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點內容之一。文章結合目前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yè)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參與制定教學曲目、涉及更多曲目量、獨立分析作品并在練習中反思、表達音樂的獨創(chuàng)性等四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并提出若干種教習方案,以期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音樂學院附中 鋼琴專業(yè) 自主學習 教習方案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點內容之一?!白灾鲗W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p>
我國近年越來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尤以英語方面的研究最多。音樂院校的此類課題,較新研究來自沈陽音樂學院學報《樂府新聲》2014年第2期上常亮和王愛兵發(fā)表的《高等音樂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以沈陽音樂學院專業(yè)導師制基礎上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為例》。
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由于專業(yè)性質和教學方式不同,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本文探討的是音樂學院附中階段的鋼琴專業(yè)教學。
完整的附中階段一般是從初一到高三年級,為六年學制,同時也招收少量三年學制的高中插班生。附中的學生大都在12-18歲之間,這個年紀的學生雖然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對音樂的內涵感悟也不夠深刻,但不論是手臂、手指等身體機能的訓練,還是音樂概念的形成等各方面,可塑性極強。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傳授的知識有可能是不夠的,如果能在附中階段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將是一種良好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文將結合目前附中階段鋼琴專業(yè)的教習情況,論述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幾個方面,以期為本科階段深入學習更加龐大和充滿深刻哲理的作品,以及成為社會需要的優(yōu)秀音樂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根據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使學生參與制定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一般包括基本練習和考試曲目。
附中階段對音階、琶音、和弦等基本練習有明確的規(guī)定。教師需講解正確的演奏內容、練習方法和構成方式。尤其是對剛入校的學生,切不可只會盲目模仿。學生應對自己每天練習的時長有所要求,并規(guī)定速度。對于在課外不愿練習的學生,教師還應督促其自主學習。
學生應在附中的學習中熟悉24個大小調式,不斷地重復練習其各種變化形式直至完全練熟和聽熟。雖然只是基本練習,在彈奏時也必須讓學生學會聆聽三度、六度、十度音階在聽覺上的音色變化以及“演奏的平穩(wěn)、雙手同步、音效渾厚”等問題。如正在學習貝多芬這類較多使用音階、琶音等元素構成的樂曲,最好能在課外練習并熟練掌握樂曲調性的整套基本練習。
再者,練習曲的安排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學校每學期都會考察練習曲,但數量有限。如練習時間、學習能力等條件允許,學生應在考試要求之外演奏更多針對不同技術類型的練習曲。這些練習曲可以按照三度、八度、琶音等技巧類型分類由學生選擇;也可以直接把車爾尼練習曲當作是有音樂的、精彩的樂曲練習。著名鋼琴家李金星就曾談到:“其實車爾尼的作品是很有音樂的,作品299就不好彈,現在有些鋼琴家把車爾尼作為音樂會返場曲目,效果非常妙?!?/p>
對于考試曲目,教師可以規(guī)定大致范圍,適當讓學生自主選擇。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采取幾選一的方式布置曲目。即教師在一位作曲家或一種類型的作品中挑選2-3首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先聽音響資料、視奏曲目后,再白行決定學習哪一首。
對中高年級或自我認知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只限定某位作曲家的某種體裁的作品(如肖邦《夜曲》),鼓勵學生瀏覽這類體裁的大部分作品后,挑選出2-3首最想學習的樂曲,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學習曲目。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可能選擇曲目的理由更多取決于他們覺得音樂旋律好聽與否,因此最后還是需要教師來把握學習方向。
二、通過合理的曲目安排和授課形式,使學生增加曲目信息量
優(yōu)秀的鋼琴作品浩如煙海,一輩子的時間都無法將其完全囊括。高年級學生因為學習的樂曲較長、難度較大,每年一定的曲目量基本可以滿足教學要求;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授課形式,采取精練曲目和瀏覽演奏相結合的方式使其盡可能接觸、學習更多的作品。
教師可把彼此熟悉的兩名學生分為一組,布置同一作曲家同一體裁的不同作品,例如一人把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No.1作為考試曲目,另一人演奏No.2。同時把對方的考試曲目作為自己的瀏覽曲目,并相互觀摩上課。
信息量更大的做法是,教師也可為某一階段(例如初中三個年級或程度相仿)的學生設置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可以是不同體裁,但最好是相同體裁的作品。這樣,學生總能在課堂上或琴房內交叉聽到別的學生的演奏內容,他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補充更多課堂外的,但是又跟自己正在學習的樂曲緊密聯(lián)系、息息相關的知識和內容,是一種延伸性的補充。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增加了更多的曲目瀏覽量,也較為系統(tǒng)地了解某位作曲家(或某類體裁)的作品。
舉個例子。教師布置柴可夫斯基《四季》中的樂曲給初一至初三年級學生作為考試曲目。程度較淺的學生可以選擇《四月——松雪草》或《六月——船歌》等等,能力稍強的學生也可以有其他若干“月”的選擇。
學生在學習自己樂曲的同時,教師應引導其關注另外學生的課程以及學習進度,進而了解到:套曲《四季》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共有多少首?每一首在描寫什么?主題旋律是怎樣的?大致有哪些特點?自己所學習的那一首作品風格是怎樣的?應該怎樣去演奏?同一套曲中的其他樂曲風格相同還是有個性差異?別的同學是怎樣演奏的?
