒家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這種文化使得造就了覺新性格,對所有事情言聽計從,不敢表現(xiàn)出反抗心態(tài)。當覺新遭遇苦難時,他總是去遵守所謂的原則,一切以孝為先,他總是默默承受來自于高老太爺?shù)乃愿阑蛘呤羌易逯衅渌L輩們的安排,不管這些安排是否科學合理,覺新都一味尊崇,并沒有表現(xiàn)出反抗心態(tài)。長期這樣,覺新的軟弱與一味妥協(xié)成為了一個典型的封建制度和禮教的殉道者和犧牲者,當然為后續(xù)小說中的巨大轉變埋下了伏筆。
2.覺新在封建家庭中擁有特殊地位
上述中也提及到覺新深受儒家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加上其在家中是一個長子身份,換一種方式來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庭文化對覺新二重性格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凹彝ノ幕睔v來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傳方式的核心,尤其是在封建時代,嫡長子繼承制依然存在,也就是說家族中長子才是唯一正統(tǒng)繼承人。覺新作為家族中的長子,似乎從一出生開始就決定了其命運,因為不管他做什么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家族利益和家族責任,加上其受儒家文化影響,其無條件尊崇高老太爺意愿似乎也情有可原。因此正是這家族責任、長子責任僅僅拴著覺新,僅僅地禁錮著他的一生。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得知,覺新的二重性格除了受儒家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影響,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時代與特殊的長子地位賦予的,他為了保護家人,為了維護家族利益,不得不選擇和犧牲,他這種精神值得敬佩。
參考文獻:
[1]楊榮.屈從與超越——談狂人和覺新的相同點[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01)
[2]陳廣江,李秀芹.《家》人物高覺新的臣服傾向及其他[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