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英
《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都有熱愛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學習藝術的潛能?!比欢诮M織小班幼兒開展美術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不敢”動手、“懶得”動手、“無從下手”。這大大影響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是因為生理特點,幼兒小肌肉群發(fā)育不完善,協(xié)調(diào)能力差。二是因為家庭原因,大多數(shù)孩子在家沒有得到過這方面的鍛煉,入園后,陡然接觸,難免“無從下手”。三是因為心理因素,小班幼兒的心理發(fā)展還處于一個相對不平衡和不穩(wěn)定的階段,雖對一切事物懷有好奇和新鮮感,但遇到困難又有畏懼的現(xiàn)象,缺乏信心。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嘗試了運用區(qū)域活動的形式開展美術活動,這種形式特別適合小班幼兒的活動,可以運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進而提升小班幼兒的美術技能和審美能力。美術區(qū)角游戲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美的感受,更促進了幼兒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桃花開了】
春天來了,黃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吸引了孩子們觀察的興趣,他們?nèi)齼蓛傻赜懻撝约簩Υ禾斓陌l(fā)現(xiàn),有人說:“今天我看見桃花開了,很漂亮!”另一個急忙加入:“我也看見了,是粉色的!”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我拋出問題:“真的?我沒看見,你們看見的桃花有幾片花瓣?”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奈地搖搖頭:“不知道!”我鼓勵他們:“沒關系,有空就去數(shù)一數(shù),好嗎?”他們高興地點點頭。
當孩子們準備好相關經(jīng)驗之后,美術區(qū)中就又有了一個新的游戲內(nèi)容——桃花開了。我以情境性的語言吸引幼兒參與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漂亮的桃花想到我們?。?)班里來做客,看看它們是怎么來的?”我取出事先準備好的操作紙,將樹枝涂上咖啡色,再取出粉色和黃色的皺紋紙,將它們團成紙團,以5個粉色的紙團圍住1個黃色的紙團的形式粘貼在樹枝上,鼓勵幼兒:“瞧!這是什么?”孩子們開心地說:“是桃花!”我繼續(xù):“你們想請?zhí)一▉砦覀儼鄦??”“想!”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大膽地嘗試涂色與團小紙團的方法,用自己的雙手進行探索、創(chuàng)作,體驗著創(chuàng)作的樂趣。當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制作出桃花時,我用指偶蝴蝶找喜歡的花的方式來評價作品:“這朵花真香呀!”“這朵花真漂亮!”富有童趣的評價方式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點,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制作中,他們的笑臉比桃花更漂亮!
沒過多久,一幅幅可愛的桃花作品盛開在我們的主題墻上,參與制作的幼兒激動地向沒有做過的幼兒介紹著,在孩子們的交流中,吸引了更多的幼兒向往參與制作的興趣。就這樣,我們的美術區(qū)是所有游戲區(qū)角中最熱鬧非凡的一個,很多來晚的孩子只能戀戀不舍地選擇其它的游戲區(qū)角。因為我們的制作內(nèi)容是當下孩子們最為關心的事物,而簡單的涂色和團紙的技能也是孩子們輕輕松松就能學會的技能,因此,這樣的美術活動內(nèi)容更能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興趣,使更多的孩子積極地參與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中,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全家福】
主題活動《一家親》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我們請家長配合,讓孩子們帶來了與爸爸媽媽一起拍的全家福照片。在集體活動、區(qū)角游戲、餐后活動中,我們組織孩子們相互交流自己的爸爸媽媽,不僅能增進幼兒對父母的關愛,還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可怎么將這些照片展示在班級里?讓孩子們隨時都能關注呢?成為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一次角色游戲中,“妞妞家”的爸爸俊俊拍完照片后,對攝影師說:“我的照片要加相框的?!?/p>
抓住這一契機,“裝飾相框”成為了我們美術區(qū)的一個新的游戲內(nèi)容。這次,我在提供的工具材料上有了新的嘗試:顏料和棉簽?;顒娱_展前,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每位幼兒的照片準備了一張紙制相框,有愛心形的、圓形的、方形的等等。美術區(qū)游戲中,我鼓勵他們:“你們想把這張好看的照片裝飾的更漂亮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借此順勢取出了顏料和棉簽,讓孩子們認識新的繪畫工具,孩子們對五彩的顏料充滿了好奇,興致濃濃的,我以擬人化的兒歌向幼兒展示棉簽作畫的方法:“小棉簽真淘氣,顏料瓶里跳一跳,瓶兒邊上舔一舔,跳到紙上畫一畫。”在相框紙上畫出了各種簡單圖案的組合,讓相框變得更漂亮。在趣味性較強的兒歌引領下,孩子們對棉簽畫的掌握速度非???,都能大膽地嘗試,用棉簽畫出各自喜歡的圖案和線條,顯現(xiàn)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審美方式。
當孩子們完成裝飾相框的環(huán)節(jié)后,我們以垂掛的方式,將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孩子們稚拙的作品綻放出異彩。在家長開放活動中,很多家長對這一環(huán)境關注的程度最高,當他們知道是孩子自己畫的時候,都驚訝地說:“畫得這么好!”“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畫畫水平進步那么快!”在家長的表揚聲中,孩子們笑臉上充滿了自信的笑容。
總結小班幼兒近一年的美術區(qū)活動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游戲情節(jié)的導入,提升小班幼兒動手的愿望。
要使幼兒對學習內(nèi)容感興趣,教師首先要感興趣。在組織教學中,教師的語氣表情和動作都會不自覺地影響幼兒的情緒。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夸張的表情和語氣,會使幼兒的興趣高漲,一下子調(diào)動起他們的好奇心,幼兒會積極參與。在美術區(qū)的實踐中,教師投入的表演感染了幼兒,形成積極愉快的活動氛圍,達到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目的,使幼兒積極地嘗試各種美術創(chuàng)作。
第二,多種繪畫工具的探索,引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繪畫工具是美術活動中必備的物品,讓幼兒與繪畫工具建立起情感聯(lián)系將有利于幼兒的繪畫活動。平時美術活動時,我們以油畫棒為主,讓孩子們在游戲化的情境中,與油畫棒建立良好的感情,使孩子喜歡油畫棒,樂于用油畫棒進行創(chuàng)作。當然,我們還會嘗試使用顏料、棉簽、水粉筆等各種工具,以擬人化的方式帶領孩子體驗各種不同的工具,豐富多樣的作畫工具自然提升了幼兒的繪畫興趣。
第三,游戲化的互動評價,使小班幼兒獲得成功、快樂的情感。
針對小班幼兒的特點,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評價方法,這樣的評價既有趣,互動性又強,幼兒充滿了期待,提升了繪畫興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和自信心。獲得成功是讓人歡欣鼓舞的,教師在孩子成功后,要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制作帶來的快樂和自豪,孩子的制作興趣才會如潮水般奔涌不息。同時教師對孩子成功后的精神和物質(zhì)獎勵,給孩子今后“勤”于制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江蘇省常熟市顏港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