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月明
如何利用電子白板演繹靈動英語課堂
賴月明
圍繞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探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幫助教師認識在教學中運用電子白板的重要性,掌握電子白板的運用技巧,并通過電子白板的使用,讓學生達到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英語的目的。
小學英語;交互式電子白板;高效課堂
筆者所任職學校的每個教室都安裝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它為師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臺。電子白板是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一種新技術,融合了電腦、投影儀和電子白板資源庫等,使英語課堂擁有了一個隨時可以操作編輯的動態(tài)資源庫。電子白板配備了齊全的工具欄,使復雜的知識概念變得形象又清晰,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趨于真實的語言情境。電子白板還可以在英語課堂上多方位地展示語言知識,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有效地進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最終實現英語課堂的高效化。
電子白板猶如一塊魔法板,給課堂注入了魔力,使傳統(tǒng)的大幕布根本無法實現的諸多功能現在得以輕松實現。根據英語課程的特點,筆者在課堂中使用最多的是放大鏡、探照燈、遮幕布和透視鏡功能。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In the playground時,筆者瀏覽了教材配套的PPT課件,課件中的圖片很生動也很形象,但是如果僅使用配套課件來組織教學,那么教師就只會成為這個課件的放映者,學生就只能按部就班地跟著課件逐步學習。而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話,筆者就能為學生展示一系列多彩的、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英語學習資源。因此,筆者就其重點句型“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 slide.”“I can see a swing.”“I can see a seesaw.”“What color is it?”“It is yellow.”進行課程設計,運用電子白板進行英語教學,對電子白板自帶的圖片、背景等資源加以拓展,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在整體呈現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時,筆者將游樂場一角的圖片插入到白板課件中(如圖1所示)。
圖1
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如圖2所示)讓學生觀看放大的圖案,并順勢向學生提問:“What can you see?”
圖2
學生通過觀察,學習新單詞slide。隨后,運用探照燈功能(如圖3所示)讓學生觀看圖片,然后教授第二個新單詞swing。
圖3
在引出第三個新單詞時,筆者運用了白板的遮幕布功能(如圖4所示),拉出蹺蹺板的一部分,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
圖4
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白板互動環(huán)節(jié)都緊緊圍繞see這一主題,充分利用白板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時刻保持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白板互動環(huán)節(jié)的第一輪活動由教師與一位學生完成,目的是把本節(jié)課的對話框架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給其他學生搭建好;第二輪活動請學生根據白板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對話,因為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不會橫空出世、瞬間生成,所以教師需要主動創(chuàng)設相對有趣的語用情境,提供相應的語言支撐和言語示范,并逐步引導學生與他人對話;第三輪活動就是讓學生上臺拖曳聚光燈和幕布,去研究和使用這些設施、道具,從而和其他學生完成對話。
在詢問這些物品的顏色時,筆者把白板工具欄的顏色筆調出來,讓學生根據各自的喜好變更物品的顏色,全班學生熱情高漲,躍躍欲試,都積極地參與本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這一活動看似簡單,但是卻非常巧妙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教學任務的完成得水到渠成。這一教學設計突出了電子白板無可替代的功能:第一,在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示范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很清楚地觀察到操作方法;第二,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練習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兼顧動手操作和練習,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新的知識,又讓英語教學更具靈活性,最終提高了語言練習的實效性;第三,猜測的環(huán)節(jié)體現了學生運用語言交際活動的真實性,而學生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想利用句型提問和作答,就是因為電子白板工具欄所創(chuàng)設的信息溝讓學生產生了交流的欲望和語境。在整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學生比較關注其傳遞出的語言內容,而教師關注語言知識學習的整個過程。這樣的學習活動融入了具有真實意義的交際活動,達到了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即交際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絡?!彪娮影装宓馁Y源庫給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所任教年級的英語教材內容,靈活地實現資源再整合。