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瓊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文化與語言的關系和《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出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觀點,詳述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多種途徑,即課堂教學(詞匯,口語,語法和閱讀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最后再次強調(diào)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最終達到跨文化交流無障礙的目的。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跨文化意識 教學方法
一、課題的提出
1.語言與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表達和傳播的工具,語言滲透于文化的各個層面。外語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文化教學,不了解文化,在語言學習和交際過程中就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礙,導致不能有效地學習語言或交際失敗。因此,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滲透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2.《課程標準》解讀。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文化意識”作為基礎英語教育階段的目標內(nèi)容之一,并在目標描述和內(nèi)容標準中詳細描述文化意識的具體內(nèi)容。文化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和提高化文化意識,即中外文化的敏感性(sensitivity),對文化差異的寬容性(tolerance),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flexibility),旨在提高鑒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途徑
如果文化知識的傳授主要靠合理配置的教學素材,那么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則要依靠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以及課內(nèi)和課外教學的潛移默化。
1.詞匯教學中的跨文化文化意識培養(yǎng)。
詞匯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文化載荷量最大的部分,也是語言中最活躍的成分。然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使許多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出現(xiàn)了不對等。教師在講解單詞時應注意強調(diào)不對等性,否則就會出現(xiàn)大量漢語式的英語。
(1)詞匯空缺。文化差異造成兩種語言之間的詞匯空缺。如a bingo game 在漢語中無對等的譯詞,漢語中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中的三伏和三九也會使英美國家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2)對應詞范圍不同。英語和漢語中雖然有大量的對應詞,但大部分詞的詞意范圍不同。如英語中的modern既是時間概念,又是文化概念,意味著對中世紀的反叛,倡導人文精神,這顯然要比漢語中表現(xiàn)代的意思更廣泛。
(3)詞義褒貶不一。社會文化本身不同,造成英漢文化內(nèi)涵上質(zhì)的差別,詞義相同而褒貶不同。如中國人經(jīng)常用狗罵人,狗仗人勢,走狗,狐朋狗友,等等,西方人則把狗視為man’s best friends,如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
與詞匯相比,英語中大量的習語、成語、典故更是體現(xiàn)了文化的內(nèi)涵。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有關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其文化內(nèi)涵。
2.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對于中國學生而言,其口語的困難不是如何正確發(fā)音,而是在實際的情景中如何恰當?shù)乇磉_自己。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多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把語言放在具體的背景下進行,使語言鮮活起來,使學生獲得真正的交際能力。比如最簡單的英美人見面互相問候: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或談論天氣:It’s fine,isn’t it.而中國人見面是吃了嗎、喝了嗎,或你到哪里去?當然,還有其他場合,如打電話、購物、問候、約會討論等。所以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先講清一些語言習慣及內(nèi)涵的文化因素,讓學生學到地道的、真正的英語,而不是漢語式的英語。
3.語法教學中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語法體系,我們不但要探究其邏輯形式和結構的不同,還要探究其形成的內(nèi)在因素。如“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的謂語動詞怎么用is而沒有用are呢?原來西方人用餐禮儀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雙手齊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個整體,所以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各異。英語注重各種連接手段,達到句子結構和邏輯上的完美。如要表達“他是我的一個朋友,不能說“He is my a friend.”,而要說“He is a friend of mine.”,雙重所有格準確地體現(xiàn)了他與我的朋友之間的關系??傊⒄Z龐大的語法體系中,有許多可以當成跨文化文化教育的素材,在日常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恰當?shù)匾肟缥幕逃?,既使學生獲得西方文化知識,又使枯燥的語法闡釋變得鮮活而富有生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英語閱讀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有關英美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節(jié)日(Halloween,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名人趣事(Audrey Hepburn,Maksim Mrvica)、標志性建筑物(Big ben,the EiffelTower,the White House)、飲食(hamburger,hot dog pizza)、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文章,這就為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做這方面閱讀時,我們要先給學生提供有關這些方面的大量的閱讀材料,補充背景知識,這樣學生會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yǎng)世界意識和跨文化意識。
5.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語言的學習是多方面、多途徑的,意識的培養(yǎng)更是隨時隨地,光靠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顯然是不夠的。所以課外要最大限度地營造英語文化氛圍,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1)開辦英語角。讓學生在草坪上、樹蔭下無拘無束地用英語交流。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請外教或外國朋友和學生直接交流,真實真切地感受英語文化,在輕松愉快的交流中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2)開設研究性課程。以跨文化研究為主題,系統(tǒng)地傳授英美文化知識。比如每周增加一兩節(jié)英美文化史、英美風情錄、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等,使學生系統(tǒng)完整地了解英語文化,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3)利用現(xiàn)代化電教手段。利用投影儀、互聯(lián)網(wǎng)等播放一些配有字幕的原版電影、影碟,比如可以播放Family Album U.S.A,Growing Pains等很多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有趣的原版電影,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同時對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道德觀等形成直觀地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三、結語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社會發(fā)展必將使跨文化交流愈加頻繁,尤其是隨著當前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所以,在初中外語教學中,我們在注重傳授外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以文化意識促進語言的學習,克服文化差異障礙,輕松愉快地學習外語,最終實現(xiàn)文化交流無障礙。
參考文獻:
[1]魯子問,王篤勤,主編.新編英語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英語課程標準.2011.
[3]陳儉賢.“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1).
[4]經(jīng)閔.新課曾理念下外語教學和文化導入.中學外語教與學,2011(2).
[5]汪穎.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外語教與學,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