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政府改革的有序推進,非盈利組織的不斷發(fā)展,非盈利組織在扶殘救弱、助學支教、社區(qū)管理、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發(fā)揮了緩解社會矛盾,促進和諧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與價值,彌補了政府和企業(yè)在滿足公眾需求方面的不足,成為了社會的第三大部門。然而,非盈利組織還不是很成熟和完善,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財務管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組織的發(fā)展,因此對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完善組織財務管理體系已成為非盈利組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燃眉之急。本文通過對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現狀;對策
民間非盈利組織是以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為主要宗旨,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合法的法人地位的社會組織,在我國主要分為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但相對于西方發(fā)達國家,我國的非盈利組織發(fā)展還落后許多,在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財務管理是關鍵問題之一。
一、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非盈利組織財務特征
非盈利組織是公共組織,其運行環(huán)境與公司的運行環(huán)境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組織目標、資金來源、監(jiān)督與控制、激勵機制以及決策受外界的影響程度等方面,非盈利組織會計存在著明顯的特征。
1、顧客不是主要的資金收入來源。非盈利組織不依靠從顧客那里獲取的勞務收入來維持生存和發(fā)展,它的資金主要來自于接受民間捐贈和公共部門的財務支持。
2、不存在利潤指標。非盈利組織是不以獲取利潤為目的的,是為社會公益服務的組織,在非盈利組織財務中通常缺少利潤指標。
3、所有權形式特殊。非盈利組織不能對其資財權益進行轉讓、出售,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按資產提供者的要求來運作、管理和處置資財。非盈利組織通常不進行盈虧的計算,也不進行凈利潤分配。
(二)非盈利組織財務特點
1、非盈利組織會計的目標
非盈利組織會計有三級目標,即基本目標,中級目標和高級目標?;灸繕耸潜3制滟Y產的安全,防止腐敗和貪污。中級目標是促進組織合理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對象包括購買貨物或服務、借入款項和償付債務等。財務管理良好的非盈利組織對各項業(yè)務都進行精確地預算或計劃,財務制度對經適當授權的交易執(zhí)行情況進行記錄。為此,非盈利組織必須建立成本會計制度進行成本核算,使其能促進經濟高速、高效的運行。非盈利組織會計的高級目標是幫助自己或政府解除受托責任。受托責任存在于官僚機構對首席執(zhí)行官的受托責任,解除受托責任的目標可通過增加代理人披露信息的激勵和減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來更好的實現。
與公司制會計首要目標是決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責任是其報告的基礎。財務報告是提供給資源提供人易于評價管理當局受托的報告。非盈利組織受托的責任主要強調了對項目受托責任和業(yè)績受托責任進行計量和報告,但也必須對政策受托責任、合法受托責任進行適當地報告。業(yè)績計量不應受利益關系集團的操縱,不含糊且明確的計量是履行受托責任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非盈利組織會計更應該強調其客觀性。
2、非盈利組織的會計控制
非盈利組織的特征是“沒有最終委托人的代理人”,不存在所有者的權益,一般不受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約束。非盈利組織主要是通過法律(規(guī))及合同條款、基金會計和預算控制來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場規(guī)則,并對組織進行約束和控制。非盈利組織的會計恒等式為:資產-負債=凈資產(基金余額);收入-支出=節(jié)余。
(1)主體和基金
非盈利組織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不存在競爭性的市場以及沒有剩余索取權的情況下,很難明確地制定管理者業(yè)績評價標準。結果,與非盈利組織進行協(xié)作而發(fā)生交易的主體,只能通過在理事機構中尋求代表和對管理決策實施加以適當限制的方式來保護自身的利益。因此,非盈利組織會計廣泛使用基金和基金會計。
基金是擁有自我平衡賬戶體系的一個財政和會計主體,用于記錄現金和其他財務資源、相關負債、剩余權益或余額及其變動。非盈利組織會計通過基金主體來控制時間限制和用途限定的資源,防止管理當局將各種基金混合在一起使用,確保證明非盈利組織遵守了法律和管理要求。
(2)預算、撥款和經費保留款
非盈利組織用預算規(guī)則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場規(guī)則,預算在非盈利組織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預算控制組織的理事會機構負責批準,它是非盈利組織對管理當局在各個方面的活動作出了詳細專門指導。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比較信息提供了評價管理當局的受托責任的標準。
