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應“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yǎng)小學生寫好字,并不是要他們都成為書法家,而是要從漢字的一筆一畫的書寫中,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中華文化重要載體——漢字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耐心、不畏困難、持之以恒等良好品質,為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生正處于寫字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讓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學生養(yǎng)成喜歡寫字的好習慣,更有效地書寫端正、干凈的規(guī)范漢字,一直是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在日常寫字教學中,只有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思考科學有效、形式多樣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書寫姿勢
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是小學生寫好漢字的前提條件,更是保護學生脊椎發(fā)育,引導學生合理用眼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寫字訓練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傳授給小學生以頭部擺正、身體坐直、臂膀擺開、雙腿并攏踏地的正確坐姿。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按照“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的規(guī)定進行書寫。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較差,難免會接連地出錯,很多學生堅持不了多久又改回原樣,對此,教師應不厭其煩地加以糾正,用正反兩方面的示范幫助小學生識記正確的姿勢。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分解,編成節(jié)拍訓練,伴隨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加上長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書寫坐姿一定會逐漸得到糾正,正確的書寫習慣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書寫活動
小學生一般喜歡表現(xiàn)自己,樂于競爭,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教師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書寫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寫字的興趣。
(一)開展書寫競賽活動
第一,星級作業(yè)評比。教師可根據學生寫字寫得好的給予“小小星”,而且鼓勵學生通過寫好字獲得更多的星星,并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學生寫好漢字的興趣會逐漸變濃。第二,小組競賽。在寫字課上,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競賽,獲勝的小組每人可獲得一個“小動物”。第三,專業(yè)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書法競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增強自信心。
(二)講述生動的書法小故事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借助講述寫字小故事,促使小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喜愛。第一,講述古人寫字練習書法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在池塘邊學習書法,刻苦努力的練習,最后將清水池染成“墨池”的故事。三國時期的鐘繇入抱犢山學書的故事等等,讓小學生知道勤奮練習書法的勵志故事,可以激發(fā)他們寫字的興趣。第二,適當編寫漢字小故事。為了激發(fā)學生寫字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一些漢字象形、會意的結構,將其變成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講給學生,這樣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
(三)舉辦小學生漢字書法展覽
可定期舉辦作業(yè)、書法作品展覽,將寫得好的學生的作品和發(fā)表在報刊上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放進學習園地,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樹立小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整個班級的書寫習慣也會逐漸養(yǎng)成。
三、注重鼓勵,手把手進行指導
鼓勵會形成一種巨大內驅力,促使學生朝更加積極的方向努力。教師應注重賞識評價,用鼓勵方式激發(fā)學生書寫興趣,如利用“你寫的字真漂亮”、“哇!你的進步真大”、“你真棒”等話語激勵學生,特別是對初學漢字的小學生,能夠促使學生收獲更大的進步。漢字線條、結構等書寫要求,漢字的運筆方式、線條、結構布局對小學生來說較難,初期漢字可能寫得歪歪扭扭,很不美觀,教師不應放任學生不管,而要手把手地進行指導。
如在“撇捺”教學時,教師可用多媒體手段呈現(xiàn)“斜撇”的運筆方法,接著由老師示范寫“斜撇”,先在黑板上范寫,筆畫大而清晰;又拿起鋼筆,在白紙上范寫,范寫過程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學生自己練習,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巡視,對于那些運筆方法錯誤,寫得不好的同學手把手地教,這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呵護,而且也能逐漸體會到如何更好地書寫漢字的方法。
總之,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是小學生學習語文、鍛煉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可使學生終身受益。教師應注重賞識鼓勵的方式,運用多樣化的書寫活動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漢字書寫習慣,提高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作者單位:納雍縣第三小學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