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春
【摘要】水利工程在國家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有重要地位,隨著施工技術的更新與進步,水利工程建設逐漸走向高水平。目前水利工程建設中大量采用混凝土施工技術,該技術具有相應的施工規(guī)范,筆者對選料、配制及施工各個過程的注意事項進行說明,并針對混凝土技術的具體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
混凝土施工技術運用于水利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眾多施工單位紛紛采用混凝土施工技術?;炷潦┕ぞ哂忻軐嵭詮?、承重能力強、抗低溫能力強等特點,價格也十分經濟,但是質量控制一直以來是許多施工單位普遍面臨的問題,筆者將根據(jù)自身工作經驗及相應知識理論,給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及具體應用,對水利工程施工有借鑒意義。
1 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混凝土技術擁有許多優(yōu)點,因此得到眾多施工單位的青睞。但是由于不少施工隊伍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理解不足,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量問題。
1.1 露筋現(xiàn)象
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由于缺少振搗工序或振搗不均,使得混凝土內部存在空洞現(xiàn)象,最終施工完成后,出現(xiàn)主筋或者副筋暴露在表面的情況,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筋沒有被混凝土包裹。
1.2 出現(xiàn)縫隙
由于混凝土施工操作不當,特別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會使得混凝土變形,當混凝土硬化之后,就會在表面出現(xiàn)大量的縫隙,對工程質量有很大影響。
1.3 滲漏問題
在水利工程施工時,由于環(huán)境原因,混凝土容易受凍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滲漏水量很大,嚴重時導致水利工程的建設徹底倒塌。
2 混凝土的配合與材料的選取
2.1 材料的配制與選取
為了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必須首先控制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的配比是否科學,將直接影響混凝土施工,從而決定水利工程的優(yōu)劣。
為了使溫差降至最低,就應當盡量降低水化熱。通常在水泥的選取時,應當盡量選早期水化熱低的。一般而言影響水泥水化熱的最主要的因素使其中的礦物組成,為了提高工程質量,應當多采用低熱硅酸鹽水泥,可以有效控制溫差。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也能提高混凝土質量,因為粉煤灰將代替部分水泥的功用,而且可以充分潤滑水泥,加強攪拌過程的效率,使得流動性和保水性大大提升。在選取粉煤灰時也應當選取質量較好的,因為優(yōu)質的粉煤灰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質量,而且可以吸收混凝土制作過程中產生的水化熱,有利于控制溫度驟升的情況,使混凝土在絕熱情況下不受破壞。
骨料也是決定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一般骨料可以分為粗骨料和細骨料兩大類,其中前者定義為粒徑大于4.75mm的,大多由卵石和碎石構成。粗骨料的特點是孔隙率與表面積小,這樣在同樣的水化熱的情況下,單位體積水泥砂漿用量更小,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裂縫的產生,因此增加骨料粒徑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將粒徑 小于4.75mm的骨料稱為細骨料,細骨料一般指的是砂,工程上采用的砂分為人工砂和天然砂。前者相比后者有精加工過程,后者則完全有自然界打磨,質量相對難以控制。由于砂中含泥量大,所以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幾率增加,隨著含泥量的增加,裂縫現(xiàn)象變得更加明顯,所以中粗砂是優(yōu)質的骨料。
2.2 混凝土的輸運
決定混凝土運輸?shù)闹匾蛩厥菙嚢枵镜哪芰Γ鶕?jù)攪拌站單位時間混凝土輸出量的大小以及運輸車輛保有量的不同,決定混凝土輸送量,這在和攪拌站簽訂協(xié)議的時候就應當調查清楚,確?;炷恋墓c需求相匹配。為了提高施工效率,通常同時采用若干個攪拌站的不同混凝土,使混凝土能夠達到連續(xù)澆筑的目的。混凝土泵送機械根據(jù)工程量決定。
3 混凝土的澆筑技術
