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童
摘 要: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對我國少年兒童的體質增強與我國基礎體育事業(yè)的長遠進步有很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不斷推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教學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小學體育 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
體育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我國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戰(zhàn)略重點和基礎,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學校體育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有其重要作用,既要對學生進行三基教學,又要對學生進行習慣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校的體育課堂中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體育課堂一定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學生所想,積極營造寬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良好機會,讓學生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
一、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小學體育教學是我國體育的基礎,是實現我國體育目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戰(zhàn)略重點和基礎,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才發(fā)揮重要作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體育教學的根本是教師要教正確、講明白。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理論素質和技術素質。具體來說是要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動作的結構機理,完成規(guī)范準確的示范動作,善于運用教學技巧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只有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改變觀念,以科學的態(tài)度、求真的精神研究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過程,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再發(fā)揮好教學評價功效,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的身心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發(fā)展,這是我們倡導的高效課堂的真諦。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看,其更樂于接受更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從小學生的興趣點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創(chuàng)新有效的教學方法,讓知識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下講授,促進學生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切實地發(fā)展學生的體育技能,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教師要結合體育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內容,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相關知識點的情況下,進行新知識的講解,有效地促進教學的開展。比如“藝術體操”的學習,它對學生的力量和耐力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而這一點通常會被學生忽視。在教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知道它與力量和耐力的練習關系不是很大,讓學生明白“柔中有剛”的道理。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后,進行學習或者練習的時候才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很多數學生都不喜歡跑步,在教學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不斷地變換花樣去跑,或者通過分組比賽、優(yōu)中選優(yōu)及獎勵優(yōu)勝者等的辦法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這樣既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又有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三、講解正確、技術規(guī)范
技術動作的示范不在于跑得快、跳得遠,完成驚險動作,而是從不同側面完成有利于學生建立清晰視覺表象的規(guī)范動作。同樣,講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過細地剖析技術機理,更不能夸夸其談,而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知識經驗,將講解內容預先加工成學生聽得懂、好理解的制成品。小學階段是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時期,因此講解、示范要成為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統(tǒng)一體。一般來說,低年級要多示范、多模仿,講解內容要簡潔直觀。隨著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發(fā)展,講解的內容逐漸遞增,知識面也要相應拓寬。講解示范力求準確把握最佳時機和最佳位置,這樣才能產生最佳效應。
四、備課要有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要靈活機智
根據教材,選擇各種趣味性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對教材進行適當改編。如在教小學五年級學生各種長跑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讓學生沿著跑道強迫練習,學生一聽長跑就煩,便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在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分組比賽的游戲方法完成長跑教學。如將幾個醒目的標志物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使六個點連成長方形,把學生分成四個組,分別站在六個點上,要求學生按照幾何圖形進行跑的練習。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跑步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思維,把自己跑過的幾個點連成各種圖形,讓大家自己考慮,然后分小組討論,暢所欲言,并給一定的自主時間進行自我檢查,使學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練習路線。在跑的練習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加大難度,提高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教學效果看,學生能積極參與,按預期實現教學目標,輕松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時,教師不再是教的人,而是學生的朋友,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置身教學中,不僅超額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啟發(fā)和鍛煉學生的思維,完善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在課后總評時,我問學生:“你們知道今天跑了多遠嗎?請你們回家以后算一算,如果有興趣的話,再求出自己所跑的距離?!边@樣真正做到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讓學生感到其樂無窮。
五、要使體育課堂變得高效,教師教學必須注重合理性
(1)教學目標要合理。教學的價值體現在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要,有價值是回答教學是否做了值得做的事。教學目標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一節(jié)課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是導致體育課堂教學形式主義的直接原因。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中之重。(2)教學內容要合理。要保證體育新課程課堂的有效教學,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必須精選有效教學內容。
總之,體育教師只有轉變觀念,以科學的態(tài)度、求真的精神研究每一個預設、每一個過程,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讓學生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既鍛煉身體又發(fā)展能力,從而輕松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衛(wèi)春峰,徐煊鋒,蔣昊文,陳美琴.大、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銜接之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36).
[2]劉知音.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學校體育,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