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盈
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是指以課堂教學視頻為主要教學內容,同時還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等輔助教學資源,為教學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啟發(fā)學生打開地理思維,用豐富的想象力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一、高中地理微課教學促使學生思維活躍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視頻提出地理知識的重點、要點,引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準備,進一步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探索。例如,在學習“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前,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將“微課”視頻發(fā)給每一個學生,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請求教師的幫助,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在授課時,應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并將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類,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難點,解決地理問題。不過,在教學完成時,教師應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查漏補缺,不斷地完善教學,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同時,學生應認真回憶整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深化記憶。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提前預習地理知識,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加上教師給學生準備的“微課”視頻,學生愿意主動觀看,使學生的高中地理學習有計劃、有目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性,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挫敗感。這樣一來,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化為學習的主人,主動發(fā)現(xiàn)知識,有效地帶動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的大腦迅速“運轉”起來,提高了學生大腦思維的活躍度,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地理學習中有興趣、有效率地學習。
二、高中地理微課教學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
高中地理的學習不單單局限于教材內容,有許多的知識是教師與教材內容無法傳達的,需要學生自己去感悟、去意會,也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例如,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等,善于想象、樂于想象的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夠游刃有余,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地理科學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促使學生成為一名地理研究人才。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時,教師單純地給學生講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特點,還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和變化以及五帶的劃分等地理教材內容,學生也不會完全理解這一部分內容,產生一定的困惑。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之前預習時所看的“微課”視頻中地球轉動的圖像去想象、去理解。這樣,教師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學生便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不斷拓展,不斷認識神奇的地理現(xiàn)象,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高中地理微課教學的實施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自主的分配時間和空間,自覺地觀看“微課”視頻,自主探究教學疑問,獨立思考,從而解答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愿意去思考、去想象,大大提高了思維的發(fā)散性,使學生在自己的學習空間中自由飛翔。只有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自然而然打開,才能讓學生在思考中、在想象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夠讓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想象,從而有個性、有靈性地學習地理知識。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微課教學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新發(fā)展,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的要求,使學生自覺地觀看“微課”視頻,圍繞地理教學的知識點、難點展開精彩的地理教學。總之,微課教學可以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大腦思維活躍,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宗軍.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
[2]陳艷霞.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0(1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