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志
摘 要: 長沙師范學院在開發(fā)利用閑暇德育資源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有效發(fā)揮了閑暇德育的作用。開發(fā)利用閑暇德育資源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結合學校特色優(yōu)勢,注重挖掘學校的歷史文化。
關鍵詞: 高校教育 閑暇德育資源 開發(fā)利用
隨著大學生閑暇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加強大學生的閑暇德育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平臺[1]。高校德育閑暇資源是指一切有利于達到高校閑暇德育目的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加強高校閑暇德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充分發(fā)揮其育人作用的必要途徑。近年來,長沙師范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閑暇德育工作,積極開發(fā)了各類德育資源并以之為載體,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閑暇德育實踐活動,形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
一、閑暇德育活動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實踐探索
(一)建設活動載體
1.學習活動載體。閑暇學習活動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風建設,陶冶情操。目前,學校主要開展了兩類閑暇學習活動:一是藝術展演活動。針對學校大部分專業(yè)開設了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類課程的實際,在課余和雙休日,安排了美術習作展覽和音樂舞蹈演出兩項活動。美術習作展覽面向全校所有開設美術類、設計類、動漫類、玩具設計類課程的學生,每2周展出1期,每期安排1—2個班級參展。音樂舞蹈演出面向全校所有開設音樂、舞蹈課程的學生,相關專業(yè)班級學年內至少完成1次。二是開展“書香校園”系列讀書活動。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組織開展征文大賽、名著導讀講座、英語沙龍、“書香班級”創(chuàng)建、數(shù)字資源利用培訓等活動。
2.文體活動載體。一是周末文化廣場秀。該活動面向全校學生,在雙休日開展,地點在學校廣場、操場等開闊處。根據(jù)時令、學生身心特點,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盡量做到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體。二是社團文化活動。通過扶植學生社團,培育文學藝術、學術科技、體育健身、公益服務和新聞宣傳等幾類社團,指導各社團開展活動,辦好社團文化巡禮周和文化藝術節(jié),使社團活動成為鞏固專業(yè)知識、發(fā)展專門興趣、豐富課外文化生活的有效載體。三是寢室文化活動。寢室是大學生閑暇時段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寢室文化對學生成長具有顯著的影響。通過文明寢室創(chuàng)建評比、舉辦“寢室文化節(jié)”、建設寢室文化活動室等,倡導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寢室文化品位,強化寢室育人功能。四是體育健身活動。通過開展校、系、班三級的體育健身活動,將之前分散的、自發(fā)的體育鍛煉統(tǒng)籌起來,做到全面覆蓋,有效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體魄。
3.社會實踐活動載體。一是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組建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赴邊遠貧困地區(qū)開展義務支教、社會調查、政策宣講等活動,豐富當?shù)刂行W生的暑期生活,使大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鍛煉。二是志愿者服務活動。利用周末等時間,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周邊的社區(qū)、學校、紀念館等,開展扶弱幫困、環(huán)境清潔、義務維修、政策宣講等活動,使學生鍛煉才干、服務社會、接受道德洗禮。如組織志愿者擔任徐特立紀念館和徐特立故居的講解員,為前來參觀者服務,使他們在講解過程中受到徐特立思想和精神的熏陶。
(二)建設活動陣地
萬慧進先生指出,為滿足大學生的閑暇德育活動需求,“高校要通過建立和完善各種閑暇設施”,“豐富大學生的閑暇生活”[2]。
1.活動基地建設。長沙師范學院是徐特立先生創(chuàng)辦的百年老校,人文底蘊豐厚,培養(yǎng)了以田漢、許光達、廖沫沙、劉英等為代表的杰出人才。創(chuàng)始人及杰出校友為學校下留了大量寶貴的德育資源,學校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閑暇德育。一是在校內建設了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徐特立紀念館,用豐富的圖片、史料和文物,展現(xiàn)了徐老光輝、偉大的一生,令參觀者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二是聯(lián)合長沙縣政府建立徐特立公園,園內樹立徐特立全身銅像,建設了師圣閣、師恩臺、思想長廊、滄浪池、書徑等景點,大學生漫步其中,時時處處受到徐老偉大精神與高尚人格的熏陶。三是創(chuàng)建了徐特立故居、黃興故居、田漢故居、許光達故居和楊開慧紀念館等校外德育基地,利用雙休日等課余時間分批組織學生參觀學習,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活動場所建設。學校充分利用校內的各種活動場館、設施,支持學生開展各類閑暇活動。根據(jù)需要,還建設和改善圖書館、體育館、音樂舞蹈館、實驗劇院、展覽廳等活動場所的條件,基本滿足學生在閑暇時段閱讀、健身、演出、展覽等活動的場地需求。此外,還與所在社區(qū)建立密切聯(lián)系,利用社區(qū)的青少年活動場所開展校外閑暇活動。
