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秋
學生在短短兩個月以內(nèi),需要學會24個韻母,23個聲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還得學會兩拼、三拼法,這是剛開始小學生活的6周歲學生的學習任務。這個過程里的單調(diào)、枯燥是顯而易見的。一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共識:對剛入學的學生來說,“興趣”是第一位的,“寓教于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我們在考慮讓學生“樂學”的時候,千萬別忘了語文課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課。最近,筆者聽了一些漢語拼音課,其中有些環(huán)節(jié),我們?nèi)绻茉偻跋胍徊?,效果可能會更好?/p>
往前一步,更溫情
學習復韻母“ɑi、ei、ui”時,需要讓學生掌握韻母標調(diào)的規(guī)律。請看這位教師的教學片段——
師:下雨啦,咱們趕緊給“ɑi”戴上聲調(diào)帽子。可是帽子只有一頂,該給誰戴呢?
生:給“ɑ”戴。
生:給“i”戴。
師:同學們有的說給“ɑ”戴,有的說給“i”戴,到底該給誰戴呢?想想在6個單韻母里,“ɑ”是什么呀?
生:(齊)“ɑ”是老大,給“ɑ”戴。
師:對,因為“ɑ”是老大,所以,聲調(diào)帽子得給“ɑ”戴。跟老師一起說“有ɑ不放過”。
教者用“下雨戴帽子”這種形象化的手法,把漢語拼音韻母標調(diào)的枯燥知識講解得生動形象,學生學習趣味濃厚,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這僅僅是從掌握知識的層面上來說的,語文課還肩負著“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的重任。在上述教學片段里,隱含著一種強權思想:我是老大,所以,我就擁有絕對權利。其實,在這里,我們只是稍稍欠缺了再往前想一步的智慧。我們完全可以把“下雨”的情境變換一下,比如,把“戴帽子避雨”說成“這一光榮的任務應該誰來承擔”呢?這樣,拼音課堂是不是顯得更有意義、更有溫情呢?
往前一步,更高效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年級小朋友是難以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的,組織教學的本領在低年級課堂上就顯得尤為重要。拼音課一般在即將結束的時候,都會安排一個復習環(huán)節(jié),有的是用拼音卡片,有的是借助PPT,以期通過及時的復習,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新知。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我們就發(fā)現(xiàn),即使教師此時實施了充分的言語激勵、物質(zhì)獎勵等小策略,仍能看到學生明顯的疲憊。這其實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40分鐘的有意注意,已遠遠超過他們能堅持的極限。
在這里,我們同樣需要有再往前一步的智慧。有位教師在復習時,充分利用了PPT的強大功能,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她把要復習的韻母依次映示在屏幕上:有的是閃爍;有的是漂移;還有的是溶解……停留的時間都在5秒左右。當韻母在屏幕上映示的時候,整個教室里靜悄悄的,變化的、會消失的拼音,充分吸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學生就擔心自己沒看清楚,每個學生都瞪大了眼睛,努力思考怎么讀,積極地舉手,收到了很好的復習鞏固的效果。
拼音教學,在學生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只占很少的時間,往往我們都把它看作是認識漢字的工具。但是,拼音小課堂,教學大智慧,我們同樣需要用“語文”的視野去關照它。
(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