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瑞
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教授學生學會語文的能力,以使學生能把語文運用自如,獲得一種行之有效的語言具。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也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我們都明白,一個人對什么感興趣,就會激發(fā)在某個方面的無窮無盡的潛力。心理學中也有指出,一個人的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課堂教育教學的質量,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直接的關系。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質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更是要注重這個問題。因此,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同時,要重視對初中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在以往,學生身上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如有來自學校的嚴管施教,有來自家庭的壓力與無奈,以至于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這些學生討厭學習,討厭去學校,對學校敬而遠之。這是初中語文教師非常頭疼的問題,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一步。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首先就要有廣博的知識。有一句話我覺得特別有道理:“想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p>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幻麅?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枯燥的、無味的語文學習活動。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會讓學生輕松地、愉悅地學習富有色彩的語文知識內容。初中語文教師在上課時,要盡力地把語文課堂教育教學做到生動有趣。如教師可在上課時多講一些小故事,不要只局限在書本知識上,而要讓學生多了解課外知識,把語文知識延伸到課外,這樣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講課的時候,教師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人物,以及課文當時的背景及故事都講給學生聽,就會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內容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用些幽默的富有智慧的語言。一個比較生動又形象的比喻就會有可能使學生開懷一笑,同時也能增強和加深學生對語文中所學知識內容的了解。這樣做,不僅使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學生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當中學到了語文知識。教師也會很高興,能夠身心愉悅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兩全其美的教學方式何樂而不為呢?比如,教師可以多進行一些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現(xiàn)代文詩歌朗誦比賽等等,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而且,開展這樣的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才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因為學生對這些比賽和實踐活動都比較感興趣。學生的興趣濃厚了,那么學生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2.融合師生之間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是教學中最基本的問題,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基本活動大致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交往。這里主要談談師生人際關系問題,師生人際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接觸等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正常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教師教的活動與學生學的活動發(fā)生的前提,教與學總是在師生交往的背景下進行的。如果沒有教師與學生的相互接觸,互相溝通,互相作用就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師生人際關系狀況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習學的積極性,影響課堂氣氛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如果學生師生各關系融合,有助于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同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以一定要協(xié)調好師生關系,對學生同樣的對待,不能失去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學會修改,以此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水平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經(jīng)過長時間修改成稿的。文章只有不斷的寫,經(jīng)常的寫,不斷的修改、批改不僅是教師的教學任務,而且是師生共同提高經(jīng)驗的機會,師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關鍵。在修改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對原作“多就少改”,用恰當?shù)谋頁P、慎重的建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在寫作評價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評價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要因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另外,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寫作批改過程中來。學生參與批改的過程就是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學生在作文修改過程中提高了寫作水平。作文的修改必須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自我否定,從而完成作文的修改。
2.懂得積累生活素材
只有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才能夯實寫作基礎,而學生們生活素材的積累需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斷的引導,不斷的啟發(fā)。學生在具有了扎實寫作基礎之后,就可以引出新的觀點和新的材料,即我們所謂的創(chuàng)新,進而將活生生的現(xiàn)實和流動的血液注入到紙面,注入到靜態(tài)的寫作中去。在當前學術界百家爭鳴的情景下,教師要更上一層樓,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聊贈一枝春”上面,而應該要不斷開闊視野,博采眾長,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介紹和講解,吸納各方面的有用經(jīng)驗,引導學生們利用分析、對比等方法加深對寫作的理解,認識寫作的真正內涵。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講授內容,也是寫作的必須素材,但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之中。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講授過程中,要對教材進行不斷的挖掘深化,進行有效的補充,使教材不斷完善,擴展學生知識層面。
3.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學生寫作的信心最初來源于模仿,然后是肯定。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指導學生從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中進行模仿,如模仿一些片段或者一些句子的使用,使學生們在模仿的過程中體會寫作的方法和不同的技巧。在進行模仿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同的模仿對象有不同的使用場景,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們收到顯著的效果,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學生們寫作的難度,使學生們做到有章可循,而不是變成一味的抄襲,更不會僅僅去簡單的生搬硬套。經(jīng)過學生們不斷練習,就可以使學生們張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地去搏擊長空,擁有寫作的自信心。只有有了扎實的積累,才能有創(chuàng)作的平臺,也才能牢固樹立學生寫作的信心。
要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的評語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的作文給出恰當?shù)脑u語,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對于寫得好的同學,既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也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不足,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對于寫得差的同學,則要給與更多的鼓勵,讓他們從新樹立寫作的信心。
三、結語
教學方法對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效率的高低、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以上措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