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8課。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積累詞句。
(2)正確、流利、充滿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想象之美,并且仿照課文實行想象,流利表達自己喜歡的太陽。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導入課題
播放課件,欣賞音樂,指導學生聽一聽這首歌的演唱內容。
單擊課件展示“太陽”指導讀準音“陽”。同學們,你們了解太陽多少呢?誰可以畫出太陽?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講得也是小朋友畫太陽,請同學們一起讀出課題:四個太陽。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立情境,通過歌曲引出這一孩子們熟悉的太陽,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借助音樂帶給學生美感。
(二)初讀課文,綜合感知
1.指導讀法
同學們,我們一般在讀課文時碰到不會的生字都會怎么做?
生:看拼音、問同學老師、查字典等。
那就利用你們的方法讀一讀這篇課文吧,注意讀準字音、語句通順連貫,可以反復多讀生字。
2.自讀課本
教師隨時準備接受學生的請教。
3.組成小組,記憶生字
以四人為一組制作一套生字卡,由組長帶領其他同學讀一遍課文,之后學習生字,說一說將它們記住的好方法。
4.認讀字詞
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合作的非常好,那么你們都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嗎?
(1)教師單擊課件:展示13個課文中的生字,這些生字分別寫在不同顏色的13個小太陽上,教師指名認讀,學生讀出一個生字,教師就單擊該字,寫有生字的小太陽就會上升,并且發(fā)出一個你真棒的聲音。
(2)不用拼音,隨機進行認生字。(設計與應用課件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相同,只是沒有拼音)
(3)認讀詞語。不用拼音也可以讀得這么棒,那么老師要再提高下難度哦。這些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你們還能夠讀出來嗎?(課件展示出本文中的詞語)
5.通讀長句
老師這里有幾個不好讀的長句子,你們有信息可以讀出它們嗎?自己可以嘗試讀一讀;安排全班讀一讀;集體讀。(課件展示出課文中的長句子,都是本文比較難讀的句子)
設計意圖:教師并沒有采取先讀課文的方式,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讀一讀,在讀的過程中記錄不認識的字,這也是對學生原來知識與經驗的充分尊重,進一步建立課堂教學,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展現學生的個性。在學生自由學習的前提下,設計小組學習,最大程度發(fā)揮小組學習作用,強調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這也是不斷的自我完善。同時教師并沒有放任不管小組學習,而是有計劃、有導向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方式識字,這與他們的心理需求相符,同時也鼓勵學生開展創(chuàng)造性學習。
(三)朗讀課文,感受想象之美
這也是教學的關鍵,利用多媒體課件等設計情景,幫助學生利用各種方式朗讀課文,在這一過程中體會作者在畫太陽的過程中體會到什么,同時體會課文文字之美。
(1)學生主動讀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課文多讀幾次,并且向同桌聽,促使學生饒有興趣的誦讀課文。
(2)以學定教,學生喜歡讀哪一段,就引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綠綠的太陽這一段: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的夏日炎炎的圖片比較課文中的綠太陽,請學生講一講炎熱夏天、烈日當空時的體會,理解作者畫出綠太陽的目的是想送給大地一片清涼,在引導學生帶有感情的朗讀。
金黃的太陽一段:請喜歡這一段的學生讀完以后,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秋日碩果累累的情景,教師一邊引讀一邊指導學生觀察,之后邀請學生臺上表演將水果提供給小伙伴品嘗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讀書和表演的興趣,再將他們分成四組進行表演閱讀,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在趣味演講的過程中,理解作者畫金黃的太陽時聯想到了秋天的收獲情景。
多彩的太陽一段:請喜歡這一段的學生一起朗讀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春景,鼓勵學生在看的過程中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綜合舊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了解到春天季節(jié)的多彩特點,體會到作者美好的想象,在幫助學生帶有感情的朗讀。
(3)背誦全文,累積語言。
①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段,在以四人一組的形式互相交流,之后對其他段落進行背誦。②根據課文講解的季節(jié)順序,通過教師的幫助實行背誦。③配置音樂對課件進行演示,在情景中一起背誦全文。
(4)教師范讀:同學們讀得都非常好,老師也想讀一讀,向同學們進行挑戰(zhàn)。(學生們十分歡迎)請你們閉上雙眼,一邊聽一邊想你最喜歡的太陽是哪一個?(教師單擊課件,放出《種太陽》的優(yōu)美音樂,教師飽含深情的進行朗讀,學生陶醉其中,有的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5)體會交流:你最喜歡的太陽是哪一個?想一想文中的“我”畫這樣的太陽的原因,指名交流,并且及時補充。
(6)感受四季:一年包含了四個季節(jié),小作者畫的太陽充滿想象力。現在我們對課文產生的美好感受再一次體會一下。
(教師單擊課件:展示出一年四季美好的景物,形成了十分顯著的特點,對人們形成了美好的享受。下面是教師展示課件時,產生的旁白:
炎炎夏日,烈日已經吞噬了清透晶瑩的露珠,一直照射大地到黃昏,這一段時光是多么沉悶啊。人們都變得懶懶的,仿佛喪失了生命力。畫個綠色的太陽吧。為大地送上一片清涼。金色的秋天,望遠登高,大地呈現出一片金燦燦的,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畫個金色的太陽吧。它比春天體現出了更加燦爛的色彩,使人們享受收獲的喜悅。寒冷的冬天,寒風凜凜,天冷的使人縮手縮腳。畫個紅色的太陽吧,讓陽光為人們送出溫暖。美麗的春天,萬物復蘇,山清水名,大地穿上了綠色的新裝。畫個彩色的太陽吧,為人們送去驚喜,使人們產生希望。)
(7)課文美讀:看到了這么多美麗的景色,你可以不可以通過朗讀表現這種美?(利用各種形式的讀)
設計意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同時利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在課堂中引入自己的生活體驗與經歷,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表達。
學生認識理解課文的外化表現是通過朗讀完成的,因此朗讀必須體現出濃厚的個性特點。本次設計并沒有從技巧著手,沒有過分追求齊整的朗讀效果,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通過齊讀營造課堂氛圍的方式,而是讓學生在感受的前提下,自主選擇聽眾,以及朗讀方法。在本次設計中,朗讀并非是機械的播放,而是學生對個人情感的表達。
(四)書寫生字,激發(fā)創(chuàng)新
請學生一起朗讀生字字音,尋找相同偏旁的兩個字,分別是園和因,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多媒體課件展示書寫園字的過程,找出書寫大口框的特點以及筆畫順序,先里頭后封口,在仔細觀察多媒體課件書寫因字的過程,檢驗自己的發(fā)現,之后書寫,最后通過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過程,并且科學評價。具體是采用自評與互評的方式。此外,教師點撥學生重視不能頂格寫大口框,稍微寫大一些,里面字稍微寫小一些。
設計意圖:本次設計幫助學生總結識字心得,也可以養(yǎng)成多動腦的習慣。
通過本次教學,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作為發(fā)展這一基本,盡可能鼓勵學生自己去做、去想、去問,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以及合作精神,不能輕易對學生進行批評,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角。
作者簡介:
林娟(1981~),女,籍貫:福建平潭,職稱:小語高級,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