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霞
所謂“活動探究”就是指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通過自我探究,使學生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教學活動。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全面推廣和應用,“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樣的活動,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生活經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活動探究法已成為當前開展各科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活動探究”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是否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呢?
從本人多年來從事初中政治教學的實踐和對幾所曾任教過的學校政治課的教學情況的了解,卻發(fā)現(xiàn)目前大多數學校政治課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學生良好的文化知識基礎,以考試得分排名論得失;確切地說只有理論,沒有實際可行的操作方式和完善的評價體系。基于這種形勢,活動探究對很多老師的而言只是示范課上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已,平時的教學中很少運用。究其原因,這種現(xiàn)狀的形成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引起的:
首先,課時緊張,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探究活動。目前,政治課雖然是中考科目,但在很多學校這門學科依然被擱置在副科的位置,不受重視。大多數學校每周每班只有兩節(jié)課,而且多半都被排在當天最后一節(jié)課,導致課時不夠,學生不重視。而實際上,這個科目教學任務并不輕松,在一節(jié)課4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必須的教學任務本身就很緊張,哪里還有多余的時間去讓學生自主探究。因此,很多老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依然習慣于采取一言堂的方式,注重對知識點的講解,而很少讓學生自主探究。
其次,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限制了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探究要求確定假設,進行批判的和邏輯的思考。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能夠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課堂中創(chuàng)設的情景展開理論聯(lián)系,并進行多角度的思考。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大部分生活在農村,視野不夠開闊,知識面狹窄,考慮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比如,在進行八年級第九課《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剛剛參加過的“創(chuàng)國衛(wèi)”校外環(huán)境衛(wèi)生大掃除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分組討論,探究“參加公益活動對我們青少年成長有何積極影響?”在開始分組討論之初,學生都很活躍,各抒己見,熱鬧非凡??僧?分鐘的討論探究結束后,各小組代表發(fā)言陳詞時,五花八門離題萬里的答案頓時讓我傻了眼,感覺這個探究活動開展的毫無價值。記得當時有的小組代表說“參加公益活動可以鍛煉身體,讓我們學會勞動”;還有的小組認為“參加公益活動可以讓他們脫離枯燥的課堂,感受生活的樂趣”;……面對孩子們這些離題萬里甚至與教材要求相悖的觀點,我默然了。也許,這是孩子們現(xiàn)有認知水平和思想覺悟下的真實感受。可是,這太多的偏離了我們教材中正確的觀念。為了能讓孩子們從這種偏差的認識中走出來,坦然的接受我們教材中的正確觀點,我又花了近20分鐘的時間列舉了一些典型的事例,通過耐心的分析和引導,才使得孩子們半信半疑的接受了書中正確的觀點。而這原本是一節(jié)課內完成的教學任務,我卻因此而花費了近兩個課時。事后,總覺得在面對這樣的學生現(xiàn)狀時,開展探究活動多少有些得不償失。后來在與同事交流時,才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第三,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師無暇顧及探究活動的設置。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在課前對學生進行重點指導,設計探究的方面,并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為學生提供有關信息資料等。而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老師花一定的時間去思考預設,但相對于我們大部分政治教師而言,很多人都通常都要肩負七,八個班的教學任務。所以很多老師在完成了這些必須的任務之后已毫無精力和心思去思考如何更好地開展活動探究。
常言道“實踐出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對于學習,亦是如此。要想讓學生能夠靈活地把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那就必須適時的在教學中開展活動探究。為此,作為政治教師就必須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設計和制作直觀性教具,聯(lián)系當地當時的身邊問題和社會熱點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讓師生互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研究者、實踐者和探索者。使學生的課內外活動豐富多彩,進而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要全面推行“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fā)展為主線,全面開發(fā)學生的天賦和潛能;培養(yǎng)和造就會學習、會做人、會生活,會創(chuàng)新的一代新人”的教育理念,相關部門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與新課改相適應的評價考核體制,使每位教師都能排除各種因素的干擾,在教學中合理的開展探究活動。只有這樣,政治課才能真正實現(xiàn)它的教育目的,完成這門學科的光榮使命。
記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某大學的校訓“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也許這是對“活動探究”在教學中作用的最好詮釋。我們如果能夠深刻領悟這一真理,在“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思路上,切實搞好初中政治“活動探究”教學,那么,我堅信:我們的課堂將會成為校園中一道最靚麗的風景!我們的思想政治課一定能夠真正成為讓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陣地;成為培植“四有新人”和合格公民的良田美井,在新課程改革的征程上獨樹一幟,桃李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