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林 李存芬
[摘 要]英語詞匯的學習和積累是高中英語學習基礎,沒有詞匯的積累,英語學習寸步難行,因此詞匯積累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
[關鍵詞]英語學習;詞匯,積累;電子白板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必要保證。在高一起始階段,教師要及時反思自身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評估各種因素給學生詞匯學習帶來的不利影響,耐心幫助學生跨越詞匯學習的障礙,消除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恐懼感,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詞匯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果。
一、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沒有詞匯也就無所謂語言,外語教學自然離不開詞匯教學。學生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就無法順利進行聽、說、讀、寫、譯,就無法進行英語交流。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語言知識部分就對詞匯教學提出了具體目標并進行了詳細描述。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教學分為如下幾個部分:首先是英語單詞的學習和掌握,針對國家的考試大綱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對學生英語單詞的詞匯量進行多方位教學,保障學生應掌握的應試詞匯量。其次要求學生對各種語法有一個初步的掌握,對語法的掌握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的基礎。最后經(jīng)過一定的詞匯和語法學習,學生要有一定的語篇理解能力。通過對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觀察,英語詞匯積累該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部分,只有讓學生對英語單詞充分地掌握才能進行下一階段地教學和學習。在這個階段多數(shù)的老師采取的是“填鴨式”的詞匯教學方法。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必須要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量。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呢?筆者認為應從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兩方面努力。
二、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1.脫離句子和文章內容孤立地講解詞義,有些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脫離句子和課文,講新授生詞與短語,然后講解課文。這種孤立的講解詞義的詞匯教學法,不僅使學生感到詞匯學習枯燥無味,失去興趣,而且還不能讓學生理解該詞的真正含義及用法。
2.記憶過程中很少使用比較法和分類法,如將意思相近,相反的單詞組合在一起記憶,將單詞按照類型重新歸類等等。
3.老師不能夠準確地講解單詞的意思,只講中文意思,而不能做到用英文解釋英文,造成學生對單詞的含義理解模糊,
4.沒有教授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要求學生一味死記,學生記得痛苦,學得困難;老師也教得累。
5.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點是教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作為老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三、利用電子白板開展詞匯教學
在大多數(shù)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基本上是通過“填鴨式”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有的是在單元開始時集中進行詞匯教學,有的是在課文教學中穿插詞匯教學,詞匯教學方法較單一,基本上都是通過演繹法,即教師直接釋義,然后舉例,或者讓學生翻譯,這種方法比較直接,但不形象,學生對詞匯的記憶不會很深刻,容易遺忘。所以很多學生做了很多詞匯的筆記但記到的單詞卻很少。在新的教學條件下,筆者認為一定要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具體的語境,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猜測,領悟和理解某個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運用。詞匯和語境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任何詞匯也將變得沒有意義。詞匯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獲得準確的詞義。不難看出,在英語課堂上努力創(chuàng)設語境,在語境中教、學詞匯,是提高詞匯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之一。語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境是指語言存在的社會文化語境,包括社會文化形態(tài)、政治經(jīng)濟、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狹義的語境是指語言出現(xiàn)的具體環(huán)境,或叫情景語境,包括參與者雙方的人格、特征、場合、話題等。在語言交際過程中,語境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語言的使用。
1.圖片展示法.這是當今我們在課堂上避免用漢語來解釋英語所采取的詞匯學習的最常見的方法。它的展現(xiàn)形式可以通過多媒體,可以是實物畫片,它們給人的感覺就是直觀、形象,使詞和圖片建立了一種聯(lián)系,又不用給學生解釋漢語,能引導學生在一個完整的英語氛圍中更好地理解英語。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更深刻,且不容易忘記。
2.句子或語篇展示法。顧名思義,就是把詞的教授融入到句子的學習中,在實際的操作中,許多單詞我們都不能通過圖片來展示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引出句型來,以整個句子為載體,在完整的語境中讓學生自己去感知詞匯的意義。
3.比較掌握法。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學生掌握3000多個單詞,這些詞匯并不是孤立的,很多都是同一詞根的派生詞,同義詞、反義詞、形似詞和擴展詞等,它們之間都是有著很密切的聯(lián)系的,我們不防借助于這些聯(lián)系來進行語境的創(chuàng)設,以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記憶單詞
教學是一個雙邊的過程,一方面,教師需要巧妙有效的教授,另一方面,要完成詞匯的最終積累還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積累單詞的過程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學生要想積累更多的詞,必須過好記憶關。在記憶過程中要遵循記憶規(guī)律,還要運用各種記憶方法讓單詞記憶更形象更深刻。
1.理解記憶與機械記憶相結合。學生首先要具體的語境中對單詞意義的進行理解領悟,這里的具體語境包括教師教授時給出的語境也包括實際閱讀中的語境,在此基礎上對于某些特殊的現(xiàn)象學生就需要機械記憶??傊畧猿帜芾斫庥洃浀慕^不機械記憶,這樣學生的記憶負擔才不會那么中,在記憶過程中也不會感覺那么枯燥。
2.分層次記憶單詞。筆者認為高中學生對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的詞匯應分成至少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只掌握讀音和意思;第二個層次:掌握讀音,意思和拼寫;第三個層次:掌握讀音,意思,拼寫及習慣搭配。對于課外閱讀詞匯則只需要認識就行了,也就是知道其意義就足矣。因此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必須因詞而異,要不然記憶負擔就會加重,進而影響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善于使用聯(lián)想記憶。聯(lián)想記憶讓詞匯記憶更輕松,讓詞匯積累積累更有條理。這里的聯(lián)想記憶包括同根詞匯聯(lián)想,近反義詞聯(lián)想,同話題詞匯聯(lián)想,形似詞聯(lián)想等。
總之,英語詞匯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科學的指導,更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在語言使用(包括聽、說、讀、寫)中才能深化和鞏固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