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鳳,莫國煥,蔡志玲,譚文瀾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11)
鹽酸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35例
朱其鳳,莫國煥,蔡志玲,譚文瀾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廣西 南寧530011)
[目的]探討鹽酸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PD)合并睡眠障礙的療效。[方法]選取原發(fā)性PD患者35例,予鹽酸普拉克索治療2個月,采用UPDRSⅢ、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評價患者運動癥狀和睡眠改善狀況。[結(jié)果]治療2個月后,PD患者的UPDRSⅢ評分、PDSS評分和ES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結(jié)論]鹽酸普拉克索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運動功能及睡眠質(zhì)量。
帕金森??;睡眠障礙;鹽酸普拉克索;帕金森病睡眠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
帕金森?。≒D)為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主要臨床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肉強直、姿勢平衡障礙以及運動遲緩。近年來,隨著對帕金森病的認識逐步深入,除上述運動癥狀外,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患者還合并各種非運動癥狀,如精神癥狀、睡眠障礙、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據(jù)文獻報道,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發(fā)生率可達74%~88%[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研究顯示,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藥物左旋多巴有可能加重PD患者睡眠障礙癥狀[2]。鹽酸普拉克索是一種非麥角類多巴胺D2受體激動劑,臨床研究證實普拉克索對PD患者運動癥狀有改善作用,且對抑郁等非運動癥狀亦有一定療效[3],但對睡眠障礙療效尚缺乏詳細的臨床研究資料。本文運用鹽酸普拉克索治療原發(fā)性PD合并睡眠障礙患者35例,觀察運動功能和睡眠障礙的改善情況,初步探討鹽酸普拉克索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療效,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納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及住院部就診的PD患者共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齡63.52±9.20歲;病程4.96±3.51年;帕金森病Hoehn-Yahr(修正)分級量表2.11±0.96。
1.2納入標準①符合英國腦庫帕金森病診斷標準[4]:中老年發(fā)病,緩慢進行性加重病程,4項主征(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tài)障礙)至少具備2項且運動遲緩必備。②伴發(fā)睡眠障礙癥狀(包括失眠、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睡眠-覺醒節(jié)律障礙或嗜睡等癥狀)至少1項。③1周內(nèi)無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及抗抑郁等精神類藥物史。
1.3排除標準①藥物性、血管性、腦炎后等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②進行性核上性麻痹、橄欖橋小腦萎縮、紋狀體黑質(zhì)變性等帕金森疊加綜合征;③接受立體定向手術(shù)等外科治療后的PD患者;④嚴重意識、精神、認知功能障礙不能完成量表患者;⑤有鹽酸普拉克索使用禁忌癥;⑥精神疾病患者。
2.1基礎用藥觀察期間原治療藥物種類與劑量均不變,在原用藥基礎上給予鹽酸普拉克索片(商品名:森福羅,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生產(chǎn),0.25 mg/片,批號:H20140917)口服,從小劑量(0.375 mg/d)開始逐步增加劑量,根據(jù)每位患者療效滿意度與最大耐受劑量調(diào)整個體服用劑量,劑量穩(wěn)定后維持用藥?;颊呖蓡为毞名}酸普拉克索或合并服用其他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類的抗帕金森病藥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劑、金剛烷胺、MAO-B抑制劑、COMT抑制劑、安坦等(但除外抗抑郁劑、鎮(zhèn)靜劑、止痛劑和其他調(diào)節(jié)自主神經(jīng)等藥物治療)。2.2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治療1個月、治療2個月后的左旋多巴等效劑量(LED)、統(tǒng)一帕金森量表(UPDRSⅢ)評分、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評分(以評分<6分作為癥狀嚴重標準)[5-6]、Epworth嗜睡量表(The 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評分。
2.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述,各指標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4結(jié)果
2.4.1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特點本組觀察結(jié)果表明,PD睡眠障礙的主要類型為失眠,其中14例(40%)為睡眠維持困難,9例(26.71%)為入睡困難,6例(17.14%)為早醒。導致失眠的原因:17例(48.57%)夜尿較多,為最常見,9例(25.71%)逼真夢境,8例(22.86%)震顫,6例(17.14%)翻身困難,5例(14.29%)肢體痙攣疼痛。35例PD患者中,ESS評分>10分者有4例(11.43%),說明這些患者存在白天過度嗜睡。
2.4.2治療前后PD運動癥狀比較觀察病例治療前后左旋多巴等效劑量(LED)和UPDRSⅢ評分比較見表1。結(jié)果所示,鹽酸普拉克索治療1個月后LED、UPDRSⅢ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LED較治療前顯著增高,UPDRSⅢ評分顯著降低(均P<0.05)。
表1 治療前后LED、UPDRSⅢ評分比較?。ā纒)
表1 治療前后LED、UPDRSⅢ評分比較?。ā纒)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
項目 治療前 治療1個月 治療2個月LED(mg/d) 434.29±289.65 471.43±309.08 508.57±326.64①UPDRSⅢ評分(分) 30.89±16.00 29.46±15.64 28.20±14.56①
2.4.3治療前后PD睡眠障礙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病例治療前后PDSS評分和ESS評分比較見表2。結(jié)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治療1個月后ESS評分無明顯降低(P>0.05),PDSS評分明顯降低(P<0.05);治療2個月后,PDSS評分和ES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
