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亮
(故城縣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河北 衡水 2538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觀察
王寶亮
(故城縣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河北衡水253800)
目的 分析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33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治療組67例與參考組66例,參考組單純給予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治療組在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基礎上加服益肺方加減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腫瘤標志物改變情況(主要包括CEA、CA199)。結果 治療組的疾病控制率為89.56%,顯著高于參考組的68.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CEA、CA199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治療組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基礎上加服益肺方加減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能夠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值得推薦使用。
非小細胞肺癌;中西醫(yī)結合;療效
肺癌[1]為世界上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生率居首位,與日益破壞的自然環(huán)境及空氣污染具有密切聯(lián)系。肺癌中的非小細胞肺癌較為常見,此病發(fā)病較為隱匿,癥狀無特異性,僅有胸痛[2]及咳嗽等常見癥狀,因此確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錯過采用手術根治的機會。選取我院收診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33例,探究益肺方加減聯(lián)合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33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無化療禁忌癥及病灶遠處轉移癥狀,均無放化療史。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治療組67例與參考組66例。治療組男39例,女28例;癌癥病灶位于左肺下葉12例、上葉13例,右肺下葉15例、中葉12例、上葉15例;病灶直徑1.4~5.0 cm;其中鱗癌16例,腺癌17例,肺泡細胞癌22例,腺鱗癌12例。參考組男38例,女28例,癌癥病灶位于左肺下葉13例、上葉12例,右肺下葉14例、中葉15例、上葉12例;病灶直徑1.5~5.0 cm;其中鱗癌17例,腺癌16例,肺泡細胞癌21例,腺鱗癌12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參考組
單純給予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進行全身麻醉,體位選取健康一側臥位,首先進行雙腔氣管插管及單肺通氣,在第7肋間及腋中線部位的交匯處做一個長度約為2.0 cm的切口。將直徑約為10.0 mm的 trocar經切口置入患者體內,放入胸腔鏡,仔細觀察胸腔內的情況;依據(jù)病灶部位,確定胸壁切口的位置所在。在背闊肌前緣部位做一個長度約為9.0 cm的切口,并將胸腔鏡放入;沿著肩胛下線,在第7、8肋間隙做一約1.5 cm長的操作口。放入器械之后,分離胸腔內部,仔細全面探查腫瘤情況,按照先靜脈再動脈的原則游離肺動、靜脈的分支,縫扎血管用絲線,用支氣管閉合器閉合支氣管斷端;包好切下腫瘤并移除,最后清掃肺門淋巴結及縱隔。
1.2.2治療組
在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基礎上加服益肺方加減治療。方劑組成:太子參14 g,白術11 g,黃芪9 g,麥冬15 g,黃精14 g,白花蛇舌草29 g,龜板10 g,茯苓10 g,仙鶴草19 g,山藥14 g,北沙參15 g,薏苡仁29 g,石斛30 g。用500 mL水煎服,200 ml/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1.3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腫瘤標志物改變情況(主要包括CEA、CA199)。
1.4療效判定標準
緩解:患者體重增加,臨床癥候積分值較治療前下降>70.0%,胸痛、咳嗽等癥狀顯著改善;穩(wěn)定:患者體重有所增加,臨床癥候積分值較治療前下降30.0%~70.0%,胸痛、咳嗽等癥狀有所改善;進展:患者體重較治療前降低,臨床癥候積分值較治療前下降<30.0%。疾病控制率=緩解率+穩(wěn)定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疾病控制率
治療組的疾病控制率為89.56%,顯著高于參考組的68.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控制率對比 [n(%)]
2.2腫瘤標志物改變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CEA、CA199表達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而治療組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改變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改變情況對比(±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與參考組對比,#P<0.05
組別 n 時間 CEA CA199治療組 67 治療前 58.12±17.96 179.10±40.28治療后 28.06±12.33*# 104.53±40.25*#參考組 66 治療前 59.10±10.12 185.59±31.68治療后 41.87±12.54* 130.28±42.03*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3-4]優(yōu)于單純手術治療,可延長患者生存期、緩解癥狀、降低毒副作用。臨床治療此疾病已經從單純將病灶清除為主的攻擊性療法延伸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期為主要方向的治療。湯劑[5]方便服用,可隨時加減,藥效穩(wěn)定。本研究結果提示,在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基礎上加服益肺方加減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能夠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值得推廣使用。
[1] 陳 岳,王振華,王俊峰,等.中西醫(yī)結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應用價值探析[J].中華臨床醫(yī)學實踐雜志學,2014,41(50):69-70.
[2] 童利康,王宏亮.益氣養(yǎng)陰法在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效果研究[J].遼寧中西醫(yī)結合雜志學,2013,33(36):350-351.
[3] 田 晶,張學敏.中藥配合化療用于中晚期肺癌非小細胞型的效果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學,2013,22(65):359-340.
[4] 牛紅名,劉立東,馬健華.中西醫(yī)結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效果探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4,5(14):452-453.
[5] 陳高陽,王 琦.養(yǎng)肺消瘤湯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50例效果研究[J].腫瘤學雜志,2013,51(11):100-101.
本文編輯:李淑雁
R259
B
ISSN.2095-6681.2015.017.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