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英
摘 要: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一向重視朗讀,并流傳下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許多有關朗讀的佳話和古訓。朗讀,是一門用心來揣摩、用情來表達的聲情并茂的藝術,是欣賞詞句的藝術,是調(diào)動情感的藝術,是撥動心弦的藝術。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nèi)杂斜匾罅訌娬Z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只有用好朗讀這顆棋子,語文教學這盤棋才能真正走活。
關鍵詞:氣氛;詞句;方法;做筆記;范讀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強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通過大量實踐證明,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沉淀,提高讀書的能力。平時課堂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回答的現(xiàn)象。造成詞匯、說話、朗讀等能力得不到提高。怎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結合實際教學談一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營造閱讀氛圍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營造溫馨的閱讀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我把教室布置的充滿書香味,并從圖書室借一些注音版讀物建立圖書角,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師生一同自由的閱讀書本,交流自己閱讀收獲。引導學生走進書籍,會閱讀思考,領略讀書的樂趣。
二、加強詞句訓練
讀語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fā)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訓練:①把學和用結合起來,在教學中一些常用的詞語,(如:十分、非常等詞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說話和作文中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如:一邊……一邊……,有的……有的……等)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②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要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我們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里?重點引導學生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語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
三、采用多種朗讀方法閱讀
對于低段的孩子,他們天真、活波、好動,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最多能維持八九分鐘,怎樣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呢?我認為學生興趣很重要,小孩子對某件事情充滿了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很集中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訓練孩子的朗讀時為了抓住孩子的眼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提高學生效率,我采用多種方法來讓孩子朗讀課文,如男女比賽朗讀、分小組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想象朗讀等,一篇課文不要一直用齊讀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閱讀疲勞。我就以自己一次課例來談一談吧!一年級下冊課文《棉花姑娘》這節(jié)課時,因為教授內(nèi)容很多,時間比較緊迫,所以為了抓緊時間,維護課堂秩序,我就忽略了一些朗讀方面的訓練,整節(jié)課大都采用齊讀的方法,一帶而過,由于下午加上朗讀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連我都想睡覺,提不起精神,更何況小孩子。這樣的課堂有學習效果嗎?當然沒有,經(jīng)過課后的反思,我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中采用多種的朗讀方法,會使課堂上激情四溢,一個比一個朗讀的好,不僅沒打亂課堂秩序,內(nèi)容教授準時完成,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讀中思考,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
(1)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會讀到寫得精彩的文章,段落詞句。對于這些部分,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愛好,指導學生做摘抄或畫圖畫、或向別人介紹自己所讀的書。
(2)我會定期將學生的閱讀積累本在班上、年級上展示。評出閱讀積累做得好的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與積累相結合,閱讀要動筆墨的良好習慣。
(3)每一次學生習作都要求學生用規(guī)定的符號畫出自己習作中用上的課外閱讀積累的好詞佳句,并進行評比獎勵,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積累的興趣,形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五、教師用情感范讀感染學生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nèi)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同時老師在范讀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學會了一些朗讀的技巧,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添減文字,不讀破詞句,就是說要讀通句子。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優(yōu)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生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許多描寫自然景物文章如《桂林山水》《長城》都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出秀麗的自然風光,教學時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xiàn)畫面,讓學生進入意境,認識文中所描繪的事物形狀、顏色,感受自然的美。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