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盛
摘 要: 本文針對當前高中生因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而存在的種種問題,從元認知策略的內(nèi)涵出發(fā),闡述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探討高中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調(diào)節(jié)、監(jiān)控和評價自己的閱讀行為,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關(guān)鍵詞: 元認知策略 高中英語 課外閱讀
1.引言
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認為:“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是提高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你讀得越多,詞匯量越大,寫作就越好,拼寫越正確,當然成績就隨之提高了。課外閱讀對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很有幫助?!鼻迦A大學知名教授吳古華認為:“從長遠來看,大量閱讀是擴大詞匯量的根本途徑——大量閱讀上口的、地道的英語材料或書籍,是提高英語的根本途徑。”閱讀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今后工作和學習中最有用的外語技能,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中心。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英語閱讀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具體目標,語言技能分級目標方面,要求六級、七級、八級在讀的技能上:“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分別達到20萬,30萬,36萬詞以上?!比欢?,調(diào)查顯示,詞匯量不足是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障礙,其次是閱讀速度慢,存在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弱和歸納能力不強,感受能力欠缺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迫使高中生減少閱讀量,從而導致閱讀速度慢;反過來,閱讀速度慢,致使閱讀量減少,又阻礙詞匯量的積累,于是就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于是很多高中生對閱讀出現(xiàn)畏難情緒,閱讀時間、閱讀量上普遍不足,嚴重缺少合作閱讀精神,英語成績難以提升。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閱讀習慣、閱讀心理、文化背景等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閱讀策略的認識和運用,進而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為了克服這一問題,教師除抓好課堂閱讀教學訓練外,更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本文試從元認知策略的內(nèi)涵入手,談談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中如何運用元認知策略來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2.元認知策略的涵義
據(jù)維基百科Wikipedia中有關(guān)元認知Metacognition(也譯為后設(shè)認知)的解釋,Metacognition is defined as“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or“knowing about knowing”。美國斯坦福大學發(fā)展心理學家弗拉維爾John H.Flavell(born 1928)首先使用了“Metacognition”,他將元認知定義為:Metacognition refers to one’s knowledge concerning one’s own cognitive processes or anything related to them,e.g.,the learning-relevant properties of information or data.元認知由三個要素構(gòu)成:(1)Metacognitive knowledge(元認知知識)(也稱為metacognitive awareness);(2)Metacognitive regulation(元認知監(jiān)控);(3)Metacognitive experiences(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是學習策略的一種,作為元認知和學習策略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得到了相當?shù)年P(guān)注。在對學習策略系統(tǒng)的研究中,J.Michael O’Malley和Anna Uhl Chamot把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高于其他兩類策略。他們認為元認知策略就是利用認知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通過確立學習目標與計劃,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評估學習結(jié)果等手段來調(diào)節(jié)語言學習行為。元認知策略是保證學習活動成功的更高級的執(zhí)行技能,包括對學習的計劃和管理功能,是學會學習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國學者潘黎萍對元認知策略在二語課堂閱讀中的可教性進行了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了元認知策略在中國外語閱讀課堂中的可教性,認為元認知策略意識強,閱讀效果也相應較好。《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作為教學培養(yǎng)目標,明確指出高中生應掌握并不斷調(diào)整學習策略。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的指導關(guān)系重大,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學習、自主學習能力。
3.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課外閱讀中的運用
英語閱讀是一個復雜的認知活動,既是語言文字的處理過程,又離不開閱讀者已有的背景知識的參與和應用,更離不開閱讀者依據(jù)所讀上下文而進行的假設(shè)、預測、驗證、確定等大量而復雜的邏輯理解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元認知對閱讀理解的影響,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即計劃、監(jiān)控和評價體現(xiàn)出來。其中監(jiān)控起著主要的作用,即讀者必須把自己的閱讀過程作為意識對象,積極加以監(jiān)控,并且能夠在必要的時候采取適當?shù)难a救策略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具體來講,閱讀中常見的元認知活動包括設(shè)立閱讀目標、依據(jù)目標調(diào)整閱讀策略和速度、評價閱讀材料、補救理解失誤、評估理解水平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文秋芳的研究表明,學生的管理策略(元認知策略或反思學習能力)在中學已經(jīng)形成并趨向成熟,在高中階段形成的管理策略對今后的學習非常關(guān)鍵,甚至對他們的終生學習起到重要作用。
在英語課外閱讀中,應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學習和體驗運用元認知策略的機會,即掌握計劃、管理、評價等方面元認知策略的使用。
3.1指導學生了解元認知策略的相關(guān)知識和方法
3.1.1計劃(planning)
