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冰
【摘 要】學生寫“假大空”的作文,主要原因是對老師布置的作文沒興趣。經(jīng)過實踐探索,老師要做到:讓學生明白作文的目的是記錄成長、留住快樂,并從學生的生活中選材,用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態(tài)度進行寫作,并幫助學生形成作文成果集,這些可以讓初中生愛上寫作文。
【關(guān)鍵詞】興趣 ? ? 生活 ? ? 創(chuàng)造 ? ? ?快樂
剛走上初中講壇時,我深深地被作文困擾著,因為學生的作文“假大空”風行。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文“沒興趣”。這樣的作文不僅對學生發(fā)展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沒有任何好處,還會讓學生漸漸失去對真實生活的觀察能力,失去對“真善美”的感受能力。經(jīng)過這些年的探索,我深深體會到,布置的作文,必須是學生喜歡寫的,帶著熱情寫的,否則就是失敗的。下面具體闡述我的做法。
一、我會在第一節(jié)作文指導課告訴學生:寫作是為了記錄成長,留住快樂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說法:我從小學的時候開始寫生活小記(或稱之為隨筆)。至今,我有四本保存完整的隨筆本,原汁原味地記錄了我整個求學時代的喜怒哀愁。如今離那時那地漸行漸遠,許多記憶模糊淡去,但一翻開隨筆,往事又拂去歲月的塵埃,一一呈現(xiàn)在眼前。這是只有文字能給你的成長記錄冊,這更是只有文字才能帶給你的生命的印記和感動!所以,要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是為自己而寫,是為了記錄專屬于你的成長,留住專屬于你的快樂。這是端正學生的寫作動機,從根本上挖掘?qū)W生提筆的興趣。
二、選材源自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鄙畋旧砭褪且粋€天然的靈感源頭、素材寶庫。任何忽略學生生活的老師都不能稱為合格的老師?,F(xiàn)在幾乎每個學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就是學生寫作文的好時機,比如拔河比賽、運動會、文藝會演等,甚至是班級里發(fā)生的事都可以成為學生作文的素材。選材講求新鮮,也講求靈活。避免在春游、秋游的時候布置作文,通常這些作文質(zhì)量不高,還導致學生不能玩得痛快,形成一種“作文是玩的代價”的消極心理暗示??傊?,選材源自學生的真實生活,才能讓學生言之有物。
三、寫作是一種富有活力的創(chuàng)造
初中生特別討厭死板,渴望新奇,然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都是平凡的,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更是大同小異。教師有責任將寫作變得生動,善于“創(chuàng)造”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不二法門。比如人教版七上第四單元的文章都是關(guān)于成長的,很多老師都會希望學生圍繞“成長”寫一篇作文,那該怎樣設計這個作文題目呢?
“這件事讓我成長”是一個審題要求清晰的題目:寫一件事,從中成長了什么,中規(guī)中矩,但顯得平淡?!霸赺__中成長”是一個比較開放的題目,卻在審題、立意上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給學生出的題目是“十三(二)歲的色彩”。我說:“同學們,元旦即將到來,這一年又匆匆過去了。回顧這一年,你經(jīng)歷了小升初、來到新集體等種種事情,你有哪些成長?它們給你的十三(二)歲涂上了什么色彩呢?”學生立即被這個題目吸引了,他們嘰嘰喳喳地討論這一年的成長,討論他們認為能代表自己這一歲的色彩,并極其用心地在作文中寫出屬于他們成長的色彩。
除了題目,寫作本身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創(chuàng)造。同樣是拔河,可以從集體的角度寫“團結(jié)力量大”,可以從個人的角度寫“他就是不放棄”,可以從自己的心理體驗寫“再堅持一下”,可以把目光聚焦在敬愛的班主任身上,或是被“拔”的繩子上……同樣是開心,有的同學感受到“投進窗戶的陽光都唱著快樂的歌”,有的感受到“腦袋和身體瞬間失去重量,因為負責感覺的神經(jīng)早已飛到高高的空中大聲狂呼”……
教師應該肩負起“讓寫作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傳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學生傳授對待真理的態(tài)度?!苯處煴旧砭蛻摼邆洹皠?chuàng)造”的意識和態(tài)度,才能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熱情。當“創(chuàng)造”的種子在學生心里生根發(fā)芽,相信學生會越來越感受到寫作的魅力,越寫越有成就感。
四、幫助學生形成習作成果集
教師對學生作文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寫作文的熱情,所以教師當竭盡全力呵護學生的成就感。每次作文講評時,將優(yōu)秀的作文排版漂亮地打印出來,粘貼在班級優(yōu)秀作文欄,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更進一步,如果教師將每個學生的“代表作”集合起來形成一本成果集或班刊,那么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想把作文寫好!在上個學期末,我提出做班刊的想法,學生非常興奮,于是分工合作,有人設計封面封底,有人校稿排版,有人聯(lián)系出版……當?shù)谝槐景嗫洞夯ā氛Q生時,所有的同學都十分自豪。我趁熱打鐵說:“下一期班刊《夏葉》開始征稿,你們將拿出怎么的作品呢?”
成果集既是一種重視學生作文的很好的形式,也是學生成長、點滴歡樂的重要載體。若干年后,當學生脫去稚氣、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時,偶然間翻開這本集子,逝去的時光便又隨著字字句句一一呈現(xiàn)到眼前,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蘇東坡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生活和成長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如果教師能將心比心,富有創(chuàng)造力地引導學生進行快樂的寫作,那么學生就會在教師的熏陶下沐浴在寫作的陽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