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靜
在新理念的推進過程中,語文快樂有效教學是一個理念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人如其課,課如其人;人即是課,課即是人”。我們應該準確把握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任務和目標,認真掌握語文教學規(guī)律,努力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的和方法都要有進一步的提高,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傳授課本知識,讓學生做學業(yè)優(yōu)異的“高才生”,最關鍵的是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努力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創(chuàng)設童話般的情境,課堂上讓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帶領孩子們學文識字,極大地激發(fā)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在給孩子們上第一節(jié)識字課時,我就帶著剪貼好的小熊、小兔子、小蜜蜂等的笑臉走進課室,告訴小朋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里住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愛學習,很想跟我們交朋友,和大家一起學習。瞧,他們現(xiàn)在派來了小熊、兔子、小蜜蜂……大家快跟他們打個招呼,以后他們就帶領大家學習課文和生字啦……”
每節(jié)課,我都輪流帶這些小動物的笑臉走進課室,讓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貫穿整個識字課堂,讓它們帶領、激勵孩子們讀書識字。學生在課堂上讀讀說說,唱唱跳跳,始終踴躍參與學習活動,學得不亦樂乎。
2.低年級識字教學要注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隨之被激發(fā)。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漢字學習中。
3.關于課外閱讀。
3.1課外閱讀應該有切實的指導。課程標準雖然提出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但沒有明確課外閱讀實施的時間、措施、檢測的方法等,這就很容易使課外閱讀落不到實處。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引導作用,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指導學生如何選擇課外書,如何制訂科學的閱讀計劃,如何正確閱讀的方法等。同時,課外閱讀指導課也不能上成課內閱讀課,應該著眼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分享閱讀的快樂,培養(yǎng)閱讀習慣,指導閱讀方法。
3.2應該倡導廣泛的、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閱讀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從不會讀書到“自能讀書”,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實現(xiàn),很長時間以來,閱讀教育中課本被當做唯一的材料。在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充分開發(fā)和挖掘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架、家庭和社區(qū)等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并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可以較好地改善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
4.關于作文教學
4.1課文是很好的素材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篩選的優(yōu)秀作品,其思維性、藝術性堪稱典范。教師在講讀課文時,要把每一篇都當做范例,分析范文的寫作方法,著力講清如何寫的問題。講完之后,抓住每一單元的訓練,根據課文如何構思作文的開頭、過度、結尾?!爸匾曃谋尽笔切抡n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鋪墊,就能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4.2從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匯集生活的寫作源泉,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內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如老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看電影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
5.關于小語教學目標設計策略。
5.1確定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語文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和目的。語文教學目標首先必須具有規(guī)定性,不能隨意,不可任意變更。語文教學目標受到具體教學條件要素的制約,因此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具體化。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是規(guī)定性與具體化的統(tǒng)一。
5.2確定教學目標的“準”“少”“精”“明”。(1)“準”。在依據大綱基礎上,做到教學目標既符合這一課,又符合這一班。這就要求找“準”教材的重點、特點,摸準學生的基點、難點、需要點。(2)“少”。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必須給予學生主動、充裕的學習時間,教學目標要少,要集中。(3)“精”。“精”乃精華之意,確定的教學目標的“少”即是“點”,必須抓住與全面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選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點”,點中開花,全面發(fā)展。(4)“明”。教學目標不僅教師要清清楚楚,而且學生要明明白白。師生親密合作,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學目標必須清楚、具體、通順,讓學生一聽就知道這節(jié)課要學什么,一下子抓住要領,從而樂學的可能。
6.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參與中尋求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做好有效的引導者。合作學習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并解答問題,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課堂教學中時時處處體現(xiàn)合作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比如:簡單一些的內容,問題同桌之間交流;較難一些的內容,問題小組內交流討論;對于難或有爭議的內容,全班進行討論,找到滿意的答案。學生在尋找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合作,答案的獲得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