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娟 趙雅紅 朱清風
摘 要: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頻率最高,最了解學生,對學生心理健康產(chǎn)生的影響最大。本文主要通過開展優(yōu)秀中職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的形式,針對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不良情緒、學習動機不足、兩性交往、自我中心性格等,談談他們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以及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 中職 班主任 學生 心理健康
中職學生正處于身心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伴隨著生理成熟,開始出現(xiàn)身心不和諧情況,發(fā)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如學習、人際交往、就業(yè)問題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產(chǎn)生的影響尤為重要。因此,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別加強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為此,我校學生處專門組織了一次班主任學習心理健康專題討論會,主題內(nèi)容為:作為中職班主任,你如何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座談會上,班主任暢所欲言,深切交流,相互學習,收獲頗豐。現(xiàn)將部分內(nèi)容簡摘如下:
一
主持人:各位班主任,你們好!今天我們在這里就我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舉辦一個經(jīng)驗交流會,希望各位班主任能針對學生中一些比較突出的、典型的心理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并相互借鑒學習,幫助我校學生健康成長。
今天,我們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如何幫助學生處理不良情緒?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自控能力差,情緒不穩(wěn)定,起伏大,容易煩躁發(fā)脾氣,沖動,對于一向被家長、教師不太看好的中職學生而言,問題更為嚴重,作為中職班主任,如何幫助學生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呢?下面我們有請2010級計算機(2)班班主任趙雅紅老師談一談她的經(jīng)驗。
趙雅紅:中職學生由于生理、認知等各方面的原因,情感豐富易變,活潑而富有朝氣,常有沖動性,不善于克制自己。在待人接物上情緒色彩濃厚,自控能力較差。作為班主任,我常常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1.正視情緒。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消極情緒,產(chǎn)生消極情緒,不要去壓抑、掩飾或否認它,而要接受并正視自己的不良情緒。
2.尋找原因。
根據(jù)艾麗絲的情緒ABC理論,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并非客觀事件本身,而是對該事件的看法。平常工作中我會引導學生從主觀方面分析自己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并回憶自己曾經(jīng)歷的那些不良情緒及產(chǎn)生的危害性,轉(zhuǎn)換思維角度,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情緒反應。
3.解決方法。
任何不良情緒都是可以調(diào)節(jié)、轉(zhuǎn)換的。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使情緒走出低谷:轉(zhuǎn)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聽聽音樂、看電影等;宣泄,如傷心時在適宜場所放聲大哭,跑步打球,找他人傾訴,寫日志等;升華,如“化悲痛為力量”、“超越自卑”,把消極情緒升華為采取積極行動的推動力,努力改變不如意的狀況;理智調(diào)控,轉(zhuǎn)換思維角度,改變認知,自我暗示,自我安慰等。
二
主持人:好的。謝謝趙老師的分享。趙老師將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相信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不良情緒問題。
除了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學生在學習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我校中職生大多數(shù)知識基礎較薄弱,學習成績不理想,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有著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學習動機不足。班主任該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重塑學生的自信心呢?下面我們有請2011級數(shù)控(2)班班主任馮健明老師談一談他的經(jīng)驗。
馮健明:中職生大多數(shù)知識基礎差,學習動機不足,自卑心理嚴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班主任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增強中職生的學習動機和重塑學生的自信心:
1.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增強中職學生的學習動機。
班級氛圍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尤其對后進生而言,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氛圍中,每個學生都會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變得勤奮和好學。班主任既要在紀律與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又要非常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把對學生的愛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jié)合。這樣學生既會感受到班主任的威嚴又能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不至于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2.尋找中職生身上的閃光點,重塑學生的自信心。
很多中職生因為學習差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但每個學生身上總有閃光點,班主任應該細心,多發(fā)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和表揚他們,讓他們回憶自己曾經(jīng)成功的經(jīng)歷,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3.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機制,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應調(diào)動學生內(nèi)部力量,發(fā)揮小組作用。班主任首先應了解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建立一個優(yōu)、中、差生搭配的學習小組。小組分工明確,選一名成績好、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監(jiān)督和幫助組員學習。小組間定期舉行比賽,獎勵優(yōu)秀同學,同時選出優(yōu)秀小組及組長,及時強化。
三
主持人:好的。謝謝馮老師的分享。馮老師的觀點切中要肯,而且這樣的教學方法剛好適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
下面我們要談到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了,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致使青少年過早發(fā)育,情感成人化,在這一時期,性意識也慢慢成熟。很多中職學生出現(xiàn)早戀現(xiàn)象,作為班主任,我們2009級會計(3)班的姚景明老師是如何解決的呢?讓我們有請姚老師談談她的心得。
姚景明:早戀現(xiàn)象是青春期孩子向往異性、接近異性的正常心理反應,是青少年到了一定年齡時生理心理需要的自然流露,也是孩子長大的標志。
首先,教師應正確認識這一現(xiàn)象,不要草木皆兵,制造緊張氣氛,將一些男女生的親密交往視為“早戀”。更不宜大加宣揚,把學生之間的早戀行為視為不道德或下流可恥,從而大加斥責,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只會把學生置于對立面,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后果。
其次,應加強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預防和性道德教育。這一系列教育能為他們正常異性交往提供知識、技能、道德和心理保障。
