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渤
【摘 要】闡述了職高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及其與計算機多媒體的關系。得出計算機多媒體能補充擴展物理實驗,但是不能取代。
【關鍵詞】多媒體;物理;職中
近幾年來,由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正在越來越多地走進課堂。在職高物理課堂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形象地表達教師的意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問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課堂上教與學的質(zhì)量,完成物理教學任務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職高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而現(xiàn)今由于受條件限制,職高物理實驗在教學中,仍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所有物理知識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
一、計算機多媒體能補充實驗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
職高物理實驗教學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知識看似簡單,但要向?qū)W生講解清楚并讓其掌握卻并非易事。例如:“平拋運動”這一知識點,學生在平常扔石子等游戲中經(jīng)常注意到這種現(xiàn)象,但是具體講解到“運動”的分解時他們便覺得不好理解了,如果拋出一個小球來觀察其運動的過程,由于小球下落的速度過快,又不容易把握,教學時老師先演示了“平拋運動”的實驗,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三維動畫來設計了平拋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過程對比,并可以隨時定格在一幅畫面上,非常方便的引導學生分析,學生很快得出結論: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沿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這就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使學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
二、計算機多媒體對物理實驗模擬降低學生知識理解難度化抽象為形象
在物理教學中,存在很多物理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從其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歸納、演繹、推理等方法總結出結論,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想象力,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模擬出來,直觀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降低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難度,例如:在研究磁鐵周圍磁場的情況這一知識點就是這樣的,磁體周圍的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可是我們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如果只憑學生想象將會特別困難,我們這時可以借助計算機將磁體周圍磁場分布模擬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這里強調(diào)的物理模擬,不是一些簡單的動畫,它演示物理過程接近與物理的真實。在職高教材中如:電流是電荷的定向移動,電容器充電、放電過程,兩球碰撞時先壓縮又恢復,其過程中兩球速度、加速度的變化,粒子散射、核裂變的過程等。
三、計算機多媒體能拓展物理實驗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職高學生對物理知識點把握不好,常常是因為一、兩個難點不理解形成了障礙,如果能突破難點,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在職高物理教學中,傳統(tǒng)物理實驗尤其是微觀實驗是無法實現(xiàn)或較難實現(xiàn),對教學的效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以往遇到這種情況,多是教師對掛圖式書中插圖講實驗,學生沒形成具體的意識難以接受,造成了物理現(xiàn)象不易觀察,物理事實難以捕捉,有的甚至無法演示,這樣教學難點就難以突破。在教學政務實驗中,我們應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可以超越傳統(tǒng)物理實驗的局限性,輕松解釋教學難點,實現(xiàn)知識的速度。例如:在講解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是這一節(jié)課的難點,能否解釋好這一難點是這堂課的關鍵,而職高物理教學中無法進行這一實驗的演示。這樣通過多媒體來顯示,學生便得出了結論,絕大多數(shù)α粒子通過金箔后沿原來的方向前進,有少數(shù)發(fā)生偏移,極少數(shù)偏角超過90°甚至“反彈”。這樣借助動畫,很順利突破難點。
四、計算機多媒體是職高物理實驗輔助教學工具,它不能取代物理實驗
做為現(xiàn)代科技的先驅(qū),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以其特有的巨大優(yōu)勢在物理實驗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物理教學的改革注入了新鮮和活力,特別是對物理過程物理現(xiàn)象的動態(tài)模擬,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也有副作用的一面,這就看能否在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膽脤崿F(xiàn)多媒體實驗模擬輔助教學,不能完全替代教師,也不能完全替代學生思維,計算機只能把某些難點重點形象化,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思考,但是過多的使用,就會使學生對計算機多媒體產(chǎn)生依賴,過于繁雜的畫面也會過多的吸引學生,使其注意力發(fā)生轉(zhuǎn)移從而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模擬各種物理實驗畢竟是模擬,缺乏真實性物理教學必須從分析實驗現(xiàn)象著手,在物理實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這樣才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如果拋開真實的物理實驗用人為控制的多媒體取代,會給學生一種虛假的感覺,難以達到物理實驗的素質(zhì)教育作用和功能,無法培養(yǎng)學生嚴謹態(tài)度及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在計算機上點點鼠標就把實驗完成了,還如何談必要的動手能力,長期下去,教育完全脫離實際。所以無論計算機技術如何發(fā)展,它也有不能替代物理實驗,因此計算機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在教學中只有與物理實驗相互作用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訓練思維發(fā)展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齊俊平.淺析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在高職物理教學中運用[J].金山,2012.
[2]閻江平.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之探索[J].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9.
[3]羅光華.計算機技術在現(xiàn)代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