指導學生自行制定學習目標,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選取閱讀材料,打算從這一材料中學到什么,花多長時間完成,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自己擁有哪些資源,遇到不能理解的內(nèi)容時怎么解決,并列出可供選擇使用的學習策略,產(chǎn)生待回答的問題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等。
3.1.2監(jiān)控
指導學生明確閱讀目的,監(jiān)控閱讀行為:在閱讀進程中是否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了self-monitoring-questioning;是否邊閱讀邊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并檢驗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是否找尋了文章的topic sentence和key words;是否采用了有效的閱讀方法如略讀skimming,通過掃描迅速掌握主旨大意;尋讀scanning,用來搜索、確定信息,從而達到找出答案、解決問題的目的;粗讀extensive reading,閱讀較長材料,主要涉及整體的理解;細讀detail reading,閱讀較短的閱讀材料,通常是關(guān)于細節(jié)的閱讀;是否了解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以及詞和句子的銜接連貫手段等;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預測與材料不符或某些地方無法理解時,是否采用了調(diào)節(jié)策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閱讀行為,如放慢閱讀速度、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是重新閱讀未理解部分以檢查對詞義的猜測是否準確,還是繼續(xù)讀下去,以期在后面的內(nèi)容里找到有用的線索和信息。
3.1.3評價
指導學生對閱讀進行反思評價,在閱讀過程結(jié)束之后,學生要評價自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過程和思維過程,及時作出相關(guān)的調(diào)整,以期更出色地完成下一次的閱讀任務。如:評價所讀文章是否滿足自己的閱讀目標或要求;是否對其確定的閱讀計劃與運用的閱讀策略進行分析和評價,總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分析失敗的原因,重新調(diào)整閱讀策略。
但是,了解策略知識不等于已掌握了策略,也不等于會靈活地應用策略,因此,元認知策略的指導和訓練不是短期的、一時的行為。
3.2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使學生獲得元認知能力
通過教師在平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示范來強化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在教學人教新課標模塊6 Unit 4“Global Warming Reading”部分“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這篇文章前,可給學生提出下列問題:(1)How many Sources of energy do you know?(2)What are Greenhouse gases?(3)What are the two graphs about?(4)What do you know about global warming?利用這幾個問題挖掘并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并運用圖表中信息和標題對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進行預測,為成功地完成下一步的閱讀做好心理準備和鋪墊。接下來,教師幫助學生確定閱讀方法,設(shè)置問題如下:(5)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article?問題旨在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材料,找出其內(nèi)容梗概,采取的閱讀方法為略讀;(6)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three scientist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等,學生帶著問題,根據(jù)材料的有關(guān)線索來判斷和尋找信息,此時學生運用的閱讀方式為尋讀。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邊思考邊不斷向自己設(shè)問,如:(7)How many parts can you divide the text into and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在學生完成相關(guān)的閱讀和理解練習后,設(shè)置下列問題指導學生對學過程進行反思評價:(8)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9)What can we do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練習來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完成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也可讓學生講述自己在閱讀中的思維過程,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民主的反饋環(huán)境,以便可以自由地相互評價學習方法與策略。教師在給學生提供幫助與支持的同時,應當鼓勵他們在課外閱讀中主動地使用已學的策略,逐步引導學生從以教師為主導的外部反饋轉(zhuǎn)變成學生自己的內(nèi)部反饋,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另外,幫助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材料一定要注重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讀性(難度適合學生的水平)和真實性(盡量采用語言地道的閱讀材料),還應當兼顧題材的廣泛性和體裁的多樣性。為了激發(fā)閱讀興趣,實現(xiàn)資源共享,教師還應要求學生撰寫閱讀報告,內(nèi)容包含:標題、內(nèi)容簡介、精彩語言、閱讀推薦指數(shù)(1~5顆星)和讀后感言。
4.結(jié)語
培養(yǎng)高中生的元認知策略,是幫助他們培養(yǎng)自我調(diào)控能力,進而走向成功的一條有效途徑,只有學習者將外在的矯正性指示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某C正性機能,才可以說真正學會了元認知學習。“Give a man a fish;you have fed him for today.Teach a man to fish;and you have fed him for a lifetime.”,只有能讓學生跳出題海,徜徉書海,自行領(lǐng)會文化的差異,體會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所帶來的成功的激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The Power of Reading: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by Stephen D.Krashen.Westport,Conn:Libraries Unlimited,2004.2nd ed.
[3]J.Michael O’Malley & 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
[5]潘黎萍.元認知策略在二語課堂閱讀中的可教性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2006(1):49-54.(相關(guān)).
[6]Kim,H.& S.Krashen,“Why Don’t Language Acquir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Reading?”.In TESOL Journal,1997,Vol6:3:26-29.
[7]吳古華.英語專家如是說[J].英語學習,2000.
[8]文秋芳.傳統(tǒng)和非傳統(tǒng)學習方法與英語成績的關(guān)系[J].現(xiàn)代外語,1996(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