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青
摘 要: 要強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由于地理知識的抽象性,初中生往往認為地理非常枯燥難懂,長此以往,逐漸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力,課堂氣氛沉悶,達不到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對教學實例的分析,探索研究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 培養(yǎng)興趣 高效課堂 初中地理 教學策略
引言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另一個主體,其主動性和參與性對課堂效果的強化具有決定性作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感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強化。因此,強化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首要一步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初中地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于弱勢地位,其所占的課時數和資源有限,因此要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利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有目標、有計劃地對學生產生影響,提高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
一、設計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課堂導入是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程的第一印象,這往往決定學生能否迅速投入課堂學習。因此,設計巧妙的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知識的好奇心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教師應當注意課堂導言的藝術性和新穎性,努力抓住課本知識中學生最感興趣、知識最欠缺的部分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成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利用地域特點導入新課
在地域的講解當中,往往比較注重不同地域在地理上的獨特性,教師可以利用每個地域的“之最”特征引入新課。例如在講述中國《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一章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中國最長的河是什么河?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哪個省份?在教學《中國地理差異》時,可以向學生提問中國最大的盆地是什么?在教學《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qū)》時可以用“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引出日本,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引出有關中東的知識。這種用區(qū)域顯著特征和稱謂引出地域的新課導入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牢記地域的顯著特征,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利用地域的風土人情導入新課
每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風土人情,這是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現所講地域的景觀和民俗文化。例如教師講《東南亞》時,可以向學生播放展現馬來群島、中南半島美麗風景的視頻,讓學生跟隨鏡頭沿著我國西南部的河流順流而下,身臨其境地領略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下有別于自己生活地區(qū)的景觀。學生被視頻中展現的美麗風景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吸引,對東南亞產生強烈的興趣,迫切希望從細節(jié)上了解這個地區(qū),自然而然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接下來的課程中,課堂效果良好。
二、具體表現抽象知識
很多地理知識十分抽象,學生根據簡圖和文字很難完全理解,成績得不到提高,因此會逐漸失去地理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現象或者簡單的小實驗,將抽象的地理理論知識以一種直觀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另外,這些小現象和小實驗往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季風成因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想象:在夏天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游泳,當你赤著腳站在沙灘上和海水里時,分別有什么樣的感覺?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容易地回答出“沙灘上燙,海水涼”。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并且試圖用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解答。然后教師向學生解答:因為地面和水的比熱容不同,他們對太陽熱能的吸收速度也就不同。地面比熱容大,吸收得快,因此,地面很燙;而海水的比熱容小,吸收得慢,因此在太陽下同樣的時間,海水的溫度卻要低。我國東臨太平洋,大陸的熱能高,海洋的熱能低,因此海洋上空的氣流流向陸地,形成了夏季風。教師通過生活經驗的引用,使學生形象地理解夏季風成因的難點,從而輕松學會夏季風的成因。通過具體現象表現抽象理論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知識點用簡單有趣的現象表現出來,使課堂更輕松有趣,增強學生的思維力,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提高學生發(fā)現現象、探索現象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很多地理結論的產生以十分抽象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簡單的現象和實驗已經不能達到幫助學生理解的目的,這時就需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等呈現生動、形象的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想象中理解知識。例如在教學《海陸變遷》一章時,教師可利用動畫片段展現大陸漂移的過程。在教學《降水和降水分布》時,教師可利用動畫完整地演示出大氣移動、遇冷降雨的過程。動畫演示的過程十分細致、完整,并且動畫形象生動有趣,學生會對此十分感興趣,在觀看過程中積極思考,利用理論知識解釋動畫中呈現的現象,課堂效果良好。
結語
興趣是人在心理上對事物的趨向,學生只有對知識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動機,學習過程才是愉悅的、積極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斷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地理學習成為一種需求、一種快樂。這樣的地理課堂才是健康的、有效的。地理教師應當適時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柴欽清.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4):116-116.
[2]馬憲力.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實踐探索[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4(5):248-248.DOI:10.3969/j.issn.1007-4309.2014.05.254.
[3]王秀環(huán).淺談初中地理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信息教研周刊,2011(2):44.
[4]李傳才.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8):254.