學生在練習、思考和聆聽其他同學的課程,并對《四季》整部作品有大致的輪廓后,可以選擇另外一首自己喜歡的樂曲作為瀏覽曲目。最后雖然考試只檢查了其中一首,但學生對柴可夫斯基《四季》整部作品進行了基本的了解和學習。這種形式緩解了教師主課時間有限和學生需要增加更多曲目量之間的矛盾,另可督促學生間的良性競爭意識,煥發(fā)自主學習動力。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使其獨立分析作品并在練習中自我反思
分析作品基本要素并在練琴中學會自我反思,能迅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附中鋼琴專業(yè)的學生,應學會查找作品的文獻資料,按作曲家及風格簡介、曲目背景介紹、樂曲曲式分析、樂曲演奏提示等方面做出書面的摘抄筆記;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應對音響資料中音樂的細致變化和不同音響版本的相異演奏處理在譜面上做出標注。然后需要把對樂曲在思想層面上的認識貫徹到練習的實踐當中去,進行反復磨練,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技術難點、把握作品風格。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多問問自己“剛才的演奏是否好”、“如果不夠好,是哪里出了問題”等等。因為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弱點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只有正視在學習和演奏中出現的問題,遇到困難及時調整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方法,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要不斷進行反思,再根據思考的結果練習,并循環(huán)這樣的步驟。
最后在和教師的討論和溝通中,確認適合于學生演奏細節(jié)上的表情處理,對作品做出整合。
在教師的指導下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能夠很好地調動其學習能動性。學生為自己挑選曲目、摘抄筆記、比較錄音版本時,既是一個學習和思考問題的過程,也是對音樂文獻知識的一種長期積累。慢慢讓學生能夠學會自己練習新作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并且教會學生對自己的演奏做出評價和反思。這些都是使學生知道應該如何自主學習的重要方面。
四、根據學生的系統(tǒng)學習程度,鼓勵其表達音樂的獨創(chuàng)性
教師應對學生整個階段的學習曲目有較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既是循序漸進的,也兼顧博各家所長地選擇曲目;既注重各類技術的訓練,也兼顧較慢的歌唱性作品的演奏;既要彈好古典時期作品,也兼顧各類音樂風格的表現。在學生對鋼琴學習有一定系統(tǒng)的認識后,逐漸鼓勵學生在演奏鋼琴時表達自我對音樂的認識。
音樂是能夠感受與想象的藝術。但是,每一個人的音樂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就算是同一段旋律,每個學生的感受和想象都有所不同。教師不可“依葫蘆畫瓢”,對不同的學生做出一模一樣的要求,而應不斷地啟發(fā)學生做出符合內心情感和評判標準的音樂處理,以追求音樂表達的獨創(chuàng)性。
這個評判標準是指每個人對“美”的不同概念和要求。有的人認為強弱幅度為“美”,有的人以音色層次為“美”,有的人以情緒的對比變化為“美”,有的人以情感的細膩表達為“美”。再擴展些,有些作曲家的作品以旋律動聽為“美”,有的以節(jié)奏形態(tài)為“美”,有的作曲家以連貫和諧為“美”,有的以敲擊怪異為“美”。前者是學生對音樂的自我感受;后者指的是不同風格之“美”,是作品散發(fā)的內在之“美”,需要學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本質、揭示作品的內涵,是大的框框與規(guī)定。
只要不違背作品風格等大方向,應該尊重學生個人對音樂之“美”的理解和追求。應引導學生在一定范圍內的音樂情緒自由發(fā)揮,激發(fā)他們的表演熱情;并鼓勵學生在演奏作品、表達音樂時的獨創(chuàng)精神。提高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個人對音樂表達的感知能力,并且把這種個性付之于演奏當中,才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最終要求。
結語
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某類課程知識,但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并且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教會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手段,才體現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內容。
附中階段有其特定的教學對象和培養(yǎng)目標。但正是由于教學對象的極大可塑性,附中只是進入鋼琴專業(yè)學習的某一過程,而非最后階段,所以注重鋼琴專業(y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乃是通往更高階段學習的踏級石。
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模式可以有多種形式。本文結合鋼琴專業(yè)教與學的實際情況,僅對學生參與制定教學曲目、涉及更多曲目量、獨立分析作品并在練習中反思、表達音樂的獨創(chuàng)性等四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提出的這些教習方案是從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總結歸納而來,經過實踐證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