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霞
【摘 要】學習策略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育領域中研究的重點,也已經(jīng)成為培養(yǎng)素質教育人才所必須的手段。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要求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學習策略在教學改革中的合理運用,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會學習的學生。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研究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它有利于中學英語教學理論的完善和學生素質的提高,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突破口。因此,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研究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
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確實與“教法”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是“學法”的影響更為突出,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收獲知識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未來的文盲應該是不會學習的人。也就是說,主體性學習策略是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其不僅能夠不斷的完善中學英語教學理論,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yǎng),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式。
1.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教學
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是可以加以訓練的。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包括培養(yǎng)學生形成他們自己的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由于剛接觸英語學習,在這一初始階段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主體性英語學習策略無疑將會對未來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1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教學途徑。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教學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途徑是引導學生把自己和同學的學習經(jīng)驗總結提煉出來,上升為具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主體性學習策略。有許多學生雖然己經(jīng)進入較高的學習階段,但是仍不清楚自己偏愛何種學習方法。他們長時間地使用某種學習方法,但也許并不是最適合他們的有效學習方法。鑒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經(jīng)驗,個體差異性和情景性都很強,因此在采用該途徑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引導,即輔助、指引他們加工、提煉適合自己的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對此,本文不作過多探討。
另一條途徑是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學習策略的訓練。一般來說是采用“滲透式”策略訓練法,即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有關學習策略方面的知識和技巧而不打亂正常的教學秩序。采用的教學形式也多種多樣,有針對全班同學的集體講授,也有小組討論、個別指導等。有相關實驗證明,“滲透式”策略訓練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教學原則。進行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訓練,要注意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2.1練習性原則。正如英語知識的掌握并不意味著英語技能的獲得一樣,懂得和了解一些英語學習策略并不意味著會實際運用這些策略,并非教給了學生各種英語學習策略,他們就會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使用。學習策略的訓練必須和情景練習結合起來,即在進行策略訓練時必須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去選擇和嘗試剛獲得的學習策略并取得成功的體驗。這些學習策略實際應用的另一個潛在的副產(chǎn)品就是將使學生十分清楚自己偏愛在哪種學習條件下使用哪種學習策略最有利于獲得最好的學習效率,從而形成和發(fā)展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學習策略。
1.2.2指導性原則。進行學習灸略訓練,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霸囌`”固然可能使學生最終獲得適合自己的主體性學習策略,但過程相對漫長,從精力和時間上說都很不經(jīng)濟。若有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適時適當?shù)亟o予個別指導則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漸進性原則。任何學習策略的訓練都不是一繳而就的,能力的形成更非一日之功。特別是對初中學生來說,剛剛接觸到系統(tǒng)的英語學習,不管是英語知識的掌握還是語言技能的獲得都還處在起步階段,更不用說英語學習策略的形成了。所以進行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訓練時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切實幫助學生形成和發(fā)展符合其年齡和學習特點的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
1.2.4過程性原則。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的形成,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學習者自身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同一個學習主體,在初一、初二、初三時的學習狀態(tài)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在同一個學習階段,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下,他可能采用的主體性學習策略也可能有很大差別。因此在進行策略訓練時,不要以僵化的固定的模式進行主體性學習策略培習。
2.運用初中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應注意的問題
對初中學生來說,在綜合運用已獲得的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時,要注意把握以下兩種原則。
2.1差異性原則。學習情景是千變?nèi)f化的,學習主體的情緒狀態(tài)也是發(fā)展變化的,曾經(jīng)有效的學習策略在變化了的情景下可能就不再適用,對別的學習者來說成功體驗過的學習策略可能并不適用于自己。在學習中,我們應該要把握好差異性原則,適時地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學習活動,做到主體性學習策略真正為我所用。
2.2發(fā)展性原則。英語主體性學習策略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系統(tǒng),因此,在運用主體性學習策略解決實際的英語問題時要遵循發(fā)展性原則,要靈活機動地根據(jù)實際情況變通地運用,不能死搬硬套。對于學生來說,隨著學習活動的深入,會不斷遇到一些用己經(jīng)形成的主體性學習策略仍然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樣,“舊策略”與“新問題”就會發(fā)生矛盾。正是在不斷的矛盾解決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學習策略將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逐步向自動化水平靠近,最終達到“無策略”境界。
總之,要想使英語教學低成本、高效益,教師迫切需要吸收先進的教學策略和技巧,積極開展有效學習策略的研究。適應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需要,圍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這條主線,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提高英語教學效益的有效學習策略,力求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在實踐中大膽實踐,在成效上有所顯現(xiàn),把學生由過去的接受型學習轉化為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