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寓言故事:三位石匠在雕刻石像,天使問他們在做什么?第一位石匠回答:“我在鑿石頭,這份工作很辛苦,鑿完后我才可以回家。”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雕石像,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酬金很高,我可以養(yǎng)家糊口。”第三位石匠驕傲地說:“看見了嗎?我正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同樣是石匠,同樣是雕刻,三人的感受不同,第一位視工作為負擔,第二位視工作為責任,第三位視工作為一種生命的享受。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工作快樂,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獄。”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工作是生活最主要的活動,是人生命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礎。一個人工作是否快樂,直接影響其生活的幸福,直接影響其生命的質(zhì)量。
快樂工作,源于對工作的熱愛。斯霞老師堅守“童心母愛”教育,即使到85歲正式辦理退休手續(xù)后,在南師附小的校園里還時常見到她的身影;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的霍懋征老師,堅定“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信念,從事小學教育60多年,她曾無限深情地說,“我一生從教的體會,那就是六個字:光榮、艱巨、幸?!?;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著名教育家的李吉林老師,潛心35年學習實踐研究“情境教育”,雖已77歲高齡,但還一直行走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從三位前輩那慈愛的笑容里、開心的話語中,我們能讀出她們的工作是快樂的、幸福的。
快樂工作,源于對工作的擔當。幾年前,我曾到過我們老師支教的學校,那里條件簡陋,遠離鬧市,偏僻落后,8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有的老師家離學校二十多里,每天早出晚歸;那里老師的待遇低,沒有市標工資,沒有獎金福利,寄宿學生的三餐管理、晝夜值班,幾乎都是義務勞動;那里老師的發(fā)展機遇少,很少有機會外出學習。但就是這些老師,他們以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笑對工作,笑對生活,承擔起改變農(nóng)村孩子人生命運的大任!從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師者的偉大,感受到生命的崇高!
快樂工作,源于對工作的心態(tài)。人在擇業(yè)時,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在執(zhí)業(yè)時,要喜歡自己選擇的!快樂工作自己做主,別人無法替代。我們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就應該把職業(yè)當事業(yè),視工作為生活,這樣,方能擁有職業(yè)尊嚴,才會充滿工作激情,在做好“平凡的小事”和“簡單的瑣事”的工作中,努力營造自己的“內(nèi)心天堂”,體驗工作樂趣,享受生活幸福。
生活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我們擁有了工作的快樂、享受了工作的幸福,才能體會到人生最美的生命狀態(tài)。
(戴銅,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養(yǎng)對象,
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淮安市實驗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