表2 治療前后PDSS評分和ESS評分比較?。ǚ?,±s)
表2 治療前后PDSS評分和ESS評分比較?。ǚ郑纒)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
項目 治療前 治療1個月 治療2個月PDSS評分 133.37±19.86 115.57±16.64① 109.56±15.73①ESS評分 8.26±4.82 7.97±4.36 6.97±4.15①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帕金森病不僅僅會導致運動障礙,還會出現(xiàn)更廣泛而復雜的非運動癥狀,如焦慮、抑郁、便秘、排尿困難、睡眠障礙等[7]。其中睡眠障礙在PD患者伴發(fā)的非運動癥狀中最常見,在PD疾病早期就會出現(xiàn),甚至早于PD運動癥狀出現(xiàn)[8]。睡眠障礙不僅使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降低,還表現(xiàn)為白天過度嗜睡[9],影響年輕患者的工作能力。因此,除了治療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外,尚需注意對睡眠問題的干預治療。本研究選用2002年Chaudhuri等[5]設計的專門用于評價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睡眠障礙的PDSS,PDSS主要針對PD患者總體睡眠質(zhì)量、失眠、睡眠中斷、運動癥狀、惡夢、夜間肢體震顫等15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可較全面地評價PD患者特有的睡眠障礙,具有較強信度和靈敏性。ESS主要針對性評價患者白天過度嗜睡及其他睡眠障礙情況。本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治療時間延長,鹽酸普拉克索用量逐漸增加,左旋多巴等效劑量亦逐漸增加,LED增加而UPDRSⅢ評分下降,說明PD運動癥狀病情得到一定改善。治療1個月后PDSS評分已明顯下降,說明鹽酸普拉克索能有效改善PD的夜間睡眠質(zhì)量,而治療1個月的ESS評分未下降考慮與鹽酸普拉克索的副作用之一嗜睡有關系,隨著對鹽酸普拉克索藥物作用的耐受,治療2個月后,ESS評分明顯下降,說明普拉克索亦可以改善PD的白天嗜睡狀況,與張克忠等[10]發(fā)現(xiàn)普拉克索能改善PD嗜睡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目前帕金森病患者不同臨床亞型的異質(zhì)性對睡眠障礙的影響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睡眠狀態(tài)依賴神經(jīng)遞質(zhì)系統(tǒng)(黑質(zhì)紋狀體多巴胺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帕金森病患者腦中黑質(zhì)、紅核中存在明顯的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脫失,進而引起腦內(nèi)遞質(zhì)失衡,這是導致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的重要生化基礎[11]。此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癥狀以及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精神癥狀和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等因素均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睡眠狀況。普拉克索不僅能通過激動多巴胺受體增強多巴胺能作用,減少左旋多巴制劑的使用,還具有改善PD精神癥狀的作用[3],這些作用能不同程度地避免導致PD睡眠障礙的不良因素,繼而改善PD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
總之,鹽酸普拉克索作為一種能有效改善PD患者運動癥狀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對帕金森病睡眠障礙也有良好療效。由于本研究主要利用主觀量表評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狀況,對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等睡眠狀態(tài)的評估能力有限,因此下一步還需結(jié)合多導睡眠圖等客觀檢查,完善鹽酸普拉克索治療PD睡眠障礙的療效觀察。
[1]Menza M,Dobkin R D,Marin H,et al.Sleep disturbances in Parkinson's disease[J].Mov Disord,2010,25(S1): 117-122.
[2]Fabbrini G,Barbanti P,Aurilia C,et al.Excessive daytime somnolence in Parkinson's disease Follow-up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J].Neurol Sci,2003,24(3):178-179.
[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4,43(6):428-433.
[4]Hughes A J,Daniel S E,Kilford L,et al.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00 case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2,55(3):181-184.
[5]Chaudhuri K R,Pal S,DiMarco A,et al.The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a new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sleep and nocturnal disa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2,73(6):629-635.
[6]Tse W,Liu Y,Barthlen G M,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5,11(5):317-321.
[7]朱其鳳,陸暉,莫國煥.加用抗震膠囊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5,38(3):14-16.
[8]Videnovic A,Golombek D.Circadian and sleep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J].Exp Neurol,2013(243):45-56.
[9]Ondo W G,Vuong K D,Khan H,et al.Daytime sleepiness and other sleep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J]. Neurology,2001,57(S1):1392-1396.
[10]張克忠,袁永勝,宋春杰,等.鹽酸普拉克索改善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14):11-14.
[11]Monti J M,Monti D.The involvement of dopamine in the modulation of sleep and waking[J].Sleep Med Rev,2007,11(2):113-115.
(編輯熊瑜)
R742
B
2095-4441(2015)04-0020-03
2015-09-13
朱其鳳(1982-),女,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帕金森病、運動障礙疾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