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學生來說,說明文是一個比較新的文體,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冊語文教材前三個單元著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這一學期的主要寫作任務落實在說明文上。學生們首次正式接觸說明文,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缺少理性的思維方式,在寫作中,往往出現(xiàn)“縱有千言,不知如何下筆”的現(xiàn)象。其實,在說明文的寫作中,布局謀篇比語言表達更重要,語言的運用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而寫作手法的掌握有相對的捷徑。我在說明文寫作教學中,就采用了“利用課文學習方法——利用時文鞏固方法——利用作文升華運用”的說明文寫作“三步曲”教學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利用課文,使學生獲得說明文結(jié)構(gòu)的感性認識。
初二下學期三個單元的說明文,每一篇課文都是專家們精心設計,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的亮點,都有自己的精彩之處。如果善于在布局謀篇方面合理精講每一篇課文,合理發(fā)揮課文對作文的媒介作用,那么學生會在初二階段就對說明文有較高層次的認識,為以后深入學習說明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填寫表格,來對說明文的結(jié)構(gòu)布局有個感性的認識。學生閱讀課文后從整體特征、描寫角度、總結(jié)寫法填寫表格。學生很容易找到文章從“亭臺軒榭”“假山池沼”“栽種和修剪”“花墻和廊子”等七個角度進行說明,表現(xiàn)了蘇州園林總體特征“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通過填寫圖表進而總結(jié)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钡@種印象只是粗略的,是學生初步的、被動的接受的,如果就此為本文的授課劃上句號,那么對這一種方法的學習還只是停留在淺層次上,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還必需做第二步。
第二步:利用時文,使學生獲得說明文結(jié)構(gòu)的理性認識
學習寫作方法首先是課內(nèi)教材,但整個初中載入的說明文大都集中在第四冊教材中,總共也不過十篇,這顯然是不夠的。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我發(fā)現(xiàn)自讀教材、閱讀訓練中選入了大量富于生活氣息、反映當前時代風貌的優(yōu)美時文,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時獲得的知識和能力,舉一反三,運用課外閱讀進行補充。為了鞏固“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這一布局謀篇的方法,我就精心選擇了文質(zhì)兼美并且在寫作手法上與《蘇州園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晉祠》,讓學生自己設計表格,把握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學生很容易模仿蘇州園林所學的方法進行設計,并總結(jié)寫作手法,進一步把握了說明文的篇章布局和寫作手法。這樣,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充課內(nèi)所學的東西,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鑒賞能力。
一種知識或一種能力只塵封在腦海里是遠遠不夠的,知識的生命在于流動,在于運用,所以,第三步才是最關(guān)鍵的。
第三步:利用作文,使學生對所學方法進行升華運用。
對于學生來說,寫說明文是全新的嘗試?!澳7隆笔亲罴淹緩街?,而課文是摹仿的最佳樣板。讓學生按照已掌握的某種布局謀篇的方法先進行套寫,可以讓說明文的“入門”變得較為容易,雖然開始會有些生搬硬套,甚至顯得僵硬可笑,但是“套”來“套”去,就會由生變熟,就會駕輕就熟,就會生發(fā)出許多創(chuàng)造性來。在指導學生練習寫說明文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摹仿《蘇州園林》和《晉祠》的寫作手法,說明我們學校的特征。我先指導學生回顧了“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的手法,然后指導學生同樣用表格先為自己的作文設計提綱,請一位同學板書自己的提綱,請其余同學品評,然后進行寫作。在批改學生習作的時候,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90%的同學寫作思路非常清晰,“從多角度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運用得非常到位,這對第一次寫說明文的初二學生來說難能可貴。
其實,三個單元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不同的布局謀篇方法,如果能認真領(lǐng)會編者的意圖,并且靈活學習和運用,一定會受益匪淺。例如第二篇課文《中國石拱橋》,是一篇典型的運用“舉例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來布局謀篇的文章。教師可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初步學習這種方法之后,利用自讀課本中的《蘇州園林》鞏固這種寫作手法(鳳章先生所著《蘇州園林》從蘇州100多處園林中舉出清幽古樸的滄浪亭、以假山為勝的獅子林、詩情畫意的拙政園、華麗的留園等四處典型園林為例,來說明蘇州園林“各有個性,各有自己的美”的總特征)。最后,指導學生運用“舉例說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說明當?shù)啬撤N特色事物的特征。
新教材把閱讀和寫作單獨分開,目的是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和發(fā)展化,但不要把課文和作文當作語文的兩條平行線,因為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一方面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決定了讀寫結(jié)合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教學實踐也證明了讀寫結(jié)合的必要性,把兩者割裂開來,猶如把人的耳目鼻舌割裂一樣可笑。葉老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逼鋵崳Z文教材除了有“例子”之功,它本身就是一道文化大餐,是學生精神世界里一抹亮麗的風景,思想新,結(jié)構(gòu)新,設計新,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說明文寫作“描紅”的最佳“字帖”,是作文的最好媒介。
車玲燕,語文教師,現(xiàn)居山東威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