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關注學生學習認知心理,突出情景化引導和互動化交流,能在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過程中,幫助他們主動增強認知體驗,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圍繞快樂學習,鼓勵主動表達,突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一方面,能使得學生從認知體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學習問題,便于他們更好探究交流;另一方面,能利于學生在主動表述的過程中,形成敏銳的英語表達信息意識和語言感知,提高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水平。
1. 讓學生從導學案中找到學習趣味點,自覺接受
英語課程教學強調先學后教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學習思維方法的有效途徑,利于學生從自我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更好豐富認知感悟。設計一定的導學案例,指導學生從相關提示預習中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更利于吸引他們學習注意力,更貼近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發(fā)展需要。
在導學案制定過程中,應在把握課程教學內容知識結構體系和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多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要,多給他們適當?shù)谋尘拔幕笇?,幫助他們在自我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習的奧妙和興趣點。在設計過程中,一方面,突出課程內容的文化背景,引導學生從相關的提示中挖掘具有鮮活的文化背景素材,幫助他們開闊認知視野;另一方面,多給他們提供富有吸引力的預習思考題目,讓他們在跳起來摘果子的過程中能更好激活自身的認知感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額創(chuàng)造力。導學案的運用能能使得課程內容變得富有層次感和新鮮度,便于學生主動接受。
在導學案指導過程中,圍繞學生的整體認知發(fā)展需要多突出自我預習,讓學生在主動學習感知的過程中更好豐富認知情感,利于他們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2. 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深化感知點,主動表述
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能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和積極表達。通過互動交流的形式來深化感知,更利于學生從中形成新的學習印象。
互動交流過程,不僅能使得學生將學習知識主動轉化為實踐表達運用,還能夠使得他們在相互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增強學習的自覺主動性。作為教師,則應為他們提供互動交流的場所和載體,多給他們掌聲和喝彩,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動力。在指導過程中,一方面,關注學困生、性格內向等特殊群體,幫助他們找出學習的要點,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另一方面,多支持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主動交流,引導他們在自我主動實踐體驗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互動交流能使得學生由被動表達轉化為自覺主動運用,強化認知體驗。學生在互動交流的感受定會更加深刻和豐富。例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在圍繞“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運用同桌交流的形式進行探討,幫助深化整體理解。同時,可建議學生圍繞“How do you think of the old blind man?”進行小組表達交流,幫助他們打開想象思維,主動表達。
3. 讓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總結反思,強化交際
利用課外實踐活動補充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利于他們在主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更多學習問題。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自由查漏補缺,能給他們提供更富有情景趣味的學習方式。
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jù)課程學習內容,設計相應的形式,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的學習精彩。在運用中,一方面,支持學生主動融入實踐活動,讓他們在相互表達交流中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拓寬想象思維,針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嘗試運用人物對話、情景劇表演等方式來延伸課堂學習過程,讓他們在相互表達交際的過程中形成學習的思維方法。
綜上所言,關注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優(yōu)化教學過程,能在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和興趣的前提下,便于學生從中主動認知和探究,幫助他們在實踐交流的過程中提升英語表達的靈活性和地道性,在互動交際中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滿足全面學習發(fā)展需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