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均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認為低年級學生應(yīng)該“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枯燥無味,教師要讓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把識字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潛移默化法、歸類識記法、歌訣謎語識字法、多感官識字法、自主識字法等多種識字方法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關(guān)鍵詞】識字樂趣;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能力
“人生識字聰明始”,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chǔ)。但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而且單純的識字枯燥無味,學生往往缺乏興趣。《語文課程標準》認為低年級學生應(yīng)該“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以下就談?wù)勛约涸谧R字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潛移默化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他們不僅特別愛聽故事、還愛講故事,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學習掌握一些詞語,在講故事時練習使用把識字教學寓于有意無意之中,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我每次語文課前三分鐘就2、3名學生誦讀、講故事等。喜歡讀故事是學生的天性,由于這樣的做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都很樂意做。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老師常常隨手把一些學生比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復雜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對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還適時適度地作一些比較。在學生看書的時候,老師不忘提醒學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沒有剛學過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組成了什么新詞,看到后把它告訴同學或老師。
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學生在無意中復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會使用這些生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取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歸類識記法
從漢字的構(gòu)字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采用歸類識字法,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jié)構(gòu),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如,教學西師版一年級下冊《莊稼小衛(wèi)兵》時,課文中出現(xiàn)了“請、清、晴、睛、情”這幾個字,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的學生說:“這些字都帶有‘青?!庇械膶W生說:“這些字的偏旁不同,意思就不同?!蔽蚁鄼C請學生讀出順口溜:“有水河水清,有日天氣晴,有目大眼睛,有言說聲請,有心好交情。”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青”字,然后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
三、歌訣、謎語識字法
兒歌瑯瑯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如教學“法、丟”時,我先復習“去”字,再以舊字帶新字,編成一句兒歌:“去”字頭上戴斜帽,丟、丟、丟;“去”字旁邊冒水泡,法、法、法。如教學“鏡”字時,編成兒歌:鏡鏡鏡,形聲字,金字旁是形旁,表示和金屬有關(guān),竟然的竟,是聲旁,表示讀音。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另外,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如教學“春”字,可編謎語:三人同日去踏青;如教學“樹”字,可編謎語:村里來個又。
隨著知識的積累,學生逐漸掌握了一些編歌訣,編謎語的方法,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還能夠自己編歌訣編謎語,這不正是能力的提高嗎?
四、多感官識字法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教學西師版教材一年級上冊《形象的漢字》時,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漢字簡化字。我巧妙運用多媒體將漢字的逐漸演變,用動畫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使學生產(chǎn)生神秘感,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學生們感知了漢字形體美的同時,對祖國文字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
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五、自主識字法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把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廣告招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這些都可以成為兒童識字的最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然后全班同學展示交流,讓孩子們在童趣中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識字能力自然得到了培養(yǎng)。
總之,教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和創(chuàng)造帶來的樂趣,使學生積極參與識字。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功欲,在他們不斷的“新發(fā)現(xiàn)”中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