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圓:在教科研之途收獲一路風景
一是享受學習的充實。記得第一次參加工作室活動,地點就在這個會場,活動還沒開始,就拿到了厚厚的一摞子書。接下來的每一次活動,導師贈書幾乎成了保留節(jié)目。如《我的教育詩——劉友開教育教學研究詩集》等一本本書,涉及語文教學研究的各個方面,教材解讀、教學設計、課堂觀察……就這樣一步一步走來,自己的語文學科知識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豐厚、扎實,心里也在日益充盈。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擁有豐厚的語文學科知識,讓這些知識來支撐自己的教學,讓自己的教學更具語文味兒,工作室的學習給了我許多、許多。
二是感受規(guī)范的樂趣。在導師劉友開先生的引領和嚴格要求下,課題研究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教學中的一項常規(guī)教研活動。他要求各子課題每周進行學習培訓,定期召開由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的階段性工作會議。每兩個月,他都會進行課題研究過程的檢查,通過對課題研究過程性活動的記錄檢查,及時掌握各子課題研究的進展,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幫助我們予以解決。每一學期結束,導師都會對照課題研究計劃和目標,及時調整下一階段的研究進程。對完成得好的子課題,他會組織各子課題組前往學習觀摩,相互借鑒。就是在這樣的督促與指導之下,我?guī)ьI著我的團隊——口語交際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式的研究的子課題組,跟隨名師工作室的腳步,逐步走上了課題研究之路。
三是享受成長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來?!边M行了課題研究之后,我開始讀懂了這句話。我?guī)е环N探究的的心和學生一起上課,學生給我的課堂教學結構提意見。真實的交流情境中,我們享受著心靈的交流與碰撞帶來的幸福,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一起享受課堂,其樂無窮。我的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閃爍著個人創(chuàng)造的光芒,同時,它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和學校的團隊老師,一起學習、思考、探索、交流、研討,自己提高了,形成了口語交際有效教學基本結構模式和多個精品課例。課題研究,給自己帶來了收獲,給別人帶來了動力,這真是一種幸福。
四是收獲濃濃的感動。三年的語文名師工作室學習,使我端正了嚴謹踏實的研究態(tài)度,學到了諸多的專業(yè)知識,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從剛進入工作室的第一次發(fā)言,到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無私交流,到開展子課題匯報前的悉心指點,到結題時導師一次又一次精心修改指導……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置身于濃濃的語文情懷之中。這里沒有猜忌、沒有詆毀、沒有嫉妒,有的是關心,是幫助,是彼此的激勵,讓我的心總是洋溢著滿滿的感動與幸福,愿意為之努力、為之付出更多更多。
(朱圓,鎮(zhèn)江實驗學校教務處副主任)
趙婕妤:且行且思,智慧共生
我們子課題《古詩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研究》,起步時,滿是困惑,一片迷茫。是劉友開導師的悉心指導,親自授課,帶著他的《讀寫并重地營造“老古詩”教學新的生長點:學寫“新古詩”》的研究成果來到了我們中間,使我們眼前一亮。他不僅給學生一次詩歌的滋養(yǎng),也是帶給我們子課題團隊一次詩歌的大餐。三年間,我們不斷改革“古詩”傳統(tǒng)教法,走上“新古詩”既教讀又教寫的教學之路,借以培植母語華文國粹——“老古詩”“后繼有人”的新苗。我們子課題團隊通過學習研究、課例討論,學生創(chuàng)作指導等,努力地前行著。通過研究,團隊教師發(fā)展了,教師的說課稿有四篇刊登在《名師說課》上,課題組成員每年都有論文在雜志上發(fā)表,在評比中獲獎。學生創(chuàng)作的詩歌,學校編輯了《爬山虎,我的夢》詩刊,在市詩刊評比中獲特等獎。成員湯平老師也致力于唐詩宋詞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已創(chuàng)作古詩詞有一百余首,活躍在0511論壇,以詩會友。
我們子課題組,對“新古詩”課堂不同類型課文的有效教學基本式及其精品課例的探索、研發(fā),為目前古詩課文的有效教學注入一股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走出一條“讀寫結合并重”之路。
入室有所獲,出室有所為。期盼在未來的日子里,工作室全體成員更加豪情滿懷,將“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同類型課文教學基本式的研究”成果作進一步推廣應用,與廣大一線教師在教育的大道上一路前行、一路鏗鏘!
(趙婕妤,鎮(zhèn)江市孔家巷小學支部書記)
張偉:我在劉友開語文名師工作室中茁壯成長
還記得,第一次作為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觀摩了名師工作室《小學科普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式的研究》的子課題研討活動,從研究課到研究匯報,那份工作室特有的教學研究嚴謹、扎實和高效的風格深深感染了我。在名師工作室熱烈的研討中,我聆聽了劉友開老師和各位成員的精彩點評,激動之余也鼓足勇氣參與了評點,耳聽口述,真是受益匪淺,更讓我欣喜的是,我的發(fā)言還得到了劉老師的肯定和褒獎,倍受鼓舞之中也讓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什么是真研究”!
