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東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有條件的學校都推進了分項教學模式。但在條件不具備的學校,仍然采用了以行政班為單位的教學形式,男女生合班教學給廣大基層體育教師帶來了很多困難,作為合班上課的女生往往會被老師忽視?;@球運動有激烈的對抗性、健身性和觀賞性,而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她們懼怕對抗,較難完成復雜的動作。
在高中女生的籃球技術(shù)和戰(zhàn)術(shù)教學中,通常很多教師會根據(jù)女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采用先教基本動作(如移動、步法、手法等),然后教復合的動作(如三步上籃、移動中傳接球上籃、持球突破等),再教復雜動作(如傳切配合、運球過人等)。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經(jīng)過教學比賽的檢驗,很多動作學生仍然沒有掌握,出現(xiàn)很多低級錯誤。這時教師又重復以前的教學,反復進行基本動作的教學,仍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不高。如何擺脫這樣的低效教學,是擺在廣大基層教師面前的一個問題。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體會,提出了“先打后教”的教學思路,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先打后教”的教學方法,就是改變原來常規(guī)的教學流程,把原來的先教授基本技術(shù)動作,后進行教學比賽的常態(tài)教學流程,變?yōu)橄冗M行簡單的半場三對三或四對四教學比賽,后根據(jù)學生在比賽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進行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和比賽規(guī)則的教學?!跋却蚝蠼獭钡慕虒W思路是根據(jù)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對激烈對抗的畏懼心理和學習積極性不高提出來的,目的是先從提高高中女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為著眼點,在提高女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的基礎(chǔ)上,趁熱打鐵,來改進和提高運動技術(sh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的教學,雖然與教學常規(guī)要求有偏差,但對特殊問題采用超出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教學效果。
本人從事高中合班教學多年,感覺到女生籃球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經(jīng)過反復思考后,本人從 2011 年的高一新生入學開始,嘗試采用“先打后教”的教學方法,并從所任教的班級中選取了兩個班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經(jīng)過兩年多的教學和對比研究,并采用了技術(shù)評定和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學生通過兩年多學習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如下:
從上面的結(jié)果說明,實驗班對籃球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不僅如此,我還通過訪談對學生進行了解。我對實驗班的同學說:“你們覺得籃球課這樣上如何?”她們說:“老師,我們以前上課都是先學如何運球,然后運球上籃,再就是傳球等。這樣的反復練習,我們討厭死了,沒有比賽時的對抗,沒有進球時的歡樂。學習了很長時間還是不知道如何打比賽,只是為了應付技術(shù)評定,取得好成績?yōu)樽罱K目的。”我說:“你們不是害怕對抗嗎?”她們說:誰說的,我們也需要打比賽來體現(xiàn)我們的價值,也需要在比賽中的激情釋放呀?!?/p>
“先打后教”的教學思路,與早些年學習的洋思教學模式即“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有相同之處。它的優(yōu)點就在于通過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全作體驗,達到消化、吸收、鞏固的目的。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是建立在一個特定背景和特定條件下的,不能不顧學生的具體情況一味采用。它運用的時機和要求是: ① 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chǔ)情況和學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 ② 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引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實施“先打后教”做好情緒上的準備:③允許學生出錯,使學生知道錯在何處;④在選擇比賽人員和場地時,宜選擇半場三對三或四對四的教學比賽,人員和場地為宜過多、過少或過大; ⑤ 打和練的對間要分配合理,打比賽的時間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到技術(shù)的改進和提高。 ⑥ 在“先打后教”的教學中,教的方法和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要把學生易錯易亂之處單獨列出來予以強化訓練,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⑦ 在打比賽過程中,選擇和穿插學習的時機很重要。不能一出錯就停下來教,這樣會打亂比賽的節(jié)奏,干擾學生的情緒,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把普遍和典型的錯誤列出來講解,再進行糾錯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