(三)打造宣傳平臺
建立健全了三類宣傳平臺。一是建設校園德育網(wǎng)站群。將閑暇德育的理念融入校園網(wǎng)站建設中,完善和整合“長師青年在線”、“長師學生工作網(wǎng)”等校園網(wǎng),建設“長師學生社團網(wǎng)”、“長師志愿者在線”等網(wǎng)站。二是建設網(wǎng)絡交流平臺。創(chuàng)建了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充分發(fā)揮QQ工作群、貼吧、班級博客、輔導員博客等在大學生閑暇德育中的作用,建設“網(wǎng)上黨?!?、“網(wǎng)上團?!?、“網(wǎng)絡講壇”,鼓勵學生在閑暇時間參與討論。三是健全傳統(tǒng)媒體。改善校園廣播站、電視臺的硬件設施,加強校報、宣傳欄的管理和維護,增設LED屏,營造濃厚的校園宣傳輿論氛圍。
(四)健全保障條件
第一,成立工作機構。成立學校閑暇德育指導機構,將校團委、教務處、學工處、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思政課部、圖書館等單位納入其中,為大學生參加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各種必要支持。第二,健全工作制度。為使閑暇德育活動做到長期化、常態(tài)化,學校從制度建設入手,著力推進閑暇德育活動長效機制建設。先后制定和完善《學生思想品德考核辦法》、《課外體育健身活動考核評價辦法》、《學生社團活動管理和考核辦法》等管理制度,形成“三個機制”(領導機制、運作機制、激勵機制)和“四個到位”(措施、組織、人員、管理)的閑暇德育活動工作保障制度,確保閑暇德育各項活動的有效進行。第三,建設指導隊伍。閑暇德育活動不應是大學生自發(fā)、隨意、零散的活動,而應建立有組織、有目標的活動體系。只有組織得力、指導有方,才能確保閑暇德育活動的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為此,學校著力建設了三支指導隊伍:一是建設了一支由校領導、思政學工干部、思政教師組成的校內閑暇德育指導團隊,并對輔導員和團干部進行了重點培訓,把閑暇德育意識融入整個教育觀念和具體教育行為中。二是向社會聘請了一批從事閑暇文化工作的人士作兼職輔導員,邀請他們定期來校指導閑暇德育工作,這些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技能的兼職輔導員使學校的閑暇德育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通過完善“家—?!甭?lián)系機制,引導家長成為閑暇德育的“家庭導師”,積極發(fā)揮家長在大學生閑暇德育中的作用。
二、高校閑暇德育活動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思考
高校集中了大量優(yōu)勢的德育資源,是實施閑暇德育的良好場所,在開發(fā)利用閑暇德育資源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貼近學生生活。方雅靜先生認為“有效的道德教育應當回到現(xiàn)實,與學生的各方面生活相聯(lián)系,堅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閑暇德育,就是要拓寬德育生活化的空間,增強德育的影響力與有效性”[3]。閑暇德育活動是在學生閑暇時段開展的活動,具有自由性和自主性,不可能像上課一樣強制學生參加,所以往往存在參與度不高、參與面不廣、效果不顯著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開展活動。首先,閑暇德育活動要遵循“關注興趣,尊重需要”的原則,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閑暇需要的研究、滿足和引導,以提高學生的閑暇生活質量、促進個體品德發(fā)展為目標。第二,閑暇德育活動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實際需求,不斷豐富活動類型,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二要結合學校特色優(yōu)勢。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高校要結合自身的特色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開發(fā)利用優(yōu)勢的閑暇德育資源。如長沙師范學院開展的美術習作展、書法作品展、音樂舞蹈匯報演出等藝術展演活動,因與學校的學科特色、專業(yè)特點結合緊密而成為學生提高素養(yǎng)、鍛煉能力、接受藝術熏陶的平臺,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每期的繪畫、設計、雕塑作品展,每場的匯報演出都能吸引大量師生觀看,豐富大學生的閑暇生活,提高閑暇品位。
三要注重學校自身的歷史文化。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人文資源,這些資源是學校開展閑暇德育活動的“源頭活水”。高校閑暇德育活動要長久持續(xù)地開展下去,要求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對閑暇德育工作,積極深入充分地挖掘能夠體現(xiàn)學校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化資源,繼承和放大這些文化資源,并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形成文化聚合效應,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德育品牌。如作為徐特立創(chuàng)辦的學校,長沙師范學院就對創(chuàng)始人徐特立的德育思想進行了持續(xù)深入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形成了較豐富的徐特立德育資源,并以之為載體,認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德育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黎海燕.大學生閑暇德育的現(xiàn)代意義[J].茂名學院學報,2007,(4).
[2]萬慧進.高校閑暇德育對大學生閑暇德性的建構[J].理論與改革,2007,(5).
[3]方雅靜.閑暇:延伸德育生活化的空間[J].思想.理論.教育,200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