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決定品質
哲理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軍方為“起輪事故”的頻發(fā)頭疼不已。許多飛行員在降落后,總會在收起側翼時誤將輪子收起。可以想見,飛機在陸地上滑行時收起輪子,有多么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軍方請來一位心理學專家阿方斯·查帕尼斯中尉。查帕尼斯中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這些飛行員會如此粗心?他們太過疲勞嗎,還是他們太早放松警惕、覺得完成艱巨任務后可以就此“放手”?或者是在培訓他們時出了什么岔子?
很快,一條線索浮出水面:問題只出在駕駛B-17轟炸機和B-25轟炸機的飛行員身上,而運輸機飛行員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這條線索幫助查帕尼斯中尉打破了自身的偏見:他決定不再從飛行員的大腦中找原因,而是去看一看他們的駕駛艙。
在這些轟炸機的駕駛艙里,機輪控制桿和側翼控制桿緊挨在一起,看上去一模一樣。相比之下,運輸機的控制桿布局就非常不同。
這一問題發(fā)現后,轟炸機的駕駛艙從此改頭換面。在此之前,軍方的關注點一直在飛行員培訓和如何確保飛行員時刻保持警覺上,并且著重于培養(yǎng)那些不會出錯的“優(yōu)秀飛行員”。而查帕尼斯中尉,僅僅在著陸時變速桿的末端安裝一個小橡皮圈,就解決了轟炸機存在的問題。(【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故事的哲理: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將過錯歸究于一個非常復雜的原因上,比如改變人的行為。而事實上,一些看似復雜的問題,通過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得到改善。真正的品質,往往并非來自人的行為,而是在設計時就已經決定了。管理
向“沙漠王國”出售沙子
需求來自與痛點的聯系
哲理的故事:
2014年年底,德國一家名叫風速的建材公司發(fā)了“橫財”。原來,這家公司的老板接了一大單,向阿聯酋出售1500方沙子。阿聯酋號稱“沙漠王國”,遍地是黃沙,風速建材公司是怎么拿下這筆大單的?
風速公司老板名叫庫爾特·海森堡,2014年秋天,他從報紙上講到一個消息:阿聯酋迪拜將搭建一個世界級賽馬場??赐赀@則消息之后,庫爾特就開始變得不正常了。
他放下公司忙碌的業(yè)務不管,居然跑到迪拜旅游。十多天之后,他返回公司就向大家宣布:要把德國的沙子賣到迪拜去。所有員工都認為老板是瘋了。
員工們不知道老板究竟要干什么。兩個多月之后,庫爾特背著一個大包,再次來到迪拜。這次,他直接找到迪拜世界級賽馬場負責人赫爾姆特,開門見山地向他推銷起德國的沙子。
赫爾姆特直接拒絕了。庫爾特說:“您先別著急,您能否先聽我說一說為什么向您推銷德國的沙子?”他接著說:“兩個多月前,我在迪拜待過這十多天。在這十多天里,我天天只做一件事:到各個角落踩沙子,用心感受它們。您知道嗎?迪拜雖然最不缺沙子,可這里的沙子顆粒偏大,頗為粗糙,并不適合鋪設賽馬場。一旦用進去后,傷到動輒千萬的純種賽馬,你們的損失將難以估算?!?/p>
短短幾句話,把赫爾姆特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他還是很猶豫:“你說得雖然有道理,但我怎么確定你們德國的沙子就一定不會傷到馬?”
