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p>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痹谡Z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和訓練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學生的成長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結合自己教學經驗,就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教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
一、興趣入境,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輕松快樂學習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機,是學習的催化劑孩子們還處于天真無暇,活潑好玩的階段,如果孩子對某一科或某一位老師有興趣,那這門功課或這位老師所教的課都比較好。因此,在教學中孩子要有樂學,善學的興趣和態(tài)度??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例外,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至關重要,在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應創(chuàng)設多種吸引孩子眼球興趣的情境,使孩子對授課的材料感興趣。激起孩子們參與的欲望,自然而然孩子們就會有話可說,有言可敘。。
1.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讓學生參與到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學習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喚起學生們求知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學生學習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者變?yōu)橐粋€主動者,把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出來,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教學與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動的特點。如果我們能舉辦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如:演講,辯論,猜謎等。
3.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尋找契機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如《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為了讓學生理解小動物為什么能在雪地里畫畫?他們是怎么畫畫的?——這些在我們看來不成“問題”的“問題”,對于缺乏相關生活經驗的小朋友來說,卻是需要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為何”一類的問題。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我用簡筆畫分別畫出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腳印,再畫上竹葉、梅花、楓葉和月牙圖案,請學生觀察,了解腳印與圖案的相似之處,連線理解為什么稱小動物們?yōu)樾‘嫾?,最終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筆畫一畫。而且我還特地做了動物頭飾,請小朋友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歡快地在雪地里跑來跑去的場景。此時,不僅是孩子,連老師也真想和他們盡情地玩耍。這樣的創(chuàng)設情境不正再現了我們課文的內容嗎?而且它更富有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如臨其境,觀察思維、想象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利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因此口語交際的訓練不能脫離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應在各環(huán)節(jié)中,相互滲透,相機進行。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一句話到幾句話,再到一段話,循序漸進地練說。應當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1.預習自說。閱讀總建立在學生對課文預習的基礎上,而預習情況反饋,提供了交流學習空間,拓展新知??勺寣W生自說預習中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疑難,使教學更加有的放矢。
2.朗讀仿說。教師要重視朗讀,閱讀課就是教師指導下的讀書課。訓練任何一種語言能力都離不開讀,特別是“對話”可讓學生自選角色朗讀,讀中感悟真情。通過模仿表演,反復訓練,自然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討論互說。教師可利用合作、探討或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做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質疑、問難,討論爭辯,互相交流,暢所欲言,創(chuàng)造樂說、會說、能說的氛圍。匯報時,不要平均要求,積極鼓勵學生貴在參與,盡其所能,逐步提高。
4.總結評說。閱讀教學對問題探究,課文朗讀,習題訓練等都要指導小結評議。讓學生在分析、梳理、歸納的思維訓練中培養(yǎng)表達的具體性、嚴密性,提高表達水平,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大膽、盡情地傾吐內心的感受,實現同學間的信息溝通與啟迪
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边@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三、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表達意愿和認知規(guī)律,多賞識學生
我們在對低年級學生的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尊重低年級學生的表達意愿和認知規(guī)律,因為低年級學生在年齡、心理、認知等方面都處在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階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苛求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達到完美狀態(tài)。
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fā)言,筆者都給與肯定、表揚或獎勵,即使說得不好的,筆者也不訓斥,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你說得真棒!”你的聲音真響亮!”“你說得生動極了!”“你能用這個詞真不簡單!”“你能一下說這么多,真厲害!”這些話都是我上課常掛在在嘴邊的,小五星,大紅花,卡通圖片等小禮物更是我常獎給學生的,學生們聽到表揚,看到獎勵,十分高興,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都十分喜歡口語交際課,對于學生說得特別好的,我會請他到臺前說給同學聽,并向大家介紹經驗等等,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
總之,由于低年級學生初練口語,往往語無倫次,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同時也欠缺良好的交際態(tài)度和聽說習慣。教師要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找準時機,著力引導,把口語交際基本技巧融入饒有興趣的口語交際活動中;設置比較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發(fā)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若發(fā)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肯定,重視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fā)其表達的欲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其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想說敢說的心理素質和語言的適應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為今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