還記得,第一次作為名師工作室研課的主備人和執(zhí)教者,得到了劉友開老師及名師工作室諸多老師的悉心指導,現(xiàn)場研磨,尤其是劉老師對設計的精雕細琢、嚴謹,更讓我感激之至。無論是教學的思想、態(tài)度、實踐,對我的幫助都是巨大的,使我終以較為成熟的《少年王勃》一課呈現(xiàn)給大家,為課題建模提供了參考,也贏得了名師工作室各位核心成員老師的“拍案叫絕”。這其中的鍛煉和個人成長是前所未有的,似乎也猶如“少年王勃”初露鋒芒時那樣的快感。
還記得,第一次承擔了總課題中子課題的研究,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獨立領銜研究的名師工作室麾下的子課題。機會和壓力同時而來,時間雖短,但緊張而又充實。“不用揚鞭自奮蹄”。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馬不停蹄的研讀教材,學習理論,研課磨課,快節(jié)奏、高效率地構建起了《小學說理類課文有效教學的基本結構模式》和典型課例。這對我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因為我有了自己的研究團隊,有了共同思考和實踐的載體,有了研究和實踐的過程經歷,也就有了自我發(fā)展的收獲和成果。這都得益于劉老師的引領和子課題組成員的努力。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所負責的子課題得以順利實施,并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果。課題研究極大地提升了我的教學研究水平。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好運也會接踵而來。我再次被劉老師提點,參加了與上海楊獻榮名師工作室的同課異構活動??梢哉f,那一段磨課歷程是刻骨銘心的。因為它飽含了劉老師的良苦用心,凝聚了工作室老師的集體智慧。從金山實驗學校到南徐小學再到鎮(zhèn)江實驗學校,一次一次磨課,工作室老師放下繁忙的工作,如兄弟姐妹般無私的幫助,給了我信心和力量。每一次,劉老師也都親自主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重建。他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他的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識著實讓我折服,那份勤奮和刻苦也深深感染著我和工作室的同仁們。
(張偉,鎮(zhèn)江市金山實驗學校副校長)
陸其勇:名師工作室助推我成長為特級教師
我是潤州區(qū)語文名師工作室——“劉友開工作室”中的一員。三年多來,我在劉友開導師的引領和幫助下,實現(xiàn)了職業(yè)生涯的一次飛躍——被評為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我做教師的時間已經算是很長了,二十二年;我做特級教師還很短,才一年。我感覺自身的成長往往源于長時間的積累、歷練和思考。一如釀酒,越陳越香。總是在不斷地選料、揉搓、濾汁、靜置、發(fā)酵、陳貯反復醞釀方成上品。我還有很長路要走。我希望得到劉友開導師和工作室同行老師們一如既往的關愛,我也將竭盡全力的能夠為大家服務,做好大家的牛馬,共同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就一個有長遠規(guī)劃的,做成大事的集體——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語文名師工作室!
(陸其勇,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鎮(zhèn)江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副校長)
史慧萍:三年磨一模式劍,推廣應用再給力
同心協(xié)力向前跑。三年里,我們在劉友開老師的帶領下,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提煉。我還記得在金山小學進行開題論證,我擬定了開題報告;還記得在孔家巷小學進行《古詩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式的研究》研討會,課堂上學生仿寫的“新古詩”得到陣陣掌聲;還記得在寶塔路小學進行《寫人記事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式的研究》研討活動;還記得在韋崗小學進行《歷史故事類課文有效教學基本式的研究》研討,在我執(zhí)教《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的課堂上,沒料到韋崗的孩子入情入境,劉歡的《從頭再來》讓他們淚眼模糊;還記得兩次帶隊參加現(xiàn)代與經典的學習,雖然聽得腰酸背疼,但仍舊津津有味;還有許多的“我還記得”……
專家評點堪自豪。三年后的今天,我們構建了18個不同類型課文有效教學的基本結構模式,我們中許多人在上研討課、學習交流中又成長了!我們的研究成果出書了!國家督學,原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成尚榮先生這樣評價我們的研究:“實踐化的理論,理論化的實踐”。他還說:“在教學現(xiàn)場建構,在教學現(xiàn)場踐行,培育了一種研究的品質和精神,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這是一種研究的方向,完善了一種研究的路徑,這比著作本身的意義更大,也更重要?!睂<覚嗤缘目偨Y、評點和提煉,讓我和我們研究團隊充滿自豪感和幸福感。
推廣成果重擔挑。如何推廣課題研究成果呢?現(xiàn)場推廣、網絡推廣、刊物推廣這三種形式,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作用。推廣我們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效益,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今后,我將和各位課題組成員一起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飽含我們團隊集體心血和智慧的豐碩成果進行大力推廣應用,并加以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
“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大家一起走?!弊屛覀償y起手來,共創(chuàng)教科研工作的美好未來。
(史慧萍,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教育局教科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