在課堂上使用電子白板時,教師除了使用白板自帶的資源庫,還可以隨時使用互聯(lián)網上的資源,通過搜索引擎查找相關的主題資源,輕而易舉地使網絡的資源與電子白板形成合力,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讓教師的教學水平得以提高。當搜索到的資源對教學有幫助時,教師還可以自行保存、調整、修改,將其增添到資源庫中,以便復習鞏固時隨時調用。資源庫也可以根據文件的類型進行分類,自設文件夾,比如背景庫、圖片庫、動畫視頻庫、文字庫、音樂庫等。分好文件夾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資源的類型放置到不同的文件夾中,方便查找和調用。在使用資源庫時,教師可以調出工具欄中需要使用的工具,比如克隆、拖曳、書寫、擦除等功能,使電子白板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要讓教師上課能“放得開”、學生上課能“打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之窗”,教師必須擺脫PPT講義、多媒體課件等“預制”結構的束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具有彈性,讓師生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推進教學進程。教師要從備課著手,準備資源,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改變以往“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先怎么講,后怎么講”的模式,不再用PowerPoint寫講義,而是根據教學活動準備各種教學資源,并將圖片、照片、動畫或課件等保存到交互電子白板的資源庫中,以便在課堂上隨時調用(蔣國珍2006)。
例如:在講授In the forest的公開課時,筆者使用電子白板課件進行授課。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為Look at me.I am a fox.I am small.I like meat.新詞匯是fox,meat。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筆者利用電子白板自帶的資源庫進行資源整合。上課伊始,屏幕上出現了一片森林,森林的圖片來源于百度圖庫,讓學生跟著探照燈尋找森林中的動物,并將其找到的動物用英語讀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知識儲備。接下來,筆者讓他們用簡單的句型描述一下學過的動物,為后面學習新知識做了有效鋪墊。隨后,筆者使用工具欄的擦除功能,將一條狐貍尾巴慢慢擦除出來,并提問:“What is it?”學生爭先恐后地猜:“Maybe it’s a...”對于本節(jié)課主題的呈現,筆者采用了放大鏡功能,讓逐步放大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接下來,白板上出現了狐貍愛吃的肉,學生帶上狐貍頭飾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自然而然地說出了“I like meat.”
在拓展運用環(huán)節(jié),筆者插入了保存在電子白板資源庫的VCR,讓學生觀看示范視頻,學會描述動物和描述自己,活動的設計遵循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在此過程中再次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巧妙地運用了電子白板的資源整合功能,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真實的語言情境,在激活學生語言學習思維的同時,喚醒了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多感官、多渠道地投入學習,達到了自然習得語言、提高語言生成的目的。當下課鈴響起,筆者發(fā)現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仍然依依不舍,筆者也因此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筆者通過電子白板引進英語課堂的嘗試,發(fā)現電子白板的引入可以幫助教師在授課中不斷地根據學情的變化,靈活有效地使用白板課件的功能去駕馭課堂,在預設和生成之間搭設一座橋梁,使二者和諧統(tǒng)一,從而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親自操作白板的學習過程,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他們的積極性高漲,而原本單調枯燥的圖形在學生的手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英語課堂多了一份靈動。
著名媒體技術專家克拉克曾說:“是教學設計,而不是用來傳遞教學的媒體,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彪娮影装咫m然在英語教學中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只有在巧妙的教學設計之下,才能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否則只能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因此,教師需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來合理運用這種新的技術手段,更需要不斷提高師德水準,充分整合教育資源,選擇有效的策略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以便發(fā)揮它應有的優(yōu)勢。筆者堅信,電子白板是一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設備,不遠的將來定會在課堂教學中大放異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熟練掌握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充分整合英語教學資源,合理巧妙地設計教學過程,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以便最大化地發(fā)揮電子白板的優(yōu)勢,給英語課堂增添靈動的色彩(楊鳳霞2010)。
引用文獻
蔣國珍.2006.交互電子白板服務教學,尋求課堂新道路[J].中國電化教育,(4).
楊鳳霞.2010.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功效”[J].中國現代教育設備,(6).
作者信息:518100,廣東深圳,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濱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