與政府有聯(lián)系的非盈利組織要有詳細預算的編制和審批,它的預算將納入政府會計系統(tǒng),確保政府的行為能力能夠符合契約主題的要求。經批準的逐項撥款作為可用于該年度每一項目的款項都應記賬。 (3)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在非盈利組織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不能像公司會計中那樣簡單的區(qū)分,在解除其和政府的財務受托責任方面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
二、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非盈利組織正面臨各種問題,更缺乏完善的財務制度。
1、資金匱乏,收入結構不合理
資金的短缺使得非盈利組織沒有足夠的財力實現為公益性服務的社會使命,一些非盈利組織甚至由于資金太少而難以生存。我國非盈利組織,僅政府提供的財政撥款,補貼和會費收入就占了非盈利收入來源的多數以上,其中又以財政撥款和補貼居多。營業(yè)性收入僅占收入的比例很少,募捐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
2、支出規(guī)模小,結構不合理
絕大多數的非盈利組織的支出額在五十萬元以下,甚至有些組織的年支出額萬余元。在總支出中,真正用于活動或項目的經費相對較低,不到總支出的一半,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支出結構不合理還體現在非盈利組織往往把絕大部分支出用于短期項目而忽視自身組織能力的建設。
3、缺乏完善的財務制度,財務管理水平落后
由于財務制度不盡完善,相當多的非盈利組織一般不做年度財務報告,或者隨意做年度財務報告但有無嚴格審計。非盈利組織中的財務管理同樣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其水平遠遠滯后于組織自身的發(fā)展,組織中缺乏有效的財務監(jiān)督和財務評價機制。
三、建立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
1、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財務會計體系是非盈利組織自身健康發(fā)展自身的需要。
2、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非盈利組織財務會計體系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是國民收入分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社會分配的均衡性與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
3、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非盈利組織財務會計體系是非盈利組織機器更加良好地運行,有利于全社會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4、對非盈利組織財務會計體系的探討有利于進一步充實財務理論,豐富財務管理科學的內容。
四、我國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
當前非盈利組織存在國有和非國有組織,且還存在部門利益、會計制度條塊分割信息零散和披露不充分等原因。
1、主張按照西方主要是美國的做法來制定我國的非盈利組織會計規(guī)范。在美國,把非盈利組織區(qū)分為公立非盈利組織會計規(guī)范和私立非盈利組織兩種,這二者的會計規(guī)范是不同的,即公立非盈利組織會計屬于政府會計規(guī)范,而私立非盈利組織屬于企業(yè)會計規(guī)范。
2、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非盈利組織會計規(guī)范。國有事業(yè)單位類似于美國的公立非盈利組織,非國有事業(yè)單位類似于美國的私立非盈利組織,包括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等。由于國有事業(yè)單位與非國有事業(yè)單位無論是資金來源,還是開展的業(yè)務活動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實務中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我國的事業(yè)單位會計規(guī)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鑒美國的做法,區(qū)分情況分別制定。對于己全面走向市場并與財政脫鉤的事業(yè)單位,經過改制后應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對于非國有事業(yè)單位,其會計核算既不同于企業(yè),也不同于政府單位,應單獨制定《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予以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彼得.德魯克(Druke,P.F).非盈利組織的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9.
[2]厄爾.R.威爾遜,蘇珊.C.卡特魯斯,里昂.E.海.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會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0.
[3]趙崢,陳佳佳.淺析中國民間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0,(24).
作者簡介
葉寬敏,男,會計師,經濟師;研究方向:行政事業(yè)單位及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工作單位:寧波電商經濟創(chuàng)新園區(qū)管理委員會產業(yè)發(fā)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