3.1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需要控制的最重要的條件是溫度,出機溫度是否合理是拌制混凝土的關鍵。為了降低出機溫度,可以從原材料以及攪拌溫度兩方面進行控制,降低原材料溫度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原材料放在通風良好、溫度較低的位置,在自然條件下降溫即可,通常在遮陽棚下放置。攪拌溫度也比較容易控制,只需要在攪拌的過程中不斷為設備輸送冷空氣,在水中加入適量冰塊也可以得到預期效果,通過上述方法可以使出機溫度大幅下降。
3.2 混凝土的澆筑與振搗
在水利工程施工時,采用的混凝土澆筑技術主要分成泵輸送和人工澆筑兩種方案,前者運用更為廣泛?;炷翝仓r的工藝與溫度控制是這個環(huán)節(jié)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澆筑工藝包括澆筑、振搗與泌水浮漿。澆筑之前必須將模板中的雜物清理干凈,并對預埋件做適當潤滑工作。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澆筑一般選用分層澆筑方法,并有整體、分段兩種基本形式,施工時也常用斜面分層的方式,一般而言,上層混凝土的澆筑必須在下層凝結之前結束,以防出現(xiàn)冷縫現(xiàn)象。在進行底板混凝土澆筑過程時,應當嚴格根據(jù)澆筑順序進行澆筑,外墻的吊模部分要比底板面高出200-300毫米,作為水平縫,底板梁吊模則應高出底板面500毫米左右,該過程應當在底板澆筑振搗完成之后2-3小時后進行澆筑。為了加強混凝土振搗密實性,分段澆筑時要確保連續(xù)澆筑的原則,振搗棒有效長度的選取應當以不出現(xiàn)施工冷縫為依據(jù)。在對膨脹加強帶進行澆筑時,使用密目鋼絲網(wǎng)進行隔離。
振搗工藝以是否冒氣泡為評價準則。機械振搗是施工中常用的技術手段,采用斜面分層施工法可以有效實現(xiàn)同一個坡度的分層澆筑,良好的循序漸進效果,有效控制冷縫的產生。振搗時間以表面沒有氣泡產生、有浮漿生成作為依據(jù)。振搗棒的布置要遵循對稱原則,通常在四周分別布置振搗棒。當澆筑至上表面之后,用木杠找平,實現(xiàn)混凝土施工的平整度要求。找平工作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人工找平,可以基本滿足平整度的要求,第二步在初凝與終凝之間進行,可以有效消除表面產生的收縮縫。
4 其他技術注意事項
4.1 泌水處理
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最常見的就是泌水現(xiàn)象,現(xiàn)象嚴重時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為了排除泌水,大范圍時可以將水排到集水井中,然后用泵將其排出,小范圍的泌水則可以使用海綿將其吸出。
4.2 防裂措施
當工程量較大時,混凝土振搗過程會產生較多裂縫,為了消除裂縫應當對振搗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也是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重要原因,氣溫驟變使得混凝土外表面相對其內部有較大溫差。為解決該問題要對混凝土表面的凹進部位進行填平工作,在混凝土收漿快要初凝的時候,進行二次抹光。
4.3 露筋現(xiàn)象的預防
出現(xiàn)露筋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安裝過程發(fā)生了偏移,振搗出現(xiàn)漏振等引起。鋼筋安裝必須進行精確的定位,確保鋼筋能夠焊接牢固,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鋼筋不能隨意移動。把鋼筋搗進混凝土中后,要預留混凝土保護層,并將暴露在外部的鋼筋清洗干凈,確保表面沒有銹斑,完成清洗工作之后再次填補砂漿。
5 小結
水利工程是一項工程量巨大的工程,采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進行,否則會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可修復的影響。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充分考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點與環(huán)境因素,施工過程中考慮各種注意事項,努力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從而確保水利工程質量。先進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水利工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也是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周浩,呂俊.淺談水利工程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7):169-170.
[2] 劉佳云.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4):126-127.
[3] 蔣水利.水利工程建設中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10(9):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