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聰
我自2009年接觸經(jīng)典文化以來,每天堅持誦讀《德道經(jīng)》《大學》等,便對古圣先賢的智慧逐漸有所理解和消化,也逐步喜歡和使用起他們來。
老子說“為學者日益”。
六年誦讀首先受益的是:大聲朗讀代替了只捧書閱讀的習慣,不再死記硬背,感覺到誦讀的快樂。幾年的實踐使我認識到:只要每日定時誦讀,必將“功到自然成”——該記的記下了;不懂的,也漸漸地一知半解地消化了。
其次,隨著不斷學習,我對“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有了好多新的體驗和認知。熊春錦先生曾說:“任何一個修學者,只有堅守‘為學者日益,才能指導好‘聞道日損不迷不惑?。”
嘗試去“聞道者日損”。
減少抱怨,學會反思。
在學習經(jīng)典之前,我遇到事情,根本不懂“圣人畏因,常人畏果”,雖然明白一點凡事總有原因的簡單道理,但很少深入挖掘。一有不順心的事,不是抱怨國家、領導、身邊之人,就是認命順從,根本不會遵從圣人的智慧——“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也就是凡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尤其在本因內(nèi)因上挖掘,而不在外因上抱怨。因為那樣非但對事情無補,反而會導致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huán)。
“理通法隨”,理上明了,反思的方法相應地有了,那所遇之事就順利解決了嗎?世上之事,常常知易行難,考驗我的事并不少。
收手機的尷尬
我是高中老師,已有27年的教齡,按說也積累了不少教育經(jīng)驗,課堂上遭遇尷尬的局面應該很少有了,可我近日就遇到了。
那天照例在普班上課,眼看就要下課了。我還正在為今天孩子們的進步竊喜時,每日躁動、基本不聽課的曹某終于又開始行動了。手伸向了桌內(nèi),取出了手機,我邊講課邊慢慢地往他身邊移動。他發(fā)覺后將它塞回了原位。我也若無其事地繼續(xù)進行教學,很快也就下課了。為了警示大家,下課后我準備沒收他的手機。但他極不禮貌地也用手握住了他的手機,辯解說:“我沒有玩手機,你為什么收我的手機?”聽到這話,齊刷刷的眼光全部聚集到了我倆身上。
“別抵賴,我看得清清楚楚?!蔽已劬Χ⒅?,一點也沒松手地回敬他。
“我沒玩?!彼€是很堅決地抵賴,并且立即露出一種恨透人的眼光來。隨著這一眼光的出現(xiàn),他立即采取了一種我事先絕沒想到的行動:用力從我手里奪手機。
他個子比我高,力氣比我大,是體育生。
我心里已經(jīng)感覺到僵持下去會奪不過他,而且這時候其實根本就不宜再僵持。老師的尊嚴在他面前已經(jīng)沒有了,難道還要和他比力氣嗎?
于是我松手了。
我很失敗地丟下一句“你下次玩手機我一定將你趕出課堂”,便狼狽地出了教室,接著去上下一個班的課。
我遭遇了教學27年來的第一次大尷尬。
我怎樣處理這一事件?
我怎樣挽回這次預想不到事件的不良影響?尤其是我怎樣對待這個學生?
是找班主任配合管理嗎?
不。
是叫他來辦公室教訓?
……
我開始反思……
反思后的意外收獲
我反思:同學們平時對我很尊敬,為什么今天竟沒一人當時出來制止他的行為?回想當時很多同學的表情,對他很不滿。是他太蠻,同學們怕他,誰也沒敢出聲?班上玩手機得多,是邪氣占了上風,大家習慣了?我錯在哪?
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定有我的原因,是之前對他們要求不嚴,有玩手機的只是制止一下,很少沒收,讓他們形成了玩手機老師也不怎么管的認識。所以先是我錯了,不嚴厲處罰,實質上縱容了他們。學生肯定對我的管理不滿,才會出現(xiàn)觀望的表現(xiàn)。我必須在這一點上改變,給他們堅決收手機的表示,這樣做,才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
再次,我對曹同學關愛不夠。這個班幾位同學經(jīng)常逃課,班主任拿他們沒辦法,便睜只眼閉只眼。我也責任心不夠,認為我不是班主任,不該管得比他多,又帶三個班,管不過來?,也便隨他們便了。久而久之,同學們的紀律自然松懈了。我沒有盡到老師的責任,還哪里談得上從內(nèi)心層次關愛這些更需要幫助的問題生呢??他們?nèi)狈W習的興趣,上課很無聊,不玩手機能干什么?我關注他們有多少?
我想下午叫他來辦公室,詳細了解情況,做些心理疏導工作。但那天恰好高一級學生接力賽,這樣當天就這樣過去了,難題還照樣擺在我面前。
怎么辦?
第二天課前,我準備先跟他談談,看態(tài)度咋樣。剛好他沒逃課,在教室外。我問他昨天犯了哪些錯,他態(tài)度很好,一一地承認了錯誤,可已經(jīng)上課了。于是一如既往地起立、拱手禮、調(diào)整坐姿、形體歸正、調(diào)整呼吸和心情,誦讀《德道經(jīng)》,之后身心放松。這些做完后,我徑直走到了曹同學身邊,恭恭敬敬地給他敬了個拱手禮向他致歉,表達我以前管理不嚴、關愛不夠的錯誤。他也反應很快,立即起來給我還了禮。然后我讓他到講臺前,問:“昨天犯了什么錯?”他說:“跟老師手里奪手機不對?!?/p>
“有什么不對?”
“不尊重老師?!?/p>
“對學生們尊重嗎?”
“不尊重?!?/p>
“知道你昨天的行為對大家有傷害嗎?”
“有?!?/p>
“那就給大家行拱手禮致歉。”他恭恭敬敬地給大家行了禮。
行完禮,我又問:“你想一下,您今天的道歉能挽回對大家的所有不良影響嗎?”
“不能?!?/p>
那再行一次禮求得大家對你的原諒。他又認真地做了拱手禮。
“那手機怎么辦?”
“我放回家里?!?/p>
“能做到嗎?”
“能?!?/p>
“好,那大家?guī)臀冶O(jiān)督他,好嗎?”
“好?!?/p>
“那再感謝一下大家對你的幫助好嗎?”
他又恭敬地行了禮。
我對大家昨天沒有一位同學站出來主持正義的表現(xiàn)做了簡單分析:這件事顯示了咱班是邪氣壓住了正氣。從今天起,大家一定要樹立正氣,我們一起對班級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堅決杜絕和治理,扭轉不良風氣。
這樣,困擾我兩天的事件就這樣簡簡單單地結束了。
回想這次“手機事件”,如果不是我及時反思,先道歉,估計不會像這樣順利解決。從這樣的實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損益法”對提升自我修養(yǎng)、解決教學難題的極大作用,之后便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始終不移地堅持實施了。
老子圣人之治方法論——“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教我智慧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題,輕松擺脫了我多年來所遇到的教學尷尬,給我?guī)砹嗽S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經(jīng)典學習,樂在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