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堅
情感是學生樂學、愛學的內(nèi)驅(qū)力,沒有情感,就不可能把課上得成功。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蓖瑯?,沒有情感的英語教學,就不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也不可能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情感。
一、培養(yǎng)教學情感,離不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課堂教學好比是一臺戲,老師和學生要同臺演出,學生是主要參與者,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不僅是演員,還是導演,教師就像一位優(yōu)秀樂隊的指揮員,使每一個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演奏出美好的生命樂章。為了演好一臺戲,既需要師生默契配合,又需要情感的交流。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柯納的研究表明:“面帶微笑的人,比起緊繃臉孔的人,在經(jīng)營、推銷及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臉比緊繃的面孔藏有更豐富的情報,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際互動中占據(jù)主動。”微笑有助于建立師生和諧的關(guān)系,使學生情緒高昂,愉快地學習。教師的語言要文明,不能諷刺挖苦學生,如果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答錯了或是答不出來,教師以苛刻的語言對待學生,就猶如在學生的頭上潑了一盆冷水,學生的學習情緒就會低落,長期下去,學生就會自暴自棄,好學生就會學習退步,后進生也就越來越差。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比绻麑W生答問題答的不對或答不出來,教師要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引導學生,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師的啟發(fā)點撥下,學生答對了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或公開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融洽的合作氣氛,就會產(chǎn)生愉悅的心情和無阻樂趣,從而樂于學習。人們都知道,在心情舒暢的狀態(tài)下工作,就會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反之,則思路阻塞,反應(yīng)遲鈍。同樣,如果學生的心情越愉快,他們的思維就活躍,聰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習效果就越好。
二、培養(yǎng)英語情感,教師必須有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設(shè)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用心理學的術(shù)語來說,就是利他主義,即不期望得到任何回報或良好印象的助人精神。有的教師由于說話不注意,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缺乏同理心。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時說到“差生”,被叫學生處境的難堪是可想而知的,人總是有自尊心的,當著眾人的面被稱為“差生”,還得站起來回答問題,這種滋味如何?我們要為這些“差生”想一想,他們的學習差,本身就有壓抑感,總覺得比別人矮一頭,若叫他“差生”,就更挫傷了他的自尊心。常言道:“打人不打臉,說話不揭短?!币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定要謹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他們的心情,為學生著想。
不但在課堂上對學生有“同理心”,在課外也要有“同理心”,教師必須對每一個學生關(guān)心、愛護,像春雨潤物無聲一樣,滋潤學生的心靈,從而激起對教師的愛,愛屋及烏,由愛教師進而愛他所教的這門課。例如:我班有一學生經(jīng)常不完成家庭作業(yè),有一天,他沒吃早飯,他母親到校給他送飯,正巧這天上午學校包場電影。家長到校后得知他經(jīng)常不寫家庭作業(yè),很生氣,就劈頭蓋臉地打他,當時,我又是同情,又是恨,同情的是,家長打他,他哭得很傷心,恨的是,他不寫作業(yè),天天如此。最后同情心占了上風,家長打他,我就阻攔不讓打,我說:“再原諒他一次吧!”這時,周圍的學生都排隊看電影去了。家長說:“作業(yè)不寫,電影也不讓他看?!蔽艺f:“電影還是要讓他看的,看電影也是受教育,通過看電影他肯定能把作業(yè)補上,我相信他一定能補上!”這個同學點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事后,他果然把作業(yè)補上了。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揚了他。學生的點滴進步,能夠得到教師及時的肯定、表揚,他就會受到鼓舞,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也會油然而生?,F(xiàn)在,每堂英語課他幾乎都舉手發(fā)言,有時發(fā)言還很正確。如果家長打他,我袖手旁觀,再不讓他去看電影,他肯定對老師恨之入骨,有可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厭惡學習??梢哉f,在他挨打時,老師為他解了圍,他心里是明明白白的。人都是有感情,人們常說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培養(yǎng)英語情感,教師的語言要形象、幽默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傳遞教學信息,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其進入最佳狀態(tài)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形象化。例如:英語有一則諺語:“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熱身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由教師或某位學生用多數(shù)學生能接受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說一則諺語,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談或者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等,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準備。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shù),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可設(shè)置一個懸念來吸引學生的關(guān)注,也可提出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維,還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引起學生注意。
開始教單詞時,我們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比如:教apple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apple,然后指著足球結(jié)合肢體語言問學生:“What’s this? It’s an apple.apple,apple重復幾遍,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學生腦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apple,apple,而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教詞匯也在教思維。如果進行詞匯復習,我們可進行“Guess”游戲,比如:復習egg,basketball,pencil,eraser,banana和dictionary等名詞時,我們便可把準備好的小實物、圖片、模型放在講臺上,先讓學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講臺下,秘密地把egg放在一個準備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學生已學過的句型問:
T:What’s in my bag?學生猜后回答(宜單人進行)。
S:It’s a basketball.(如果答不對,就說如下說法。)
T:No,it isn’t.接著問另一個學生。
T:What’s it?學生猜答。
S:It’s an egg.猜對了,教師鼓勵這個學生說。
T:Yes,you’re right.You are very clever.
然后換一件繼續(xù)進行,如此等等,既復習了單詞,又熟悉了句型,既練了聽,又練了說,學生不以學為苦,而是興趣濃厚地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