再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利用班會、團委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等,將學生充沛的精力引導到正當高尚志趣和對各種知識的探求上,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
最后,對癥下藥,關懷成長。一般來講沉迷于戀愛的學生往往來自家教嚴謹專制、父母感情不好或者單親家庭,他們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或者足夠的理解與支持,通過早戀獲得情感上的補償。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給予足夠關懷、理解與溫暖,使他們的情感得以滿足。
四
主持人:好的。謝謝姚老師的分享。
前面我們討論的主要還是如何幫助學生解決他們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下面則涉及一些學生與人交往中的典型問題?,F(xiàn)在班上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幾乎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求必應,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性格,學習中、生活上,缺乏包容,嫉妒他人,作為班主任,你們會如何處理?下面我們有請2008級幼師班班主任娜布其老師分享下她的經(jīng)驗。
娜布其:學生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性格,是家庭、社會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班主任要學會理解但不縱容學生。
第一,我讓學生在心里找到一個平衡點。每一新學年我都會對學生說:你們都是家里的寶貝,一家?guī)卓谏钤谝黄穑瑏淼綄W校也是老師的孩子,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四五十個成員的大家庭,所以我們要學會彼此理解和包容。
第二,給學生提供發(fā)泄不滿的途徑。我建議學生平時有什么問題就寫在周記上,每兩周或三周收一次。對學生的問題給出自己的建議。學生的書寫、老師的反饋都能促使學生反思,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我。
第三,通過集體活動,同學們團結(jié)在一起?;顒雍芏?,我們要有目的地選擇和有效實施。如解決宿舍內(nèi)部矛盾,應選擇以宿舍為單位,與其他宿舍競爭或宿舍內(nèi)部協(xié)助為主題的活動。通過集體活動,他們彼此傾聽、相互包容、加深理解,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
第四,適度的批評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很難適應競爭相當激烈的現(xiàn)實社會環(huán)境,必將遭到現(xiàn)實的淘汰。所以適當?shù)呐u教育能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們的人生之路更順暢。
五
主持人:好的。謝謝娜老師的分享。
也謝謝各位班主任今天非常精彩的發(fā)言。通過這次經(jīng)驗交流,我想各位班主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更多了解,下面我對這次交流會做一個總結(jié)。
我校中職學生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心理問題:學習問題(學習動機不強、學業(yè)不良、厭學等)、人際關系失調(diào)(同學關系、師生關系、親子關系等)、不良人格問題(偏激、嫉妒、暴躁、孤僻、怯懦、自卑、神經(jīng)質(zhì)、自我中心等)、青春期發(fā)展性問題(自我同一性問題、異性交往問題等)等,其中以人際關系失調(diào)問題最為普遍。
班主任作為德育的主要實施者,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據(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運用科學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調(diào)整心態(tài),科學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班集體建設中,學生出現(xiàn)問題是一種正常、普遍的現(xiàn)象,作為成年人,我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更何況學生呢?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由于一時心理失衡所致,并非一定是思想品德的問題,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后,班主任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或給學生貼標簽,而應該多方面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問題,站在學生角度分析問題,透過表面現(xiàn)象探析學生的心理動機,進而施以心理疏導和教育。
2.構(gòu)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氛圍。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煩惱、困惑愿意向老師傾訴,班主任像朋友似的學會傾聽,適時予以理解、支持,幫助其成長,很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同時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團隊力量。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第二課堂、團組織活動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各種文化、藝術、體育、團體拓展等活動,有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有利于學生發(fā)泄不良情緒,轉(zhuǎn)移注意力,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情緒;有利于整個班集體團結(jié)向上,獲得班集體的歸屬感;有利于班主任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4.堅持個別談心和輔導,獲得關愛的需要。
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往往因人而異,原因不同,對人的影響程度不同,團體輔導有時難以起到良好效果,這時應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xiàn)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耐心交流和輔導,對癥下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愛與歸屬感的需要是第三層次的需要,當今社會,基本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獲得滿足后,愛與歸屬感的需要便更為強烈。班主任堅持與學生的個別談心與輔導,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獲得愛與歸屬感的需要,避免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產(chǎn)生無助感,導致問題更嚴重。
5.家校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一個班五十多位學生,便意味著背后有五十多個家庭,學生的心理打上了多年成長的家庭烙印,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方式和內(nèi)容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班主任需要發(fā)揮家長的教育力量,與家長齊心合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zhì)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與家庭有著不可忽略的聯(lián)系,有些心理問題由來已久,單靠學生個人力量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唯有家長和學生雙方共同成長,才能打開學生心扉,糾正學生不合理信念,讓他們重拾陽光。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指導者,班主任相對于其他教師,與學生相處最頻繁,對學生了解最深,班主任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肩負著重要責任,這就要求班主任做一個有心人,從細微之處關注學生心理方面的變化,多方面、多途徑、多角度對學生進行綜合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孫志敬.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觀周刊,2011(48).
[2]林錦鐘.畢業(yè)班班主任的“心育技巧”與“心理健康維護”[J].讀寫算-素質(zhì)教育論壇,2014(05).
[3]徐成芳.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07).
[4]蔡長珍.班主任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2013(31).
[5]尹宗梅.討論班主任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J].河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