庫爾特笑了:“前些日子我跑遍德國各地,精選十幾種優(yōu)質的沙子,現帶來樣品供您挑選?!彼麖淖约旱陌锾统鍪畮状毶尺f給赫爾姆特。
赫爾姆特打開其中一袋沙子,伸手摸了摸,發(fā)現果然質感非凡。赫爾姆特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一種德國細沙。然后,庫爾特與之簽下巨額訂單,向迪拜發(fā)去1500方沙子。大家都說庫爾特制造了一個商業(yè)神話。(張珠容)
故事的哲理:
推銷客戶貌似最不需要的產品,看上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這都是在你沒有將你要推銷的商品品類與客戶的痛點加以聯系進而區(qū)隔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管理
把糧食留給敵人
風氣損失才是致命損失
哲理的故事:
宓子踐是魯國人,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一。這一年,齊國對魯國大舉進攻。齊國國力強盛、軍隊戰(zhàn)斗力強悍,魯國戍邊部隊節(jié)節(jié)敗退。
戰(zhàn)火很快燒到魯國單父地區(qū),宓子踐時任該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除了加強防御,還有件事讓他很揪心:正值麥收季節(jié),大片麥子已經成熟,不久就能收割入庫,可這些糧草卻可能成為對方的補給。
有幾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向宓子踐提議:“要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老百姓去搶收。無論男女老少齊上陣,不管是誰種的,誰搶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惫賳T們也附和:“齊國軍隊長途奔襲,糧草運輸問題肯定讓他們頭痛。如果無法搶走麥子做軍糧,其糧食供應就會有問題,就會不戰(zhàn)自退?!北M管鄉(xiāng)中父老和屬下再三請求,宓子踐卻不肯這么做。幾天后,齊國軍隊搶收入了所有麥子。
很多人埋怨宓子踐,讓敵人劫掠去一年的勞動成果。消息傳到魯國都城,大貴族季孫氏也異常震怒,派使臣赴單父地區(qū),向宓子踐興師問罪。宓子踐對使者說:“麥子被敵人割走,明年還可以再種。如果我讓百姓去搶收麥子,對那些平時不愿意勞動的人來說,就可能不勞而獲,憑空得到不少好處?!?/p>
聽到這里,使者怒氣消了不少。見使者臉色多云轉晴,宓子踐繼續(xù)說:“要是我下令搶收,百姓們能搶回來一些麥子。等到敵兵退去,那些不勞而獲的人,便會期盼敵國入侵。如此,民風會變得越來越壞。其實單父地區(qū)一年的小麥產量,對于魯國強弱的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會因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也不會因失去這點小麥衰弱下去。與其助長這種僥幸心理,還不如讓敵兵搶走這些糧食。因為前者才是危害我們魯國的大敵,是幾代人的大損失?!?/p>
果然,季孫氏不僅沒有處分宓子踐,反而還重重嘉獎他一番。(嵇振頡)
故事的哲理:
文化是一個組織的靈魂。文化其實就是風氣。文化是不擇手段追逐短期利益,還是不計小利而追求持續(xù)的發(fā)展,將直接影響員工的行為,并最終決定企業(yè)命運。員工行為是企業(yè)文化的放大鏡,管理者不要抱怨員工急攻近利,而應自省一下企業(yè)文化是否發(fā)生了偏差。管理
李嘉誠換領帶
用行動來保護員工的熱情
哲理的故事:
一天,李嘉誠外出談生意。在公司總部門口,一位員工攔住了他:“老板,我覺得您今天的這條領帶有些問題。”李嘉誠愕然:“有什么問題?”員工說:“老板,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不應該系紅色領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協(xié)調,還可能影響到您談生意的效果?!崩罴握\看了看胸前那條紅色的領帶,思考片刻,朝員工投去嘉許的目光:“你說得沒錯,謝謝你的提醒?!闭f完,李嘉誠轉身回到辦公室,換了一條黑色的領帶。
當他再次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那位員工還在那里;看到李嘉誠換了一條領帶,他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墒?,等到這個員工離開,李嘉誠從手包里拿出原來的那條紅領帶,重新換上,而將黑領帶放回包里。
一旁的保安將這一切看在眼里。他走上前來問:“老板,您為什么又要換上紅領帶?”李嘉誠笑著說:“我今天會見的是一位老朋友。每次與他會面,我都會系一條紅領帶,而他每次都會稱贊我系紅領帶顯得更精神。也就是說,他喜歡紅色領帶,而不是黑色?!?/p>
“那您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剛才那位員工呢?”保安又問。
“他不知道我那位生意伙伴的喜好,但他能細心地發(fā)現我身上的領帶與服裝搭配不協(xié)調,并熱心地告訴我,我必須用行動來保護他的熱情。”(郝金紅)
故事的哲理:
作為管理者,常常抱怨員工缺少激情和主觀能動性,但殊不知可能就是自己的某些行為在在無意中打消著員工的激情。要激發(fā)員工的熱情不是“搞運動”、“喊口號”,而是在日常的行為中,不斷樂于聽取他們的意見,并給予即時的認可和回饋。管理
責任編輯:莊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